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绿色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技术

2022-07-29陈启凤范灿平刘俐沙

科学养鱼 2022年6期
关键词:发酵饲料增氧河蟹

陈启凤,马 梁,范灿平,雷 莹,刘俐沙

(镇江市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镇江 212009)

2021年镇江丹阳某河蟹养殖基地200亩,平均产蟹150千克/亩;雌蟹规格190克/只以上,雄蟹225克/只以上;养殖成活率68%。经详细调查发现,河蟹绿色养殖成功主要得益于池塘生态化改造、水质原位修复、发酵饲料使用以及水质监测等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应用,现将其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生态改造减少水体污染物质

1.改池塘净尾水 对百亩连片池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和清整,基地四周建4~5米宽生态环沟;池塘东西向,网片护坡,大小在15~18亩,水深1.5米;建独立进排水管道和养殖尾水净化区,面积占养殖水面的6%~8%;养殖尾水经水生植物、滤食性鱼、螺蛳等生物除去污染物质而得到净化,并作为池塘水源循环利用。

2.晒池塘改底质 11-12月,河蟹捕捞结束后晒塘至塘泥干裂,裂缝1~2厘米宽,利用太阳能杀死淤泥中的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致病生物;同时增加淤泥通气性,促进底泥中有机物进一步分解转化,改善底质。池塘曝晒至蟹苗放养前2周结束。

3.泼石灰调pH 前2周,池塘加满水(进水管口用60目双层网扎紧过滤),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用量150千克/亩,在杀死敌害生物及卵的同时增加水体中钙质,调节池水pH。

二、水质原位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1.移植水草 伊乐藻属于沉水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并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净化水质。

移栽:池塘曝晒后施发酵有机肥75~100千克/亩,用拖拉机打碎,满塘翻耕整平。12月底带水消毒,待生石灰药性消失后,池塘降水至20厘米,东西向移栽水草,每栽2排隔3米水道,簇距1米,行距1.2米,每簇15~20棵伊乐藻成束栽插。

管理:水草覆盖面积应根据不同季节、水温、天气变化而定。春季水草控制在水面的25%~30%,夏秋季养殖高峰期水草控制在50%~60%。水草疯长勤修割,控制草头低于水面10~20厘米,并保持水道通畅。高温期间遇到晴好天气,定期使用护草剂壮根保草;遇到连续阴雨天则降低水位,增强单位水体光照强度,促进植物良好生长。

2.投放滤食性水生动物 螺蛳属于底栖滤食性动物。放养时外购螺蛳用3%~5%食盐水清洗消毒,以防携带细菌、寄生虫于水体中;且需分批投放,第1次投放量占2/3,第2次占1/3,总量为200~300千克/亩。螺蛳呼吸要消耗水中大量氧气,一次性投放影响水质和河蟹生长,尤其是夜间。清明节前后投放结束。

白鲢是中上层滤食性鱼,能抑制蓝藻暴发。蟹池套养规格100克/尾白鲢,5~8尾/亩,冬季放养。

3.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能建立水体藻菌互利共生系统,稳定水质。通常视水色变化和透明度大小选用不同品种微生物制剂。水色变淡,透明度大于30厘米,使用氨基酸类制剂或EM菌;当水面出现油膜,表明水质老化,高温期间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注意使用方法会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晴天或开机增氧情况下使用枯草芽孢杆菌,调水效果好;反之,阴雨天或氧气不足时使用,菌种则与蟹争夺氧气致使蟹缺氧爬草,或蜕壳不遂,甚至死亡。深秋河蟹性腺接近成熟,水体因河蟹四处爬行而浑浊,此时使用虾蟹净等微生物制剂改底调水。为确保微生物制剂使用效果,7天内不宜换水。

微生物制剂还能预防蓝藻暴发。5-9月每半个月用EM菌种等生物制剂兑水发酵3~5天全池泼洒,促进有益藻类和有益细菌种群大量繁殖,抑制蓝藻、有害细菌生长。

4.调节水位 水位高低是调节水温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春季水位控制在0.5米,水浅升温快,河蟹早摄食、早生长;水温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水位逐渐加深。夏秋季高温期加大水位,保持在1.0~1.2米,确保底层水温在22~28℃的河蟹适温范围内。每次加水15~20厘米,水源若为外河,应在内塘蓄水7~10天,然后用河蟹试水,看河蟹活动摄食情况而决定是否换用。换水时,白天排出含有蓝藻的表层水,预防蓝藻暴发;夜间排出缺氧的底层水,减少水体中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河蟹蜕壳期间保持水位稳定。

5.机械增氧 河蟹健康生长需要水中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为实现底层水增氧,生产上通常采取微孔增氧和水车式增氧相结合的方法。

微孔增氧充气管道一般以水面间隔6米(放养密度1000只/亩)或3米(放养密度1200只/亩)分布,具体根据河蟹养殖密度而定。为打破不同含量溶氧分布水层,可在晴天14:00-15:00人工开动水车式增氧机,将上层丰富的溶氧送到底层,偿还氧债,减少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三、使用发酵饲料增加水体有益菌群

发酵饲料具有多种有益微生物,能促进河蟹肠道营养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大幅减少残饵及粪便对水质和底质造成的污染;同时,这些有益微生物又将水中残饵腐殖质等有机物分解成氨基酸和无机盐,为浮游生物和水草所吸收利用,净化和稳定水环境。

投喂方法:玉米豆饼经微生物制剂(EM菌或乳酸菌)发酵后,如闻到淡淡的酒香味,则饲料发酵成功。发酵时间具体视天气而定,气温高则3~5天,气温低则7~15天。使用时取出适量发酵饲料立即投喂。每天取用之后迅速密封,再取再封。常温保存,一般不超过5天。2-3月仅投发酵饲料,4月增投冰鲜鱼,两者在搅拌器中混合均匀后直接投喂。发酵饲料与冰鲜鱼质量比1∶(5~10)。每天15:00-16:00喂1次,日投喂量1%~3%。当悬浮物、总氮等水质指标超标时,减少投喂或隔天投喂。

四、水质监测结果提供水质调控依据

为及时了解重要水质因子变化,养殖户自备溶氧、亚硝酸盐、氨氮、酸碱度等便携式“多参数水质检测仪”。水体消毒时,先用pH试剂检测水体酸碱度,当pH≥7时则用漂白粉,用量0.5千克/亩;当pH≤7时则用生石灰,用量4~5千克/亩。氨氮检测指标偏高时慎用生石灰消毒。

同时根据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同一河蟹养殖塘口水质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调水措施,详见表1。

表1 塘口水质检测结果及调水措施 毫克/升

猜你喜欢

发酵饲料增氧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三种因素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
不同机械增氧模式对池塘水质及施氏鲟生长和代谢的影响
秸杆生物发酵饲料养牛技术
心理“增氧”,为心灵添一抹绿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