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及应对措施(下)
2022-07-29腾兴华高志强王昕欣周文秀赵庆涛郎言所
腾兴华,高志强,王昕欣,周文秀,赵庆涛,郎言所
(1.东阿县畜牧水产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东阿 252201;2.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 莘县 252400)
3.统筹安排底排污顺序
池塘底排污设施可有效减缓池塘富营养化进程,改善水质,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池塘养殖区尾水治理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尾水治理有很大的不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一经生产,其尾水中的残饵和粪便、氮磷等相对浓度、水温是基本不变的,固液分离、气吹、微生物高效处理等过程是全封闭的,而池塘养殖区尾水治理则不具备以上优势。各池塘虽然同时进入生产季节,但由于生长阶段不同、水质污染情况不尽相同,需要处理的尾水量也不尽相同。在生产过程中,应勤于观察浮游植物种群及数量、浮床植物生长状态,了解氮磷元素浓度变化趋势,及时掌握池塘水质变化,结合尾水治理设施容量和处理效率,合理安排底排污时间和排放量,做到有效衔接。
4.推行多品种养殖
池塘养殖在放养主养品种的同时,需要进行多营养层级转化,包括消化分解、微生物转化、低营养层级动植物、高营养层级动物相搭配。既要考虑利用微生态制剂、水生维管束植物,搭配滤食性鲢鳙,还要少量放养能够利用碎屑的鲫以及河蚌、螺蛳等。肥城一渔场在成鱼养殖期间放养鳙鱼寸片,用于加强水质净化,这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一旦主养品种、养殖密度选择确定后,其水质调节方法和尾水治理模式就会确定下来。尾水处理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2002)的要求,需要积极回收再利用,出于病防因素考虑,养殖品种、养殖规格需要存在差异性。
5.优先选择膨化饲料
饵料因加工方式、原材料配比、投喂方式以及管理程度等综合因素,影响着养殖对象的消化吸收和水质稳定性。一般情况下,膨化饲料营养物质的溶失率远低于硬颗粒饲料,而吸收率要更好。以山东地区池塘中等密度养殖规格不大于2千克/尾的草鱼成鱼为例,使用粗蛋白质水平28%的膨化饲料饵料系数一般为1.3~1.5,而硬颗粒饲料则需要1.6~1.8。养殖效果同等条件下,选择投喂硬颗粒饲料比投喂膨化饲料的养殖水体增加更多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6.加强病害防治
坚持病害预警,积极落实病防措施,做到以防为主。尽量减少全池泼洒用药,可采用在饵料台长期挂药袋或拌喂内服药物的方法加强病害预防。如果高浓度使用消杀药物,不但会造成药物残留,增加养殖水体微生物抗药性,而且尾水治理难度也会加大,操作不慎还将会影响到尾水治理设施中微生物群落的活性,降低尾水处理速度,减弱处理效果。
在进行底排污或大量尾水排出池塘水体前,应检测药物在水体中的活性是否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尾水循环利用前应加强消毒杀菌,防止病害交叉传染。研究表明,一定波长的紫外线(180~300纳米)有很好的灭菌消毒效果。
7.加强日常管理
平衡增氧、可溶磷离子浓度测量、平衡氮磷比和碳氮比,只有在池塘水体“菌相-藻相”互相平衡的时候,池塘水体才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保持总硬度相对稳定,促进有机质沉积、絮凝,减少尾水排放量。
(1)搞好溶氧的数量及均衡分布。选用多种形式的增氧机械,如叶轮式增氧机、耕水机、水车式增氧机、微孔增氧设备联合应用,充分发挥各自特点,达到池塘水体平衡增氧的效果,满足微生物等对溶氧的需求。
(2)注重可溶磷离子浓度测量。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池塘水体中藻类增多,繁殖速度加快,数量也快速增加,同时,养殖鱼(尤其是鱼的骨骼)等也处于快速生长期,它们对水体可溶性磷源营养的需求均显著增大。此时溶解状态的磷元素即成为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体氮磷比决定着水体藻相的变化,重点体现在水体的肥度和肥水效果上。过高氮磷比加上时值高温季节,容易造成蓝藻数量激增,形成长时间水华。据介绍,80%的蓝藻水华是产毒素藻株,对水生生物、人类饮用水的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在池塘养殖中会影响到产品肉质和风味。
(3)补充碳源。碳氮比决定着池塘水体菌相的变化,重点体现在池塘水体的“稳度”和水体稳定效果。池塘水体中有机碳在养殖初期会逐渐积累并达到高峰,随着养殖中、后期的到来,水体中有机碳含量则快速下降。因此,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饲料投喂量(氮的输入)不断增加,池塘水体中有机碳含量越来越难以满足养殖需要,不仅降低了藻类的光合作用,而且加剧了水体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研究表明,将1克氮转化为蛋白质至少需要5.2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
(4)保持总硬度相对稳定。水体中的钙离子、镁离子与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缺钙会引起动植物生长不良,抑制藻类的繁殖。缺镁导致植物细胞内的核糖核酸合成停止,氮的代谢紊乱,影响藻类对钙的吸收。
研究表明池塘水质总硬度在350~500毫克/升,水质、底质、pH稳定,抗天气变化能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毒性。同时,还具有促进有机物的絮凝、聚沉作用,加速固氮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质矿化,以及促进无机物的循环和再生等净化水质、改良底质的作用。
8.应用推广新型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模式
如膨化饲料的应用,池塘工程循环水、半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信息化技术集成的应用。不仅可大幅度提高养殖产量和质量,相应尾水污染程度也会明显减少,尾水处理效果和速度将会更好。尾水处理设施应满足不同养殖品种、生产模式更新、标准指标变化的需求。尾水处理设施建设要做到积极有为、合理投资、有效利用,提高尾水利用效率,适应环保排放标准,降低尾水处理成本。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