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论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意义探讨
2022-07-28陈波陶军
陈波 陶军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心情等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嗳气、腹部不适以及反酸恶心等,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胃出血,影响患者的生活,其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方面密切相关,但现阶段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通常采取西药治疗,但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停药后易复发,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已应用于临床。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肝胃不和型主要与内伤情志以及脏腑失调有关[2]。为此,作者选取本科室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作为试验对象,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中医科收治的6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9.97~59.87岁,平均年龄(42.40±2.79)岁。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9.90~59.71岁,平均年龄(42.19±2.8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内科学》[2]诊断标准:患者有进食后上腹痛、精神疲劳等临床症状;具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症状:侧肋肿痛、胸闷打嗝、反酸、口苦、咽部异物感、厌食呕吐、易怒等;患者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并符合中医辨证分型,属肝胃不和型胃炎;患者年龄18~70岁,告知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存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或肝胆胰疾病患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指导患者控制饮食及情绪、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定期复查。1个疗程为7 d,治疗2个疗程。
1.3.2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从肝论治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具体方剂组成为:柴胡20 g、白芍药20 g、太子参20 g、茯苓15 g、白术15 g、陈皮15 g、法半夏15 g、木香10 g、生甘草10 g、砂仁20 g、白及15 g、蒲公英10 g。随证加减:呃逆者加代赭石10 g;吐酸水者加乌贼骨10 g。以上药物水煎服,1剂/d,分2次口服,1个疗程为7 d,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4.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完全缓解:患者饱胀、反酸、口苦或打嗝等临床症状基本消除;部分缓解:患者疼痛、反酸、口干打嗝等症状明显改善,患者感到轻度不适;轻度缓解:患者疼痛、饱胀、反酸口苦以及打嗝等症状有部分改善,患者能正常工作;无效:患者疼痛未缓解,反酸等症状仍存在,患者治疗后加重。
1.4.2 比较两组患者胃炎程度 判定标准:Ⅰ级:患者胃黏膜光滑红润,胃液颜色清晰,无反流;Ⅱ级:患者胃黏膜稍粗糙,并且小面积充血,胃液颜色出现淡黄色,在贲门有少量返流;Ⅲ级:患者胃黏膜粗糙,轻度水肿,有黄色滞留液,幽门处存在从肠到胃的黄绿色反流;Ⅳ级:患者胃黏膜表面隆起,充血水肿,胃内有黄绿色液体,贲门有黄绿色回流,治疗无效果。
1.4.3 比较两组患者SAS、SDS评分 ①焦虑采用SAS判定,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为重度焦虑。②抑郁采用SDS判定,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
1.4.4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 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痛、大便不适、打嗝、恶心呕吐等,每项1~4分。无症状为1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为2分;症状中等,部分影响正常工作为3分;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为4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胃炎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胃炎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炎程度比较[n(%)]
2.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第1周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2周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第1、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aP<0.05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上的高发疾病,是慢性胃炎的一种,该病反复发作,复发率非常高为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引起,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4],并在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呈现以红色为主的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同时伴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病,属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为临床常见病,也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5]。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闷、嗳气、吐酸、食欲减退,有些患者会有无规律上腹灼热隐痛,食后加重等临床表现[6]。中医学认为主要是外邪犯胃,胃失和降,或者由于饮食不节导致内伤脾胃出现脾胃虚弱,或者情志不随导致肝失疏泄,横逆脾胃,气机乖逆所致。在中医学中“肝主谋略”,辅佐心神,在《纬略卷十》中论述云:“神者气之子,气者神之母,形者神之室[7]。气清则神畅,气浊则神昏,气乱则神去。”指出情志不随,导致气机乖逆,从而横逆犯胃,《脾胃论》言“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此为“土虚”。“木旺”、“土虚”两相更迭,终至肝木乘土。《读医随笔》言其为“实则乘其所胜或反侮其所不胜,虚则所胜乘之或不胜反侮之”指出主要是肝气实导致乘脾土,主要矛盾为肝实,脾虚[8]。因此作者在治疗上从肝论治,同时实脾土。方中太子参、炒白术、茯苓、生甘草是四君子方原方,可以补益体内脾胃之气,作者选择太子参,没用人参,减少方中的燥热,不用西洋参让其不至于太寒凉,太子参清补,益气不留邪,养阴不助湿,治疗胃部疾病不论寒热均可应用。白术入脾、胃经,建脾燥湿,可以去胃中寒湿,故李杲言其可“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作者在方中加入白术可以增加温燥之性,以倍健脾燥湿之功,达到攻补兼施之效。现代研究表明,白术可以促进胃中空气的排空,增加小肠功能,减少小肠的负担。茯苓,入脾经,健脾利湿,利水以除脾虚之根。起到标本兼顾的作用。甘草取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健脾益气。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并且保护胃黏膜[9]。四要合用,起到补虚扶正祛湿,并且缓补缓泻,利湿而不伤正。同时加入陈皮、法半夏,是二陈汤的主要组成成分,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砂仁、木香为味辛,可以行气止痛,健脾和中,《玉楸药解》对砂仁论述为“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是调理脾胃的上品,可以调达脾胃不伤正[10],《本草求真》云“木香,下气宽中,为三焦气分要药”。木香、砂仁连用,可以行胃肠气滞,除胃脘胀满不舒之症。随证加减:若呃逆者加代赭石降逆止呃,吐酸水者加乌贼骨制酸止痛。以上药物合用,起到调理肝气,和胃止痛的作用。
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胃炎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第1周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2周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第1、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从肝论治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肝胃不和情况,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