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治疗T2DM患者对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2022-07-28马龙飞张惠莹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低血糖细胞因子胰岛素

冯 赓,马龙飞,张惠莹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1.内分泌二区;2.内窥镜室,河南 焦作 4540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变化,2型糖尿病(T2DM)的发生率大幅度增加,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T2DM可能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自我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影响[1-2]。T2DM已成为21世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T2DM不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身体及精神上的伤害[3-4]。糖尿病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高发病率的最重要原因,美国肾脏数据登记系统(USRDS)指出过去10 年44%的ESRD患者都有不同类型的糖尿病[5]。因此,对于长期的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积极有效的筛选,通过适当的介入和诊断,能有效控制T2DM的疾病进展[5]。胰岛素可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的合成,是仅有的降低血糖值的激素,而T2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所以外源性胰岛素强化被用于治疗各种糖尿病[6]。T2DM患者服药的主要原则是基于患者对胰岛素的抵抗性和药物动态的综合决定,所以,充分理解糖尿病患者中常用的降血糖药物动态和血糖下降特性,并考虑到降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7-8]。由此,我们通过收集建立分组,给与不同药物治疗,观察血糖、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因子变化,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治疗T2DM患者血糖变化、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46 例T2DM患者,女性65 例,男性81 例,年龄42~60 岁,平均年龄(47.16±5.27)岁。入组患者平均体重(71.39±14.08)kg,BMI (26.74±1.16)kg/m2。病程1~8 年,平均病程为(6.69±0.46)年。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短期胰岛素强化组(Y组)和口服三联方案组(S组)各73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46 例患者均与T2DM诊断特征相符;HbA1c>10%;能主动配合实验;本次实验药物未有过敏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本次实验方案,且知情同意书已签字。排除标准:重要器官功能检查异常;心功能不全、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肿瘤、尿路疾病以及其他肾脏系统疾病的患者;患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等特殊糖尿病患者;对本研究药物有禁忌证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Y组和S组患者共同生活,均给予生活指导,膳食指导,适当运动。Y组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每日餐前和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3~4 次/d,每日起始量为0.4~0.6 IU/kg,基础量和餐前量按照1:1分配,患者依据自身摄入热量和体型胖瘦酌情增减剂量。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均按照0.2 IU/kg。S组患者西格列汀100 mg/次,1 次/d,罗格列酮4 mg/次,1 次/d,二甲双胍500 mg/次,2 次/d,临床医生依据患者血糖水平对药量进行增减调控,疗程为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包括FPG、2hPG、HbA1c;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③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脂肪细胞因子变化;④观察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

1.5 检测方法 146 例T2DM患者于凌晨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4 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80 ℃保存待测。采用ELISA法测定脂联素(ADP)、游离脂肪酸(FFA)、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根据公式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9]。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 两组治疗前FPG、2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FPG、2hPG、HbA1c下降更显著(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s,n=73)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s,n=73)

注:与Y组比较*P<0.05;与本组给药前比较#P<0.05。

分组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Y组 11.67±3.26 5.59±2.58# 13.97±3.65 8.03±2.36# 9.63±1.32 5.53±1.10#S组 11.69±3.19 4.93±2.06*# 14.11±3.16 6.29±1.87*# 9.71±1.36 4.72±1.02*#t 0.019 2.434 0.129 2.365 0.189 1.566 P 0.984 0.025 0.897 0.031 0.851 0.043

2.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 两组治疗前胰岛素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MA-β高于治疗前,HOMA-IR值低于治疗前(均P<0.05),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HOMA-β明显上升,HOMA-IR值明显降低(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 ±s,n=7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相关指标变化( ±s,n=73)

注:与Y组比较*P<0.05;与本组给药前比较#P<0.05。

分组 HOMA-β HOMA-IR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Y组 2.85±1.03 4.06±1.26# 1.47±0.41 0.81±0.27#S组 2.81±1.22 4.87±1.12*# 1.51±0.26 0.54±0.32*#t 0.112 2.149 0.368 2.884 P 0.911 0.038 0.714 0.006

2.3 两组治疗前后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两组治疗前脂肪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ep-tin、TNF-α、FFA低于治疗前,ADP高于治疗前(均P<0.05),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ADP升高,Lep-tin、TNF-α、FFA降低更显著(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s,n=7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脂肪细胞因子变化( ±s,n=73)

注:与Y组比较*P<0.05;与本组给药前比较#P<0.05。

分组 ADP(pg/mL) Lep-tin(pg/L) TNF-α(ng/mL) FFA(μmol/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Y组 44.36±9.23 62.36±10.75# 13.29±1.03 10.41±1.36# 338.12±21.20 323.15±26.05# 762.53±27.31 610.32±32.03#S组 45.01±8.75 85.75±11.03*#13.51±0.78 8.73±1.15*#335.67±21.11 258.03±21.15*#758.71±26.03 573.19±30.65*#t 0.227 6.792 0.761 1.218 0.366 8.679 0.452 3.746 P 0.821 <0.001 0.451 <0.001 0.716 <0.001 0.653 <0.001

2.4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 Y组低血糖发生率(24.6%)高于S组(6.8%)(P<0.05),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

3 讨论

糖尿病是严重危及人的健康的慢性代谢疾病,糖尿病的初期阶段没有疼痛等明显症状。糖尿病患病率高,病程长,女性数量比男性略高[10]。人体长期高血糖不仅会引起体内代谢障碍,还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并增加与此相关疾病的死亡率[11]。降血糖药种类众多,药物在体内有不同药代动力学,引起肾功能障碍的差异也不同,降糖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量太少,导致这些产物在体内沉积,加上患者各脏器功能减弱,导致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低血糖的几率增加约2倍[12]。临床用药时要重视口服降糖药的正确选择和标准的使用,以不同的肾机能水平的药物动态学和血糖下降特性为基础,根据疾病分型和血糖值进行正确选择[13]。

我们通过观察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指标发现,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FPG、2hPG均有所下降,Y组、S组给药后均好于治疗前。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HOMA-β明显上升,HOMA-IR明显降低,Y组、S组治疗后HOMA-β高于治疗前,HOMA-IR低于治疗前。有研究[14]证实,西格列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同时还具有减轻体重、控制血压、降低胆固醇、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罗格列酮可以用于治疗T2DM,罗格列酮的药理作用是防止肾痉挛引起的葡萄糖再吸收,从而增加尿中的葡萄糖含量,引起血糖的减少,并有效控制人体中胰岛素含量[15],这与本文研究相符。

我们通过观察脂肪细胞因子变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发现,与Y组治疗后比较,S组ADP升高,Lep-tin、TNF-α、FFA均降低,Y组、S组治疗后Lep-tin、TNF-α、FFA值低于治疗前,ADP高于治疗前。Y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S组,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研究[16]证实,TNF-α是一种初级炎症因子,其表达能对血管的生成、免疫功能产生作用,在T2DM患者体内呈上升趋势。有研究[17]证实,随着FFA水平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性的发生率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产量增加,这同样会引起细胞功能的损伤。ADP是影响体内胰岛素灵敏度的一种胰岛素増敏激素,内皮细胞功能受到影响生成炎性反应,加剧脂质代谢异常的发生[18]。有研究[19-20]显示,口服三联方案治疗糖尿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患者疾病控制率较好,与单纯胰岛素治疗相比,能够获得更为确切的治疗效果,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短期胰岛素强化与口服三联方案均可治疗T2DM,口服三联方案在改善血糖变化、胰岛素抵抗及脂肪细胞因子的效果较好,好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低血糖细胞因子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成人HPS临床特征及多种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对付肿瘤的细胞因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