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分析

2022-07-28李婷婷刘合光武舜臣

价格月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进口国出口贸易

李婷婷刘合光武舜臣

(1.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05)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凭借独特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和先进的生产力水平,美国长期位于世界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行列。作为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美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优势地位明显。[1]随着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美国与不同国家(地区)间的农产品贸易愈加密切,不仅有力保障了国际农产品供给,而且显著提升了美国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当然,对任何国家(地区)而言,其贸易政策都会基于为本国(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目的而制定,美国概莫能外。因此,以世界农产品贸易最主要出口国美国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进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因素及与主要贸易伙伴间的贸易效率就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农产品出口一直是美国贸易政策的核心,旨在稳定其农业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美国的农业发展高度依赖国际市场,农产品出口占到其生产总量的1/3。[2]进入21世纪,美国农产品出口总额大幅增长,由2003年的593.93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1460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总额提升较快,2012年首次超过加拿大,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农产品出口最大的市场。当前,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全球本就不景气的经济而言负面影响巨大,这最终会导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下降,其全球经济“引擎”作用进一步减弱。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世界农产品供应链的完整性和实效性受到不小打击,不少国家(地区)农产品进口面临诸多困难。中国作为美国农产品最大贸易伙伴,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两国农产品贸易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出现大幅下降。

农产品国际贸易问题一直是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当前学术界围绕农产品出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农产品出口及其贸易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其中,围绕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相关研究尚存争议。一类观点认为,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与其主要出口国GDP总量及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和是否接壤等方面;[3]另一类观点认为,农产品出口主要受到农业出口支持政策、双方贸易需求变动等因素影响。如:有研究指出,农产品出口变化主要受到一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4-6]农产品出口额和全球农产品需求量变动有较强的相关性。[7]目前,学术界有关农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经济总量。现有研究普遍认为,经济总量是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决定农产品生产能力和需求数量的关键因素。一些研究发现,贸易国GDP总额对农产品出口有显著促进作用。[8-10](2)人口规模。研究发现人口规模是影响国内劳动力数量和购买力的重要因素,且较大的人口规模能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充足的生产能力和需求拉力。[11](3)地理距离。贸易国间的地理距离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交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王武林和王成金等(2021)的研究表明,两国间距离遥远往往会阻碍双边贸易。[12](4)地理边界。大多数研究认为,两国接壤会使双边贸易更为便利,大多数国家的最大贸易国往往就是邻国。[13]

在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方面,多数研究认为关税水平、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基础设施水平等是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14]一些研究发现,各国为提高贸易效率,基本都已加入双边或多边贸易组织,通过签订自贸协定方式来降低关税水平,以达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即签署自贸协定会对农产品贸易效率产生重要影响。[15-17]其他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规模、贸易自由度、基础设施水平对出口效率也有显著影响。[18-19]

二是有关农产品出口模型和方法的研究。早期有关农产品出口方面的研究多采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分析。[20-21]贸易引力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由Tinbergen&Poyhonen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国内最早由盛斌等将其引入中国及与国外贸易方面的研究中,但传统引力模型在理论和实证方面尚存缺陷。[22]该方法假设不存在贸易摩擦,这与现实情况不符,且模型估计结果不能具体衡量影响各个贸易因素的效应值大小,只能测算出各个因素的平均值。对此,一些学者为了估计出贸易水平的最优值,在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同时将其与贸易引力模型相结合,以进一步消除由扰动项产生的偏差。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对非效率项进行分离,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了贸易引力模型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在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3-24]

综上,目前相应研究成果颇丰,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借鉴,但也存在一定不足:(1)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美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上,针对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研究较少;[25-26](2)已有研究大多采用了传统引力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来对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研究,采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研究较少,同时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固定与随机效应模型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进行对比研究的尚不多见;(3)已有研究对农产品出口制约要素的研究多集中在传统影响因素上,针对贸易非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较少或不够全面。

对此,笔者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固定与随机效应模型,选用美国及其主要出口国(地区)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地理距离和地理边界作为美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而后,运用贸易非效率模型对关税、贸易自由度、货币自由度、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和是否签订自贸协定等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产品出口主要贸易伙伴的影响因素,测算了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以期为缓解中美贸易摩擦及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提供参考。

二、理论模型

(一)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是1997年由Broeck&Aigner提出的,后被引入引力模型用来计算贸易效率、分析和解释贸易问题。[27-28]其特点是将随机扰动项分为随机误差项v和贸易非效率项u。其中,随机误差项v表示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影响因素,贸易非效率项u表示无法观测的人为制约因素。因此,可以将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设定如下:

由式(1)与式(2)的比值可以得到贸易效率TE:

将式(1)进行对数化处理可以得到

其中,Tijt表示 i国(地区)对 j国(地区)第 t年的实际贸易额;xijt表示影响贸易额的因素,如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地理距离等;β表示待估的参数向量;vijt表示影响贸易的随机扰动项,uijt表示贸易非效率项,且uijt和vijt互为独立关系,包含未引入引力模型的对贸易产生阻碍作用的要素。式(2)中,T*ijt是贸易潜力,表示i国(地区)对j国(地区)第t年可能的最优贸易额。TEijt是贸易效率,若uijt等于0,表明两国(地区)间没有贸易摩擦,此时TEijt等于1,说明贸易水平达到最优水平;若uijt大于0,表明两国(地区)间存在贸易摩擦,此时TEijt在0-1之间,说明贸易水平未达到最优水平,最优贸易额大于实际贸易额。当贸易效率值较小时,就意味着实际贸易额并没有达到贸易额的最优值,贸易潜力的数值也相对较大。

早期的随机前沿模型中,假定贸易非效率项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称为时不变模型。若面板数据的时间跨度较大,贸易非效率项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时变模型应运而生。Coelli et al.在1992年提出了时变模型,贸易非效率项随时间而变,其基本形式如下:

其中,η为待估参数,t为年份,T为期数,当η>0时,uij随时间递减,贸易效率逐渐增大;当η<0时,uij随时间递增,贸易效率逐渐减小;当η=0时,时变模型转变为时不变模型。

(二)贸易非效率模型

为了分析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需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进行回归分析。Battese et al.(1995)采用“一步法”构建了贸易非效率模型,[29]将u定义为:

其中,Zijt为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α为待估参数,εijt为随机扰动项。当α>0时,表明解释变量对贸易非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当α<0时,表明解释变量对贸易非效率产生负向影响。将式(6)代入式(4)中可得:

因此,式(7)为“一步法”构建的贸易非效率模型。为了得到贸易效率值,可以对式(1)和式(7)两种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时,变量通常选择短期内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客观变量,如经济规模、地理距离、人口数量等。[30-31]依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笔者构建的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如下:

其中,i国表示美国,j国(地区)表示美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或地区,EXPijt表示在 t时期i国(即美国)对j国(地区)的农产品出口水平。解释变量的选取如下:

1.GDPit表示t时期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it的大小可以衡量美国的经济水平,反映美国的生产和出口供给能力。GDPit越大,意味着美国具有的出口水平越高。

2.GDPjt表示t时期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jt可以反映进口国(地区)j的购买力和需求水平。GDPjt越大,表明进口国(地区)j的购买力和需求水平越高。

3.POPit表示t时期美国的人口总数。人口总数越大,意味着其国内产品消费和购买水平越高,则出口水平越低。

4.POPjt表示t时期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人口总数。进口国(地区)j的人口规模越大,意味着该国(地区)的进口需求扩大,则进口水平越高。

5.DISij表示美国首都和主要进口国 (地区)j首都(地区)之间的地理距离,即贸易距离。DISij越大,意味着两国(地区)的贸易距离越远,所需的贸易成本越大,则产品不利于对外出口。

6.Borderij表示美国和主要进口国 (地区)j是否接壤,即是否拥有共同的地理边界。若拥有共同地理边界,则Borderij取值为1,反之则取值为0。

(二)贸易非效率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为了测算制约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效率提升的因素,通过“一步法”构建贸易非效率模型,根据相关研究以及数据可得性与一致性要求,选取相应变量研究贸易非效率的影响因素。设定的贸易非效率模型如下:

其中,uijt表示t时期美国对主要进口国(地区)j的贸易非效率,解释变量选取如下:

1.TAFjt为t时期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关税水平,可以用来衡量j国(地区)的贸易壁垒。关税水平越高,意味着该国(地区)的贸易壁垒越高。

2.TRAjt和MONjt分别为t时期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贸易和货币自由度。自由度指标代表着进口国家(地区)拥有较为宽松的政策,管制较少,则对贸易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3.SHPjt为t时期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可以反映进口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航运网络连通能力。该指数越高,表明该国(地区)的航运能力越强,有助于贸易效率的提升。

4.FTAijt表示t时期美国与主要进口国 (地区)j的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若签署了协定,则FTAijt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自贸协定对农产品贸易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降低贸易壁垒。

(三)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选取美国对全球国家(地区)出口农产品贸易量较大的前十大主要贸易伙伴作为研究对象,具体为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国、韩国、中国香港、荷兰、菲律宾、德国和印度尼西亚。以2004—2020年作为考察期,运用Frontier4.1软件对美国与十大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分析。

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中,农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美国和主要进口国(地区)的GDP和POP数据均来自世行数据库,GDP数据以2010年为基期用美元做了换算;地理距离(DIS)和边界(Border)数据均来自CEPII数据库。

在贸易非效率模型中,关税(TAF)和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SHP)数据均来自世界银行WDI数据库;贸易自由度(TRA)和货币自由度(MON)均来自全球遗产基金会(The Heritage Foundation);自由贸易协定(FTA)来源于世贸组织WTO数据库。个别国家(地区)在少数年份的数据有所缺失,以插值法进行补齐。

四、模型结果与分析

(一)模型实用性检验

为了检验模型的适用性和确保估算结果的准确性,笔者采用似然比检验对模型进行检验,依次进行了如下检验:(1)贸易非效率项的存在性;(2)非效率项的时变性;(3)距离项是否加入;(4)边界项是否加入。运用Frontier4.1软件对以上4个假定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假设检验结果

表1检验结果显示,拒绝了不存在贸易非效率项且非效率项不变的原假设,表明应该研究非效率项,且贸易非效率项随时间而变化。同理,对于不引入距离和边界变量的原假设,检验结果均拒绝原假设,说明模型应加入距离和边界变量。最终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形式设定如下:

(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模型形式确定后,为了估计结果的稳定性,再对美国对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额进行时变模型和时不变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模型回归结果

由表2可知,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与时变、时不变模型的回归结果较为一致,且大多数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验证了笔者的核心解释变量能够较好地模拟美国与其主要进口国(地区)间的出口贸易,而时变和时不变模型验证了变量选取的合理性和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稳健性。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豪斯曼检验,进而在其中选择更优者。由豪斯曼检验结果可知,检验结果接受豪斯曼检验的原假设(随机干扰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随机干扰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表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

在时变模型中,其时变系数η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可采用时变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系数η为正值可知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贸易阻力逐渐增大,出口效率逐年递减。时变模型和非时变模型中的参数γ、μ均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参数γ的系数为正,表明美国农产品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实际出口额和潜在出口额之间存在差距,且差距主要是由贸易非效率因素造成的;参数μ的系数为正,说明存在贸易非效率项,美国农产品出口受到了贸易非效率因素的影响。

从以上4个模型回归结果分析可得:

1.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it)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但系数均为负值,原因可能为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间接对农产品生产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产生抑制作用。

2.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国内(地区)生产总值(GDPjt)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系数均为正,说明主要进口国(地区)的经济规模越大,其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大,将会从美国进口更多的农产品来满足本国(地区)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3.美国及其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人口总数(POPit和POPjt)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且在固定效应和时变模型中的系数均为正,说明随着美国人口规模的增大,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给美国农产品市场带来了扩容,使得其生产和供给能力有所增强,有利于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此外,主要进口国(地区)人口规模的增大会导致该国(地区)农产品需求上升,因此,自美国农产品的进口规模也随之扩大。

4.地理距离(DISij)系数值均为正,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日益提升的全球交通运输条件使得农产品向其他进口国(地区)的运输更加便利,地理距离因素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逐渐减小。

5.地理边界(Borderij)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系数均为正,说明美国和主要出口国(地区)接壤有利于美国农产品出口。当美国和进口国(地区)接壤时,两国(地区)存在共同的文化、经济基础,因此,双边在进行农产品贸易时,既可以减少交通运输成本,又可以提升贸易效率。

(三)贸易非效率模型的估计

由研究结果可知,模型通过了存在非效率项的检验,在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存在较为关键的因素制约美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提升。通过进一步分析非效率项,对制约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了保证模型结果的有效性,参照以往其他研究做法,对贸易非效率进行假设检验,以判定模型是否存在非效率项,并借助LM检验模型设定的准确性。

由表3结果可知,模型拒绝了原假设,表明了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有效性。由LM检验结果可知,模型通过了准确性检验,可以采取“一步法”研究贸易非效率问题。

表3 贸易非效率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从模型计量结果分析可得:

1.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 (地区)关税水平(TAFjt)与贸易非效率项呈负相关关系,并且通过了5%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进口国(地区)关税越高与美国农产品贸易的效率越高。这一研究结果与传统常识认知有出入,但通过分析美国农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情况后,发现如加拿大、墨西哥等均为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长期稳定对象。且由于共同加入了区域贸易组织,关税对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较小。而自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掀起农产品贸易摩擦,在促使关税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贸易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

2.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贸易自由度(TRAjt)与贸易非效率项呈正相关关系,但变量系数较小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货币自由度(MONjt)与贸易非效率项呈负相关关系,且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贸易自由度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效率并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如加拿大、日本和中国等限于农产品自给能力的原因对美国农产品有一定的刚性需求。而货币自由度对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各国(地区)外贸依赖美元的体系下,不同国家(地区)货币发行的自由程度会一定程度影响他国(地区)的货币供给进而影响汇率水平。较高的货币自由度能使得该国(地区)在外贸市场上有一定自主性,对农产品的进口产生积极影响。

3.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SHPjt)与贸易非效率项呈负相关关系,且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进口国 (地区)与别国(地区)的航运网络连通能力越强,农产品贸易效率越高。这一结果与基本认知是一致的,较为发达的农产品贸易交通网络使得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更为便捷,降低了国际贸易成本,对有效提升农产品出口效率有积极影响。由此说明,加强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更好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要想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水平,建设好外贸航运的基础设施至关重要。

4.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自贸协定签订情况(FTAijt)与贸易非效率项呈较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绝对值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大,且通过了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说明美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深受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对美国农产品进口有较强促进作用。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使得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关税税率较低甚至为零,这大大降低了美国农产品出口至需求国(地区)的成本,且在各种不同的影响贸易效率因素中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说明要想促进农产品出口或扩大农产品进口,签订自贸协定是较为有效的措施。

(四)贸易效率分析

表4 贸易非效率模型计量结果

采用Frontier4.1软件对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贸易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得到2004—2020年美国对1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效率值,各个国家和地区具体的贸易效率值如图1所示。

图1 2004—2020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

由图1可知,2004—2020年,美国对1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整体稳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效率差异明显。其中,2009年各伙伴的贸易效率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此后两年有所上升。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值始终较为稳定,且历年的出口贸易效率值始终在0.8以上,保持着较高水平,意味着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出口效率较高,出口潜力较小,贸易效率提升空间有限;美国对韩国和菲律宾的出口贸易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对韩国的贸易效率值由0.63升至0.74,对菲律宾的贸易效率值由0.51升至0.74,说明美国对韩国和菲律宾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渐增大,贸易潜力得到了释放;美国对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效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对中国的贸易效率在2018年降至最低,效率值仅为0.35,自2018年后又逐渐回升,2020年效率值恢复到0.79。可见,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对两国间的贸易效率带来较大冲击;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效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0.9降至2020年的0.51;美国对荷兰、印度尼西亚和德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值始终较低,基本处于0.5以下,说明美国与这三个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出口贸易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基于2004—2020年美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影响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测算了影响因素的程度和方向,并采用贸易非效率模型对影响贸易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测算了主要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由随机前沿引力模型计量结果可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农产品出口负相关,而主要进口国(地区)的经济规模越大,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也越大;美国及其主要进口国(地区)的人口总数越大越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贸易;地理距离因素对美国农产品的出口影响力较小;美国和主要出口国(地区)接壤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有正向促进作用。综上,建议中国要不断开发具有贸易潜力的农产品市场,在保持与现有伙伴良好贸易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潜力,应重点拓展与经济规模较大、人口总数较多且贸易距离较近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2.由贸易非效率模型计量结果分析可知,美国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地区)关税对农产品贸易影响较小;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贸易自由度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没有显著影响,而货币自由度对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有一定促进作用;主要进口国(地区)的航运网络连通能力越强农产品贸易效率越高,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更好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先决条件;签订自贸协定对美国农产品进口有较强促进作用,其在各种不同的影响贸易效率因素中作用效果最为明显。由此可知,当一个国家(地区)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较强时,贸易国的关税水平不是农产品出口的关键制约要素。当前,中国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还不够强,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消除由贸易壁垒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双边和多边互惠贸易谈判与区域性合作,不断提高贸易自由开放度,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3.由美国对其农产品主要出口国(地区)贸易效率可知,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受阻,美国对各国(地区)农产品贸易效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总体而言,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农产品出口效率较高;对韩国和菲律宾农产品市场的开拓力度逐渐增大,贸易潜力不断释放;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效率整体有下降趋势;对荷兰、印度尼西亚和德国的出口贸易效率值始终较低,贸易潜力提升受阻;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对中国和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效率先升后降,对中国的贸易效率值在2018年降至最低,随后有所回升。由此可知,全球较为稳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各国(地区)较为良好的贸易关系是推动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双边贸易关系紧张会阻碍农产品贸易发展,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才能推动中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发展。

(二)启示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贸易国家,同时作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深入分析美国农产品贸易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今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立足当前世界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形势,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可以得出以下三点启示:

1.大力开发具有贸易潜力的农产品市场

美国农产品贸易主要受出口国(地区)经济、人口规模和地理距离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农产品贸易大国,且当前向中国进行农产品出口的国家(地区)主要集中在亚洲,中国应在保持与现有农产品出口国家(地区)良好贸易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国家(地区)的农产品市场。重点发展与相邻经济、人口大国(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关系,周边国家(地区)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充分利用中国与贸易伙伴间良好的贸易往来关系和“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契机,推动中国与贸易伙伴关系的进一步提升。

2.加强与各国(地区)间的农产品贸易合作

研究发现,关税水平、贸易自由度对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较小,这与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关。中国要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必然受到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拓国际农产品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与不同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合作,加强贸易往来,促进人员、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减少由贸易壁垒等制约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双边和多边互惠贸易谈判与区域性合作,进一步提高贸易市场自由度,实现与其他国家(地区)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3.坚定支持农产品贸易全球化发展

当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时,各国(地区)的经济发展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农产品国际贸易会受到巨大负面影响。中国应与各国(地区)通力合作,建立健全应对经济危机的农产品贸易体制机制,在各国(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困境时,有力推动农产品贸易稳定发展,打造更为稳固的粮食安全供应链。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应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与推动者,与各国(地区)在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础上构建新型贸易伙伴关系。联合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者共同打造合作共赢、和衷共济的国际贸易自由化新秩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进口国出口贸易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给情绪找个出口
比利时和英国:欧盟最大的香蕉进口国
贸易统计
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