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支出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
——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为例
2022-07-29刘瑞阳
刘瑞阳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1 引言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指出,我国到2035年时能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普遍形成良好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碳排放量达峰后稳中有降,逐步完成碳中和的目标。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51.3,处于较为一般的水平,依然存在着许多对人们日常生活不利的因素;2019年的EI值与2018年的EI值相比并没有明显的提升,我国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已经超过了30%,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在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
为了能够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要不断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加强绿色技术的创新与环保企业的发展,强化污染物防治与处理技术,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的研发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难以满足巨大的环境治理需求,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发展孵化期,没有形成高效的技术与成果转化机制。同时,我国环保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差距仍然比较大[1],例如日本已经形成了以环保企业为研究开发主体的科创体系,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干预与影响力在下降,以市场机制为导向促进环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创新实力,从而提升了自身的财务绩效,技术运用与成果实现相结合的市场机制也较为完善,获得了较高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在我国实现“美丽中国”的进程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会显著影响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企业的研发支出是其中极为关键,不可替代的一环,因此本文对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对这一领域公司的研发支出活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Hirsehey和Weygandt(1985)通过分析美国财富五百强中的390家数据,发现企业的研发支出强度与财务绩效为显著的的同方向变动关系[2];而Dejan Ravšelj和Aleksander Aristovni(2020)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研发支出在短期内是无效的,在长期内会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因此研发支出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3]。陈可喜等(2018)探究发现企业研发支出水平与财务绩效呈现显著的同方向变动关系[4],而李传宪等(2015)通过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发现企业的研发支出与当期的财务绩效存在反方向的变动关系[5]。董春雷(2015)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强度对财务绩效有着倒U型影响[6]。而张瑞涵(2016)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7]。
从上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对企业研发支出与财务绩效分析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比如研发支出对当期企业财务绩效会呈现出显著正相关性或两者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研发支出的滞后效应所呈现的影响效应也各有不同,影响的重要原因是研发支出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与企业所处的领域与服务范围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企业对研发支出的需求是不同的。目前,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通信技术及制造业公司、医药公司等领域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分析比较少。
3 研究假设
必要的研发支出对企业的竞争力非常重要,研发支出中的一部分往往会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促进企业技术更新换代,研制出更高质量的设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促进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8]。因此提出假设一:研发支出强度与当期财务绩效为正相关关系。
研发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研究开发活动往往不能避免失败,形成的技术在短期内可能并不存在实用上的可行性,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时研发支出的成果可能在短期内无法体现,研发支出对企业财务绩效造成影响会滞后一段时间。刘胜楠等(2019)发现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对滞后两期的财务绩效都有显著影响[9]。因此提出假设二:研发支出强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根据证监会行业分类的指引数据,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全国共有36家在沪深上市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司,选取2017—2019年的数据,按照以下标准对这3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筛选:第一,剔除数据有缺失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第二,剔除财务风险比较大并有很大概率会退市的ST、PT类上市公司。经筛选整理后,最终选取了26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获得了78组数据。样本中的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东方财富网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4.2 变量引入
4.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将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被解释变量,用来衡量所研究样本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净资产收益率(ROE)即为企业的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它可以综合反映出样本公司相关资产的运营效率,偿还债务的能力以及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财务综合分析中最全面、最重要的一种指标[10-11]。一般情况下净资产收益率这一指标的数值越大,表示样本中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越好。
4.2.2 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研发支出强度(RD)作为解释变量。由于受到不同公司企业规模、发展情况、财务绩效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之间研发支出绝对值的差异较大,若选取研发支出绝对值作为解释变量来对研发支出水平与企业的财务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可能会存在较大误差,而选取研发支出强度作为解释变量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4.2.3 控制变量
①企业规模(SIZE),即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样本公司的资产规模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总资产数额越大,一般意味着企业拥有的专有设备更多,以及有充足的营运资金投入到资源信息共享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会对研发支出的数额产生比较大影响[12]。
②资产负债率(LEV),即企业的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资产负债率会反映企业的财务弹性与举债经营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对研发支出的管理。由于环保行业本身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使得其融资需求非常大;LEV值低一般意味着企业获得的投资有限,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其进行技术集成、整合并突破。因此样本中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负债率的差异同样会对企业的研发支出数额产生影响。
各个变量的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信息表
4.3 模型构建
本文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与研发支出强度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对假设一应用模型一,对假设二应用模型二。模型一与模型二如下所示。
模型一:ROE=α+β1RD+β2SIZE+β3LEV+ε
模型二:模型2a:ROEt=α+β1RDt-1+β2SIZEt-1+β3LEVt-1+ε
模型2b:ROEt=α+β1RDt-2+β2SIZEt-2+β3LEVt-2+ε
其中,模型二中的模型2a研究的是滞后一年情况下研发支出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模型2b研究的是滞后两年情况下研发支出强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模型一
5.1.1 描述性统计
本文对26家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2017—2019年的78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样本中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性统计
第一,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研究样本中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最大值为26.29%,最小值为-55.12%,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说明不同企业间的财务绩效是具有较大差异的,有个别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说明当年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小于0。而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为6.49%,有54个数据高于该平均值,说明大部分样本公司的财务绩效是比较好的。
第二,从研发支出强度来看,样本公司的研发支出强度(RD)的最大值为5.99%,最小值仅为0.03%,极差为5.96%,反映出不同企业间的研发支出强度的差距比较大。研发支出强度的平均值约为2.73%,有35个数据低于该平均值,反映出样本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对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视程度不足。
第三,从资产负债率(LEV)来看,研究样本中各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LEV)的最大值为86.14%,与最小值11.92%的差距明显,说明样本中各企业的负债程度与经营风险有较大差异。而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54.10%,超过了50%,有47个数据高于该平均值,说明超过半数的样本公司负债程度比较高,偿还债务的能力比较弱。
第四,从企业规模(SIZE)来看,样本公司的总资产自然对数的最大值为24.93,最小值为20.75,极差为4.18,说明样本中各企业之间的资产规模的差异较大。
表示LEV,X3表示SIZE。此结论没有验证假设一。
5.1.2 回归分析
本文运用SPSS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假设一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出如下表3的结果。显著性为0.014,值小于0.05,说明相关性是显著的;而未标准化系数为-3.061,回归系数小于0,从而得出样本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与当年企业的研发支出强度在1.4%的水平下呈现显著负相关,可以得出它们的线性回归方程,即
表3 研发支出强度与当期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Y=34.312-3.061X1-0.165X2-0.464X3。其中,Y表示ROE,X1表示RD,X2
5.2 模型二
5.2.1 模型2a的回归性分析
由下表4可知,RD的B值为-2.346,回归系数小于0,说明研发支出强度与滞后一年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即为ROEt=59.147-2.346RDt-1-1.773SIZEt-1-0.161LEVt-1。因此,在滞后一年的情况下样本公司的研发支出强度对财务绩效提升是不利的。
表4 研发支出强度与滞后一年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5.2.2 模型2b的回归性分析
由表5可知,RD的B值为0.503,回归系数大于0,说明研发支出强度与滞后两年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可以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即为ROEt=9.339+0.503RDt-2+0.503SIZEt-2-0.341LEVt-2。因此,在滞后两年的情况下样本公司的研发支出强度对财务绩效具有积极影响。
表5 研发支出强度与滞后两年财务绩效的回归分析
6 结论与政策启示
综上所述,通过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由模型一可知,研发支出强度与当期企业的财务绩效显著负相关,得出研发支出对当期的财务绩效并没有正向作用,原因可能是研发支出在当期产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大于企业通过研发获得的利益。而通过模型二可知,在滞后一年的情况下研发支出强度与财务绩效的相关系数小于零,两者负相关;而在滞后两年的情况下两者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原因可能是一年的时间滞后期较短,企业的研发支出强度难以表现出对财务绩效的提升效应;而在两年甚至更长的滞后期,企业的研发支出给企业带来了足够的经济利益流入,表现出对于财务绩效提升的积极影响。对于样本企业而言,研发支出对企业的推动作用要在更长时间中才会体现出来,这些公司的日常业务往往跟环境绿化、污染防治相关。这些目标的实现往往是难以在短期内达成的。
另外,样本公司研发支出强度的平均值是2.73%,而2017年我国全国的研发投入强度为2.13%,说明样本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研究结果并未体现出其对财务绩效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比2017年同期创新型国家的全国的研发支出强度,韩国和以色列分别达到了4.55%和4.54%,日本为3.2%,德国为3.02%。因此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我国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指出,要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推进污染物防治工作,努力实现城市PM2.5浓度下降10%,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分别下降8%;推进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防治,争取将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从而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与稳定性[13]。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业上市公司在一定的范围内继续加大研发支出强度,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以创新型国家的研发支出强度为目标而努力。对于研发支出的滞后效应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由于环保产品的实用性与作用范围需要较长时间来判断验证,因此不要因为在本期或在较短的滞后期内未获得研发支出带来的收益就放弃这方面的投入。要将所投入的研发支出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而不是随意地加大研发支出强度而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国家要重视对生态保护与环境质量业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第一,要适当提高对这些企业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比如建立相应的基金资助项目机制来鼓励企业开发新型产品的积极性,支持这类企业加大研发支出强度,研发出更具效益的技术与产品,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第二,加强“产学研企政”的创新平台建设,鉴于样本中的企业总体规模都比较大,拥有丰富的产业信息与资源,在滞后两年的情况下研发支出强度对财务绩效的提升有积极作用。因此不断通过企业与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以及研发机构的合作,创新产学研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技术与研究成果的高效转化,推动对技术集成性项目的承包能力,有效解决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从而发挥真正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14]。第三,要制定相应的金融扶持与税收优惠政策。由于相关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很大,财务杠杆效应比较明显,外来资金是否能及时垫支对于企业的技术突破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样本中有一部分企业的负债水平较低,公司在筹资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难,在三种模型下财务绩效与资产负债率均为负相关关系,因此政府需要为相关企业开辟更加方便易行、快速高效的投融资通道,从而有足够的资源进行成果转化与产品再开发活动,提升其获利能力与财务绩效,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事业的发展[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