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类文本阅读有关论证的主观题题型归纳与辨析

2022-07-31河北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行文论据论点

河北 王 玲

(作者单位:河北正中实验中学)

信息类文本阅读常选用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材料,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命题者在新高考卷现代文阅读Ⅰ的两道主观题里,往往会设置一道有关论证方面的试题,考查学生对论证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从这类试题的答题情况看,很多学生因为不能明确题干的考查指向而导致答非所问,或者少答错答以致最终拿不到高分。基于这一情况,笔者将近年来高考真题及模拟卷中出现的有关论证知识的主观题进行整理,辨析其设问方式,寻求准确的答题路径,规范答题的内容,希望能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考查论证观点与角度

【例1】(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 第5题)两则材料都是文艺评论,但论述角度和论述内容的侧重点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论述角度:材料一从正面论述,材料二从反面论述。②内容的侧重点:材料一重在论述如何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材料二重在批判骂杀与捧杀的乱象。

这道题要求分析两则材料的论述角度和论证内容的侧重点。信息类文本阅读往往选取从不同角度论述同一对象的文章,将其组合成非连续性的阅读材料,论证内容的侧重点就是概括材料围绕论述对象表述的内容。这道题比较好答,只须通读材料概括材料观点即可。而论证的角度,很多学生不知道从何分析,也就答不出“材料一从正面论述,材料二从反面论述”这一点。正面论述就是直接肯定自己的观点;而反面论述是否定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观点,来间接达到论证目的。材料一直接指出如何增强文艺评论的朝气和锐气,就是从正面论述;材料二由骂杀和捧杀的乱象入手,后加以批评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反面论述。

但论证角度并不是只有正面论述和反面论述,不同文章选取的论证角度不尽相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的文章从国家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个人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文章从时间的角度进行论述,有的从空间的角度进行论述……判断论述的角度,需要我们细心阅读文本,认真辨析判断。

二、考查论据

【例2】(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第4题)材料二的内容经过提炼概括后可以作为论据放进材料一,为什么?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的观点是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提升翻译质量。②材料二介绍的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国际传播上十分成功。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有着优秀的翻译。这可以说是材料一的恰切例证。

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事实,也就是作者立论的依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论据还分为正面论据和反面论据。参考答案中的第②点,优秀的翻译是新编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在国际上成功传播的重要原因,对应答案中第①点“材料一的观点”“要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就要提升翻译质量”,可以作为正面事例论证材料一的观点。论据还可以放在选择题中考查,设置选项时,可从内容方面设置一个论据,让学生判断是否可证明文中观点。

三、考查论证方法

【例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 第4题)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趔趄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这道题题干问得非常明确,考查的是论证手法,“哪些”提示答案不止一个。常见的论证手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假设论证、道理论证等。学生需要准确判断文中使用了哪些手法。作答时,不能只答论证手法,需要在指出使用了哪一种论证手法后加以分析,如本题答案中“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这样就完成了题干中“简要说明”的任务。

四、考查论证语言

【例4】(河北省邯郸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第4题)材料一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请简要分析其论证语言特点,并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①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本文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如“它也不是压制个体、压制团体、压制人类的”,个体、团体、人类三个词语由小到大,列举全面,逻辑性强。②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如“进取精神的有无、大小,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有无”“大小”概括了进取精神的多种状态。

这道题要求分析论证语言的特点。一般而言,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谨性,表达要求准确、鲜明。答案中使用的“严密准确”“富于逻辑性”“严谨客观”“简洁明了”“富于概括性”等均是评价论证语言的语句。论述类文本的作者写作风格具有差异性,在具体的写作中也不乏有幽默、生动、专业等写作风格出现,因而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加以辨析。如文章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说理,我们就可以评价文章的语言风格是生动形象的。

五、考查论证结构

【例5】(2021年新高考Ⅱ卷 第4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参考答案:

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这道题要求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信息类文本阅读选取的文章往往结构清晰,文章的论证结构梳理起来相对容易。从整体上看,文章或以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行文,或采用“总—分—总”“总—分”“分—总”结构行文;从局部论证来看,文章可能会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多个分论点,分论部分可能采取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的结构。作答时,需要兼顾整体与局部,抓住论证结构的典型特征。观察上题答案,“文章采取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指出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先提出……这一论点……然后……展开论证;……又构成……递进关系”提示文章的论证层次。

六、考查论证特点

【例6】(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 第4题)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②用辩驳的论证构造,先立后驳;③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等。

这道题要求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的特点。观察参考答案,“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回答的是如何引出论点;“用辩驳的论证构造,先立后驳”回答的是立论方式、论证结构;“论证中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等”回答的是论证方法。由此可知,论证特点类试题的考查,不仅应包括是如何引出论点的,原文采用了何种立论方式、论证结构以及论证方法;还应该包括选用论据的特点,即选用的论据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数量是多少,是正面论据还是反面论据;以及论证的语言。一般而言,论述类文本的语言风格均较为严谨,但亦可兼具作者的个人风格,这方面需要学生根据文章的具体情况加以辨析。

七、考查论证思路

【例7】(2021年新高考Ⅰ卷 第4题)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

这道题要求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观察参考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回答了观点是如何提出的;“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回答的是如何论证观点,包含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等内容。参考答案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回答的是观点如何提出的;“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回答的是如何论证观点,包含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等内容。由此可知,对于考查论证思路的试题,学生要从观点是如何提出的、原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证、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角度作答。

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法:①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②缘事入笔,从某件事或某个形象写起,引出中心论点。③借背景铺垫,先概述提出中心论点的现实背景,然后再提出中心论点。④因事设问,就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作答时,学生需要阅读文章的开篇部分,梳理文本并结合上述方法,即可做出判断。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论证方法是用来论证论点的,表述时不能单独拿出来,要如“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一样安插到论证思路里。

八、考查行文脉络

【例8】(2020年新高考Ⅰ卷 第5题)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参考答案: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道题要求梳理材料的行文脉络。观察答案并提取其中逻辑关系词:①首先……,引出……;②进而……,指出……;③介绍……以及……。从这三组逻辑关系词来看,此处梳理的就是文章的写作思路,即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由此可推知,梳理行文脉络就是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时,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分析段落层次的角度,概括段落内容,进而厘清文章思路。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以便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

以上所述,就是信息类文本阅读有关论证的主观题的常见题型。总体来看,始终是围绕论述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设题。但对于行文脉络、论证思路、论证结构等名词,很多学生常困惑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以及作答时的区别。

具体来说,行文脉络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概念,无论是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还是文学类文本,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行文脉络,即作者的写作思路;论证思路是一个相对比较小的概念,指在论述类文本中作者论证观点的写作思路;论证结构指论述类文本各部分是如何搭配和安排的,具体类型见上文,此处不再赘述。

试题考查论证思路还是行文脉络,这是由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的特征决定的。2021年新高考Ⅰ卷的两则材料都有明确的观点,行文的脉络即是对观点的论证过程,因而考查论证思路;2020年新高考Ⅰ卷的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论述对象,却没有明确的观点,因而考查行文脉络作答时,论证思路重在观点是如何论证的,而行文脉络重在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如果问行文脉络,而材料是有明确的观点、清晰的论证过程的文章,则可以等同于论证思路。

文中例1、例2、例4试题全文可扫描二维码搜索文章标题进行查看

猜你喜欢

行文论据论点
论点:议论文的灵魂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恰当使用论据
恰当使用论据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强化指导教学,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用好论据“四字诀”:准、新、精、美
高考议论文需细分分论点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短文改错中行文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