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思考
——以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

2022-07-30王向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10期
关键词:财经大学模拟实验商业银行

王向荣

(广东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广州 510320)

0 引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教育部指定的金融学专业五大核心必修课程之一,该课程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商业银行业务经营与管理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运作的流程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从2006 年开始就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增加了实验课教学环节,还根据现实中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实践多次调整和更新实验教学软件,目的是让课程实验设计和实验内容尽可能贴近现实,以及希望增加实验教学的深度和探究性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1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的教学设计

1.1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目的

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任务导向型”模拟实验,实验以金融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原理为主线,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平台为支撑,通过完整模拟商业银行前台业务经营、中台风险控制及后台管理,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成本收益管理、风险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内容,掌握商业银行制定战略决策的清晰思路、基本原则和简明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团队、每个成员、每个岗位都分工明确,有自己负责完成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又与团队实战结果息息相关,学生可以强烈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团队荣誉感,参与热情非常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广东财经大学通过开展模拟实验解决专业理论学习与金融机构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加深对商业银行综合管理知识认识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懂得如何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应用各种知识。广东财经大学通过开展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管理决策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商业博弈思维,增强课程教学的效果,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同时提升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1.2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内容设计

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平台将真实的商业银行微缩于电子沙盘中,将商业银行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经营模拟规则,通过应用先进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来模拟商业银行关键运营管理活动:银行战略规划、资本规划管理、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资金市场交易和外部监管等。

在银行沙盘中,学生4 或5 人为一组,每组分别代表一家虚拟的商业银行。虚拟商业银行共设立计划财务部、公司业务部、风险管理部、金融市场部等4 个主要部门,每个小组成员将分别担任模拟商业银行的某一管理职位,如行长、计划财务部总监、公司业务部总监、风险管理总监、金融市场总监等,并完成4 或5个会计年度的银行经营活动,体验商业银行从创建到经营、管理及竞争的全周期活动。同时,各小组间还要在客户、市场、资源等方面进行一番真正的对抗与较量,使其在竞争对抗中体验银行的主要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

1.3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流程设计

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按照以下流程完成银行运行模拟实验:创建银行、组建团队→制定银行战略规划、在不同区域设置银行机构,投放存贷款营销费用→存款抢单、贷款抢单,抢单结束后进行准备金管理、贷款拨备管理、存款业务管理、贷款业务管理、不良资产处置、投资业务管理、同业市场业务以及折旧薪酬管理→业务结账、财务结账及填写财务报表→最后是计算风险加权资产,进行风险监督管理。各环节对应的经营阶段及各角色主要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模拟经营流程

1.4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评价设计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的成绩考核评价由系统考核评价和非系统考核评价构成。

系统考核评价成绩是由仿真实验系统自动计分得到,成绩采取综合考评方法,考核的维度包括经营效益得分、经营规模得分及风险监管指标得分等。经营效益得分取决于管理类指标,如所有者权益、净利润等;经营规模得分取决于机构数量、资产规模等;风险监管指标得分取决于资本充足率、加权风险总资产、不良贷款率、存贷比、拨备覆盖率等。仿真实验系统每一期的期末都会对本期各家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排名,最后一期的排名就是最终的经营结果排名。

非系统考核评价是教师根据学生在仿真实验中的岗位工作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的评价。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其在团队中的角色,对角色功能、实验中的工作内容、与其他岗位配合存在的问题、实验心得体会等作出的记录和总结。

学生按照团队得分和个人得分各50%的比例构成最终的课程实验成绩,团队得分由系统直接给出,个人得分由教师根据个人经营情况打分。

2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的实施有广义实施和狭义实施,广义的实施不仅包括课内的实验教学,还包括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每年一次的银行技能大赛。课外竞赛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益补充,吸引了大批学生参赛,是金融学院学生课外实践竞赛活动的拳头产品。

2.1 课内实验教学的实施

课内实验教学安排是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中进行,课程教学环节分两部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36 个课时,实验教学12 个课时,总课时48,实验教学安排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12 个课时分6 次课上完,6 次课的具体安排如表1 所示。

表1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行模拟实验安排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学完以后,开始实验教学。第一次课,教师给学生分配好账号,建好模拟课堂,要求学生登录仿真实验平台,进入课堂,按照事先确定的实验小组建立模拟银行机构,分配好角色。这些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教师端确认开始经营,系统进入模拟经营环节,开始正式仿真经营之前的模拟经营阶段。第一次课,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熟悉经营流程和经营规则,各岗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分工与合作并重,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完一期的模拟经营,为第二次课的正式经营做好准备。

课内实验第二次课至第五次课是正式的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每一次课模拟1 期,总共经营4 期,在第一期模拟经营的时候,各小组就要按照总共经营4 期的目标作出战略规划。这要求学生要熟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原则,如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三性”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仿真实验系统的计分规则和仿真银行的盈利能力、机构规模、风险控制,以及存贷款抢单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情况等内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来制定本银行的发展战略。在经营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团结协作、各司其职,既要有竞争意识,也要考虑风险的可控性;既要有独立操作的能力,也需要和团队其他岗位成员协作配合。每一期经营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每个小组的得分和排名,系统得分为团队得分。

4 期经营结束后,每位同学都要完成实验报告,行长完成本小组实验报告,其他同学完成个人实验报告,课内实验最后一次课为实验总结,由行长代表团队汇报小组经营情况,各组员汇报分享课程心得。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其在团队中的角色,对角色功能的认识、与其他岗位的配合、团队精神、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及专业素养认识等作总结和分享。教师根据实验报告和系统反馈出的各岗位经营情况给出个人成绩。

2.2 课外银行技能大赛的实施

一年一度的“银行技能大赛”是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传统课外实践竞赛,2018 年之前的竞赛内容是传统的比赛项目,如点钞、珠心算、翻打传票等,这些比赛项目只适合银行传统的柜台服务,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影响下,商业银行对柜台员工的需求越来越少,银行需要高校培养出能适应复杂经济环境变化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传统的银行技能大赛内容无法满足银行对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从2018 年开始,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银行技能大赛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实验内容相对接,通过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可以实现不受场地和空间的限制,在不同的校区同时进行。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采取线上平台比赛后,银行技能大赛吸引了大量学生报名参赛,每年都有100个团队近500 名学生参加比赛,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环节。预赛中,各团队连续模拟经营3 期后根据系统排名选出前20 个团队进入决赛。决赛分为线上平台竞赛和线下现场答辩两个环节。银行技能大赛在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平台连续3 期的模拟经营计时安排如表2 所示。

表2 银行技能大赛计时安排 单位:分钟

3 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的教学经验总结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经过4 年的商业银行综合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教学和银行技能大赛实践,课程团队明显地感受到课程实验的教学效果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更加高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同时,课程团队在课程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等方面也进行了教学经验总结。

3.1 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程实验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准备,熟悉实验流程、实验内容与重难点,熟悉实验教学软件的操作与应用,在整个实验周期负责对学生答疑解惑。具体来说,教师的主要任务是:①确定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评价方式;②实验开始前给学生分配账号和小组,讲解课程实验原理,介绍实验规则和实验内容;③在每一期模拟经营中根据学生实际完成情况把控实验节奏和过程,灵活调整经营开始、存贷款抢单及经营结束的时间;④实验结束后根据个人实验报告和团队实验汇报对课程实验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且对学生的课程实验成绩作出评价。

3.2 实验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尽管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是以团队竞赛的形式开展,但必须是要靠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完成实验任务,要求实验教学设计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热情,所以实验活动设计一定要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趣味性。仿真性体现在银行机构仿真、金融环境和数据仿真、银行业务流程仿真、具体岗位能力仿真;趣味性体现在实验设计营造一种竞争与合作的模拟工作氛围,学生通过合作与博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分组对抗,在模拟运营过程中完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关键知识点的学习。

3.3 课外竞赛和课内实验要有机结合

目前,利用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平台开展的银行技能大赛是金融学院参与面最广、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外竞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课内实验为课外竞赛活动奠定了基础,课外竞赛是课内实验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竞赛的有机结合,对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三性”原则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对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灵活解决复杂问题有了现实体验,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4 结语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实验教学环节是理论教学的有益补充。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以金融ERP 原理为主线,以团队作战的形式模拟复杂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与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及财务管理,通过4~6 个周期仿真运营与模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同时提升实验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商业银行仿真运营模拟实验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竞赛实施完成,教师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是实验教学活动的参与主体,实验活动设计一定要具有高度的仿真性和趣味性,实验教学设计要能够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财经大学模拟实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寻找最美校园 吉林财经大学
Research on financing strategy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