物联网背景下起重机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2022-07-31黄磊
黄磊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无锡分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引言
起重机在我国社会活动、生产经营中,都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其运行状态会对生产作业的整体安全性产生影响[1]。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起重机的检测工作。在物联网背景下,若想提高检测技术的应用实效,应对机械设备进行严格管控,使物联网技术发光发热,明确物联网和检测技术之间的关系,加强二者的融合,牢牢把握物联网带来的机遇,满足起重机大规模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起重机检测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1 在起重机检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的优势
物联网技术主要由红外感应、激光扫描、射频识别、GPS系统等构成,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对任意物品进行有效链接,实现信息的高效通信和交换,从根本上达到智能识别定位监控管理的与其发展目标。物联网技术大体上包括三个方面,传感器技术是其中的重要技术,由计算机运用数字信号处理完成。RFID标签是一种传感器技术,把嵌入式技术和无线射频做到了有机结合,能够在做好自动识别工作的同时进行管理,具有良好的未来应用前景。而嵌入式系统,可以综合软件传感器、电子应用等技术,对于起重机检测工作来讲具有不容忽视的实用价值。
新时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起重机检测工作中,可发挥出机械检测的各种优势,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工作人员在工作之时的安全性,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和辅助下,起重机设备的检测工作会变得更加便利,在对系统增强自动化、智能化之时,使技术得以全面覆盖,避免在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问题或隐患。而且物联网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压力,使工作中获取到的基本信息更具保障,也提升了信息获得的效率。另外,利用射频技术,在终端设备的辅助下,工作人员可扫描电子标签,对起重机的当前状态做出更为全面的掌握。终端设备可自动生成项目检验表,依照起重机的项目特征,对检测途径进行优化设计,准确记录检测结果,防止项目遗漏问题的出现,提升了项目检验具备的准确性[2]。一旦发现其中不符合规范的因素或故障,可对其进行重点检查,或通过远程专家指导,对故障进行分析,显著提高了问题检测的成效和工作质量。远程数据库中不但包含起重机的检测数据,也由风险信息方面,使得检测中的各类信息都在动态环境下。工作人员可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后,准确又迅速地找出起重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 起重机现场检测流程
第一,应对现场的检测条件进行明确,待到相关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立刻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勘察,确认周围环境与条件,如果现场不符合检验要求,应立即终止检测工作,并出具终止检测的通知书,交给用户所在单位。第二,应对现场情况进行严格检验,审核一定要按照施工现场资料进行确定,具体的检验范围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技术资料查阅、静态检测、动态监测、电气检测、液压检测、空载实验、荷载试验。第三,当检测工作完成得到最终结果后,应对这一结果进行判定,从而给出结论,结论以“合格”或“不合格”为中心。第四,当现场的检测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应出具检测意见通知书,要求单位的管理人员,严格按照通知书及意见,做好现场的签字工作。
3 起重机检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调查现实,目前我国起重机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起重机检测工作对高新技术专业要求更高,检测的项目繁多复杂,整体工作强度较大。以往的检测工作大体上是以人工形式进行的,直接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却易出现错记、漏记等问题,工作效率很低。若是检验时间过长,还会造成经济损失。第二,起重机设备信息不够完善,不符合当代工作需要,工作人员疏于对信息进行变更,不利于档案的科学化管理。部分工作人员还没能跟得上信息变化,未能借助自身的经验判断存在的问题,会直接导致工作信息出现疏漏,对最终的检测效果带来不良影响,还会使起重机实际投用后出现不可预测的问题。第三,起重机设备数量的增加,让工作人员的压力有所加大。若依然使用传统人工检测模式,会消耗大量人力。所以,在物联网背景下,应专注于技术革新和使用,以降低数据误差。
4 物联网背景下起重机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4.1 检测模型的构建
在当前数字化网络信息时代,若想在起重机检测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物联网的强大作用,首先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起立体式的检测模型,再将相关技术进行嵌入,通过信息捕捉实现信息传输,使各项参数结合数据测算,为接下来正式检测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3]。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做到有效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对起重机的运转参数进行预测,借助计算机构建出起重机的基本模型,达到对机械整体运转状态的检测、管理、监督的目的。在检测模型中,工作人员可依照起重机的相关数据,获取设备运作状态的信息,在数据参数内容中分析出起重机的运转状态、安全性能等,可防止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或事故,对问题做出预测和判断,使工作人员的安全获得保证。构建模型之后,还可对起重机工作过程数据的动态保存,将其存储到处理器中。在GIS可视化平台中,能够对这些获得的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以达到信息化处理的工作目标。或能及时发现起重机设备数据是否正常,若发现了异常,如起重机额定负载数值大于90%,这些数据信息可经由警报的方式,使起重机接收到特殊指令,强制行使断电功能,再将信息传输给工作人员,帮助其快速解决和处理故障问题,使起重机的损失降到最低。
4.2 技术应用的过程
结合起重机检测工作具体内容分析,主要运用了物联网技术中的RFID电子标签、手持智能终端远程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开展工作,构建起完整的检测体系。使用RFID电子标签,可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起重机的各项重要信息,识别并检测其内、外部件的数据,掌握起重机的各项基本内容,如注册代码、出厂编号、年检时间等。在手持智能终端的辅助下,可扫描起重机的标签,获得标签中的信息。除此之外,手持终端还可以在检测工作过程中,对具体的检测时间、结果予以更新,令检测数据更为完善、具体、真实有效,为起重机之后的管理、使用提供了诸多数据支持[4]。应用程序可在终端中进行安装,对检测的项目内容、数据报告等进行查询、更新、报告、跟踪,使工作人员能够获得最新的数据,制定出一体化流程安排,让检测工作更加简单和具体,并作为后续机械检测的保障。远程数据库承载了起重机设备的重要数据信息、基本流程、步骤等,对于工作人员的指导具有关键作用。利用远程数据库,可对终端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处理和研究,对各种有关信息进行保存和分析,实现数据的传共享与交流,再综合工作项目具体流程和内容,将数据结果传输到远程数据库中,最后生成检测意见书,为现场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3 不同设备的检测
4.3.1 主梁腹板局部翘曲的检测。在该设备的检测中,应根据起重机自身的特征,合理选择检测的位置,再根据检测规范,确定其测量点和方向,以主梁腹板的最大、最小值,将翘曲检测标准予以细化处理。工作人员还应按照腹板的不同高度,针对长度的差异确定具体的检测数据。
表1 主梁腹板局部翘曲检测中的极限值(单位:m)
4.3.2 照明回路的检测。运用了物联网技术后,可在落实检测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内部照明的功能性。通常在照明回路的安全检测中,应关注对防碰撞、防震的检验。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使断开起重机的电源,防止出现动力电源不合理等现象,规避电气故障。控制照明故障时,也要在固定的照明位置进行,使起重机和自动熔断器平稳运行。物联网技术会进行后台远程监督,参与检测和报警的工作,使该项检测更加高效。
4.3.3 主梁拱度的检测。通过对检测技术的分析,为了使主梁拱度检测能够顺利进行,应确保主梁两侧板高度的误差控制在小于2mm。在检测这一设备之前,工作人员应该判断走台、轨道等设备的状态,只有在各设备参数处于正常状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准确的检测数据[5]。如果发现设备的座尺和主腹板偏离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借助水准仪的力量,测量出其零点值,使检测工作的准确性获得保证。主梁上的传感器,会在物联网的作用下快速获得信息,所有的信息会被传输到检测系统中。若运行参数超出标准,检测系统会对传感器发送指令予以保护。
4.3.4 电机的检测。分析电机设备的特征后,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动力装置,分析其运行状态的稳定性。在起重机安装前,要对电机的仪表进行校准,再使用专业设备测量其阻挠指数,使绝缘电阻处于平衡状态,让各设备参数的分析、核算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电机设备通电之前,工作人员应详细排查接线方法、供电电压等方面,只有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开展后续的施工项目,以达成电机稳定运行的目的。物联网技术中的传感器,会直接获得电机参数信息,将其传输给检测系统,校对完成后将熟知返回给传感器,完成检测。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物联网技术已经逐步趋于完善,在各个行业的实际应用中均得到了证实。许多起重机检测工作人员都融入了该技术,为这项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其实际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有关行业的从业人员要全面认识物联网技术具备的优势,继续加强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力度,创新使用方法、拓宽应用范围。在改革中总结经验,从多角度展开分析,全方位增强检测效果,根据实际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专项解决方案,为起重机检测工作创造更优质的技术基础,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