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择教学手段 提升运动能力
2022-07-28张晗婧
张晗婧
摘要:体育课程承担着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任。教师必须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等,以福建省厦门市初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语言魅力、多媒体、场地与器材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能够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手段;运动能力;终身体育;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2-0067-03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精神,全国上下全面推进学校体育鼎新发展,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格局。福建省对学校体育的关注、支持和投入也在逐步地加大,特别是福建省体育中考制度的革故鼎新引起全省各地方政府、学校、家庭的高度关注,成为福建省初中体育教师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初中体育教学实际铨择教学手段,从体育教师语言魅力、多媒体和场地器材三方面入手,以厦门市初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四个月的实验,验证教师语言魅力、多媒体渗透、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具的创新及练习方法的巧妙串联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发挥语言魅力,提升运动能力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间传达信息与情感交流的桥梁。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声音语言、肢体语言、口令口哨语言等形式进行教学。体育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创设问题情境、激励表扬和口令下达(队伍调动)四方面(见图1)。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教学手段的魅力,能够用语言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随机抽取的初中学校进行推广和运用后,对教学前后四个月初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研究,见表1。
首先,從教学评价上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较为肤浅,教师在课中和课后重复强调动作要领,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及理解动作,但学生不明确如何运用。在四个月的实验中,教师围绕健康行为、运动技能和体育品德三方面展开评价,评价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并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果表明,教师只有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才能引导学生逐渐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对体育运动充满兴趣,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其次,从创设问题情境上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前学生对所学动作的认知主要来源于教师教,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善于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但实验后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力提高,能够快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思考或是小组讨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明显提高。再次,从激励表扬的手段上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后,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得到提升,在练习时能够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能够将所学的运动技能运用在实践中,还形成了坚持、不轻言放弃的良好意志品质。最后,对口令下达的教学手段进行比较分析。实验后,学生较为懒散的学习态度得到改善,能够严格按照教师口令进行队伍调整及动作的练习,团队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培养。
二、妙用多媒体,提升运动能力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体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进行呈现。运用平板电脑、电子白板及音乐等方式与体育课堂进行融合,对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见图2)。
体育课堂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将传统枯燥的课堂变得有趣,使抽象的动作变得生动,复杂的动作变得简单,快速动作变为慢动作回放,从而突破动作教学的重难点(见表2)。课前、课中、课后合理地运用平板电脑,能够充分发挥平板电脑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在课前学生可通过平板播放教师微视频,提前预习动作,激发学习兴趣并了解动作结构;在课中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对动作进行分解或慢动作讲解,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动作并学会在实践中运用,或是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平板提示进行合作学习,或是运用平板对学生错误动作进行拍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动作;在课后运用平板电脑复习动作要领,并在网上对自己和小组进行评价,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电子白板是传统教学挂图的衍生,在课堂中通过一段比赛视频或一段精彩瞬间回放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电子白板可以把复杂的动作进行分解,甚至可以通过标记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促进运动技能的掌握。音乐能够将一节枯燥的体育课变得充满活力和热情。在健美操、武术等展示性较强的课程中加入音乐,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健美操的刚柔与韵律,以及中国民族传统项目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