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承湖生态渔业发展策略
2022-07-29周雪明凡迎春周彦锋
周雪明,凡迎春,周彦锋
(1.常熟市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常熟 21550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 214081)
一、昆承湖渔业历程
昆承湖位于常熟市西南部,现存面积14.67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2米,是常熟市最大的湖泊,为苏州八大中型湖泊之一,是常熟重要的淡水鱼基地。自20世纪50年代建网养殖以来,一直以鲢、鳙及青鱼、草鱼、鲂、鲤、中华绒螯蟹等为主,2000年湖区有围网约2550亩,鱼产量为682.1吨,产值500余万元。然而,传统的养殖方式对水体影响较大,加之社会快速发展,使昆承湖水体营养盐明显偏高(总氮8.87毫克/升)。
2001年在原有养殖场基础上成立了常熟市昆承湖水产有限责任公司,适时调整了渔业模式。一是对湖区围网开始分批拆除,至2005年末全部取缔;二是邀请科研院所开展湖泊水域修复研究,优化增养殖结构;三是正常放养鲢鳙,逐步消减鲫的放养,取消青鱼、草鱼、鲂、鲤放养,少量增加鲌、鳜、黄颡鱼、花䱻等的放养;四是停止有机肥及无机化肥的使用。资料显示,2001-2006年昆承湖渔业产量呈增加趋势,2001年为700余吨,至2006年达1200余吨、产值达1100余万元。2006-2012年,昆承湖实施了清淤、航道隔离、湿地建设、清除养殖等修复工程,渔业生产基本停滞。2012-2015年开展部分增殖及捕捞,以鲢鳙为主,兼捕鲤、鲫、青鱼、鳊及杂鱼等,年捕捞量多在150吨以下。2015年,常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随之实施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2016年,成立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具体负责昆承湖渔业利用及环境保护工作,组织了两次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鲢鳙苗种近500万尾,2020年开始试捕,同年约捕捞鲢鳙1300吨,2021年约捕捞700吨。由于前期未开展水域承载力评估,增殖鱼数量未与水域饵料相适应,致使鲢鳙生长较慢、规格较小,可能未达到预想中的生态效果。因此,2020-2021年,昆承湖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渔业资源综合评估,编写昆承湖生态渔业专项规划方案,以期指导昆承湖生态渔业实施。
二、昆承湖发展生态渔业的意义
自2006年实施生态治理以来,昆承湖外源污染逐渐得到较好控制,但水体指标依然较高。根据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昆承湖省管湖心断面水体总氮和总磷呈现超标状态;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检测显示,2020年昆承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总氮、总磷含量依然较高。研究表明,依托生物操纵原理,以滤食性生物增殖和利用为手段,通过滤食性生物收获,实现水体中氮磷的有效输出,净化水体,可能会对湖泊内源性营养盐消减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又提供了安全、绿色的优质水产品,体现了湖泊渔业发展和水体保护的良好协调关系,是昆承湖高质量生态渔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2016年昆承湖城市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生态渔业探索,然而,据2020年评估显示,昆承湖鲢鳙资源量约300万千克,远超过昆承湖水域生态平衡量,鲢鳙生长较为缓慢,相同年龄下,规格远低于太湖流域等其他湖泊,生态效益未得到体现,也不利于优质水产品的提供及昆承湖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以湖泊生态容量为基础,通过合理增殖、精准捕捞实现净水目标。因此,昆承湖实施以水域承载力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目标的人、湖、渔和谐发展的生态渔业道路,对维护昆承湖生态环境健康、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推动渔业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提升湖泊生物多样性、践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昆承湖实施生态崛起的关键点之一。
三、昆承湖生态渔业方案
本次以2020-2021年昆承湖资源监测数据为基准,评估昆承湖增殖潜力,根据生态渔业发展技术及原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提出昆承湖生态渔业发展的目标及方案。
1.资源现状
2020年按季度调查显示,昆承湖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水体受到轻度污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69种,年均密度为7.76×106个/升,生物量为3.21毫克/升;浮游动物4类63种,年均密度为8274.4个/升,生物量为1.90毫克/升;鱼类7科41种,以鲤形目(33种)较多,优势鱼为似刺鳊鮈、鲫、刀鲚、鳙等。评估显示,2020年鲢鳙资源量为2408~3031吨,根据模型评估显示,当鲢鳙资源量为1144.3吨,昆承湖水体可达到水生生态平衡状态,初步显示了昆承湖鲢鳙资源量较多的现状,不利于生态效益的发挥。
2.目标及布局
以保护昆承湖“一湖秀水”、强化鲢鳙保水生态渔业和丰富土著鱼生物多样性为首要任务,以“生态渔、健康渔”为目标,推动渔业高效益、高品质、高质量绿色发展。进一步拓展昆承湖优质水产品发展空间,开展有机鱼品牌认证,促进旅游、度假、垂钓、观光、餐饮、水上渔家、康养等深度融合,逐步构建“鱼种培育-商品鱼养殖-销售-旅游-食品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根据评估结果,初步估算,至2024-2025年,昆承湖鲢鳙产量为150~200吨,产值估计为300万~400万元,逐步实现昆承湖渔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统一发展。
根据昆承湖水域功能和特点,以保护水质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为前提,按“一水一策”划分昆承湖生态渔业功能区,总体由禁渔区、资源增殖区、苗种培育基地、商品鱼静养基地、生态保护区和休闲渔业区等几大功能区组成。
3.建设内容
根据评估现状,制定昆承湖生态渔业建设内容,包括鲢鳙净水、特色渔业、成鱼静养、品牌营销、休闲渔业、渔业科技、组织经营等方面。其中鲢鳙增殖及捕捞方案显示,2021-2022年为渔业调整期,通过捕捞,至2023年使昆承湖鲢鳙存量达到合理资源容量1144.3吨左右;2023-2025年为渔业发展期,捕捞量为150~200吨,同时增殖放流大规格鱼种16万~21万尾,实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平衡;2025年后,根据资源现状及渔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捕捞渔具及方法要合法合规。逐步构建苗种繁育基地,于适宜湖湾规划200亩苗种培育基地及300亩商品鱼静养基地,并进行观光、垂钓等休闲开发,提升管理水平,以增殖-加工-产品销售一体化企业为长期目标,重视品牌创建,做大绿色渔业产业,与相关科研院所合办,充分利用科技兴渔,科学保水,使生态渔业发挥实效。
4.综合效益
生态渔业是通过增殖滤食性鱼,抑制藻类生长、转化氮磷营养盐,最终固定为渔产量,捕捞后移出水体,按昆承湖生态渔业年均捕捞量150~200吨,估算每年可从湖区带出氮3.65~4.87吨和磷1.19~1.59吨,有效保护了水体环境。同时,通过合理增殖、保护湖区土著鱼、实施禁渔、总量控制等措施,有效维护湖区鱼类资源及多样性。且大水面生态渔业为天然有机鱼,鱼品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及经济价值较高,初步估算直接产值可达400万元以上,加之其带来的苗种、渔具、销售、休闲产业的发展,可大幅度增加渔业效益,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通过科学开展昆承湖大水面生态渔业,推动昆承湖生态产业融合发展,为湖区提供新的产业发展思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也是对昆承湖独特渔业文化的展示,提升了社会对生态渔业的认知,增强了昆承湖保护意识。
整体显示,通过合理规划湖区渔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渔业,可有效维护湖区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物资源恢复,实现氮磷等营养盐有效转移,对改善水质、最大限度发挥渔业效益、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