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探究

2022-07-28于海龙

科技资讯 2022年15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图纸

于海龙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7)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加紧迫。为适应职业市场需求,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于2019年2月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强技能储备、提升就业率[1]。对工程类专业学生而言,建筑工程识图是其最重要的职业核心素养之一;2020年1 月22 日,《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正式列入第三批“1+X”证书名单。以此为契机,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紧密跟随政策形式,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改革。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自“1+X”证书试点工作启动至今,该校通过梳理“1+X”证书制度背景,积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能力及学校配套建设情况,成功申报“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试点。现已完成相关课题立项,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具体改革思路分别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 《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改革前概况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设置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理论学时为64学时,与国内各应用型院校设置课程教学时长相持平;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成绩考核”两个部分,并通过折算百分比计入总成绩。但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逐渐发现,课程存在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实训内容单薄等问题。

1.1 课程教学标准与职业技能要求不同步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掌握常见结构中“基础”“柱”“剪力墙”“梁”“板”“楼梯”等主要结构构件的钢筋构造要求,同时能够独立完成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图纸识图与钢筋工程量计算。该课程平法识图部分的教学内容,与该校申报的“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土建施工(结构)类”证书考核要求存在诸多交集;但在传统理论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只偏重对教材理论内容的讲授,导致学生在接触真实工程项目图纸时,易出现图纸识读困难等现象,缺乏系统的识图方法和思路,效率低下;在实践环节,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识图任务,但多采用单体建筑面积1万m2以下,或楼层相对较低的小型工程项目图纸进行训练,当学生一旦接触中、大型工程项目图纸时,便难以胜任图纸识读工作。以上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标准均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的技能要求存在差异,对学情分析不足,长此以往难以实现“课证融通”。

1.2 教学方法及手段较单一

1.3 实训环节实践性不强

建筑工程识图实训是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之一。过去的实训,偏于注重对平法识图中细节内容的训练。例如:给出一根框架梁的平法表达,让学生根据该梁的平法表达,绘制指定位置的梁断面图,并写出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含义,最后计算该框架梁“上部通长筋”“下部纵筋”“箍筋”等钢筋工程量,其他结构构件同理。以上传统实训内容能够让学生掌握各单体结构构件的特性,但不利于学生对整套建筑工程图纸的识读,大部分实训成果均以文字和数据的形式停留于纸面,缺少对现场实践及动手能力的训练。

1.4 课程考核方式不科学

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为例,改革前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课程平时考核主要由出勤、课后作业成绩组成,考核项较为单一,且考核方式繁琐。例如:出勤考核时多采用手动点名的方式,较占用课堂时间;作业为纸质作业,学生抄袭现象明显,并且很难追踪抄袭的源头。

从传统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来看,考核内容多取自于教材,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此类考核形式易导致学生为通过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更无法实现对学生整体图纸识读能力的考查[3]。

从传统期末考试流程来看,在考试前多由任课教师进行出题组卷工作,其对考试内容十分清楚。但此类考试流程,易出现个别教师为提高所授课程的考试通过率,而出现侧面向学生渗透考试内容的情况,此种做法不利于维护考试公平公正,违反校规校纪,可造成恶劣影响;并且这种固化的考核方式,多是通过期末试卷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充分印证学生所从事建筑领域的岗位知识与技能灵活掌握情况,与“1+X”考试精神相悖。

2 基于“1+X”证书制度的课程改革思路

2.1 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

识图能力是建筑业岗位的必备技能,也是企业在招聘用人过程中所关注的核心能力之一。随着“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广大院校及企业逐步认可该证书在考核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专业性,并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开展以学校为主导,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证融通”改革,让教学更加注重实效性。

通过课程改革,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已探究并完成了《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大纲与“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的对接工作,能够让学生通过理论及实践课程的学习,即具备考取相应“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能力。《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内容与该专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具体见图1。

图1 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任务要求对照

2.2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

2.2.1 突出项目化教学

4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如下:

教学改革过程中,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课程团队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方案”“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与“1+X”考试相关文件,根据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以“课证融通”为导向,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传统教材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全程引入项目化教学,以多套实际工程项目图纸为案例贯通理论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整套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快速、准确识读,并掌握常规构件钢筋工程量计算的能力[4]。例如: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工程造价及工程管理专业在《建筑工程识图》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基于两套小型工程项目图纸(4~12层房屋建筑工程)进行授课,在完成各章节理论知识讲解后,便采用该图纸进行“基础”“柱”“梁”等构件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课上训练;其次,为巩固学习成果,并对接“1+X”中级证书的考试标准,在课下作业、测验等模块中,以两套中型工程项目图纸(12~25层房屋建筑工程)为基础,参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模式,在对应章节中出题并布置作业、测验,通过上述项目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将职业技能等级考核内容与模式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实现“课证融通”。

2.2.2 可视化三维钢筋仿真教学

针对教学过程中结构施工图纸难理解,钢筋平法表达较抽象的问题,为支持课程改革需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采购了可视化三维钢筋虚拟仿真教学软件“BIM一点通”,并且为方便虚拟仿真教学,将课程上课地点设置在机房,以助学生在课上能够跟随老师的引导,同步完成仿真教学软件的操作,提升学习效率。该软件包含“基础”“柱”“梁”“墙板”“楼梯”等135个单构件建筑节点,构件模型仿真度高,营造出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结构构件图纸表达与三维空间实体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学生对钢筋算量的理解。三维钢筋仿真教学软件示例图具体见图2。

图2 三维钢筋仿真软件教学示例

2.2.3 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鲁班楼中建成有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该模型涵盖常见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能够真实还原实际工作情境,且模型中的大部分节点构造及做法均能够按施工工序分层、裸露展示,现已作为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应用于《建筑工程识图》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过程当中[5]。

以“梁”实体比例结构模型为例,该模型位于一套完整的“梁、板、柱框架体系”模型组中,根据轴网位置的不同,分别设置有“框架梁”“非框架梁”“悬挑梁”等常见节点构造,细节还包括“竖向加腋梁”“水平加腋梁”“变截面梁”等特殊构造做法,学生在模型现场教学环节中,不仅能清楚地观察到各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也能够对单一构件的钢筋组成、绑扎方式、钢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等信息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学生平法施工图识读与钢筋算量的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实体比例模型现场教学具体情况见图3。

图3 实体比例建筑结构模型现场教学

2.2.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在疫情常态化环境下,各大院校为降低疫情对正常教学进度的影响,纷纷加紧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工程识图》课程在“混合式教学”建设期间,逐步丰富线上教学资源库,将教学所用图纸、三维钢筋模型、课件、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含三维图集)、作业与习题库等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并挑选重点章节录制微课,为线上课程资源建设提供重要支撑[6]。

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在课前学习阶段可通过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内容的自主学习,为课上的项目教学打好基础;在课堂学习阶段可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回顾,并由学生讲解部分课程内容;课后学习阶段也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作业、测验等,以类似“翻转课堂”的形式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2.3 实训教学改革

2.3.1 基于建筑工程识图实训评价软件的综合识图教学

“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由“1+X”建筑工程识图的建设主体“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其题库资源中主要包括“单项识图”与“综合识图”两个部分,且“综合识图”的试题考核模式,基本与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一致,学生可直接利用平台中的多套试题资源进行训练,在实训过程中即完成“1+X”考试“识图卷”部分的练习与测验,进一步有效推动“课证融通”的建设。

2.3.2 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钢筋算量及绑扎实训教学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广大师生可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展示风采、赛出风格,更能够通过职业技能大赛了解建筑相关产业转型及企业工作岗位核心任务,对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有较大的帮助。

“全国建筑类院校钢筋平法应用技能大赛”近年由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是面向全国建筑类职业院校及本科院校的一项赛事,具有“以企业工作岗位核心工作任务为驱动”“竞赛选题对接岗位需求、模拟实际工作”“考核动手实操能力”“与1+X建筑工程识图考核内容相似”等特点,能够检验在校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展示教育教学成果[7]。为此,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相关专业现已模拟该项赛事流程,在实训环节制定了“平法识图”“钢筋计量”“绑扎实操”这3 个实训模块。通过实训强化学生16G 平法识图及逻辑思维能力,深化学生结构构件钢筋算量能力,提升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训教学改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钢筋节点的组成及构造,促进职业性与教育性的有机融合。该次实训环节改革也相应增加了实训时长,即从一周延长至两周,充分反映了该课程的实践特征。学生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及成果示例图具体见图4。

图4 实训微缩钢筋绑扎过程及成果示例

2.4 期末考核方式改革

期末考试改革采用“教考分离”形式,即首先建立课程团队及命题组,参照“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实训评价软件”的“1+X”考试出题模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培养方案制定考核大纲,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试题库,形成统一命题、随机抽题、流水阅卷、考试分析与成绩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体系。教考分离的改革,一方面,能促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严格遵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杜绝了任课教师考前集中划定考试范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效端正学习态度,应在上课期间即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与重难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考试成绩的高低取决于平时的努力程度。通过教考分离,不但可以维护教学考评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教学评价的科学有效,促进教风及学风建设。

3 结语

“1+X”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反映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体现其职业工作范畴和职业发展方向,可有效提升学生识图技能储备,拓展就业创业本领。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应在相应课程上努力推进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衔接,针对传统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课程改革破除“1”与“X”衔接的壁垒,实现“课证融通”,让学生毕业前即掌握多项职业技能,更加符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能需求,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图纸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看图纸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