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表见代理

2022-07-29覃刚

长江蔬菜 2022年12期
关键词:代理权民事法律委托人

覃刚

1 何为表见代理

在理解表见代理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代理,以及代理的法律后果。从字面上通俗地理解,代理就是某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本来要去做一件事情,但出于某些原因自己不想做,而授权给别人去做,取得授权并代替去做的这个人就是代理人,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行为人,行为人去做这件事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这便是代理的落脚点。

代理的存在,使得合同相对方从简单的双边关系变成了三边关系。以最普遍的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为例,一般情况下,一方为买方,一方为卖方。如果此时买方委托他人代为购买,则买方这边存在2个主体,即委托人和受托人,此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成立委托法律关系,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指示再和卖方成立买卖合同法律关系,在这个买卖合同法律关系下,代理人(也就是行为人)实施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担。

回到前面的问题,何为表见代理?《民法典》第172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在行为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合同相对方当发生纠纷时,如果此时被代理人主张行为人的代理行为无效,拒不承担代理后果,相对方就可以根据表见代理主张行为人的代理行为有效,一旦构成表见代理,则被代理人需承担后果。

2 表见代理要解决的问题

表见代理是为保护善意相对人的信赖利益,进而保护交易关系的稳定性而设置的一项制度。行为人和相对人之间发生民事法律行为后,法律后果通常由被代理人承担,但有时候被代理人对行为人与善意相对人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不认可,或者并不认可代理人的某些行为。此时,相对人的利益便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果相对人为善意,也就是说相对人对行为人尽到初步的审查义务后,在和行为人建立民事法律关系时,不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或者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则可以主张代理行为有效。

在相对人和代理人发生民事法律行为之际,其依据代理人提供的资料,初步判断代理人有权以委托人的名义处理合同事项,对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抱以信任。相信代理人的行为就代表了委托人的意思。

3 哪些情况构成表见代理

构成表见代理需满足3个条件:一是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限或代理权限已经终止。二是行为人的代理行为使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能够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行为人的行为在相对人看来其是有代理权限的。三是相对人构成善意,也就是说在和行为人发生民事法律关系时,相对人不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这一事实。

4 表见代理的举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172条规定的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①存在代理权的外观;②相对人不知道行为人行为时没有代理权,且无过失。

因是否构成表见代理发生争议的,相对人应当就无权代理符合上款第一项规定的条件承担举证责任;被代理人应当就相对人不符合上款第二项规定的条件承担举证责任。

在表见代理争议中,相对人主张构成表见代理,而被代理人主张不构成。双方都有自己的主张,那么都应该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相对人主张行为构成表见代理的理由是其受到行为人代理外观的迷惑,从而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是有代理权的,这个时候,相对人得举证证明行为人和被代理人之间的关联,正是这些关联使得行为人看起来有资格作出代理行为。也就是说,相对人需证明其信赖行为人有代理权且信赖是有理由的。与此相对,被代理人则要证明相对人非善意,也就是说相对人知道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经终止的事实,相对人没有尽到基本的审查义务,盲目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

猜你喜欢

代理权民事法律委托人
通谋虚伪行为的研究及司法适用
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探究
找到那间格格不入的房间
委托人介入权的制度困局与破解
民法总则规定的虚假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适用
第三人主观认知对代理权滥用法律后果的影响
水利工程招投标制度下的招标代理探究
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的构建
监督、忠诚和代理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