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句法的老旧社区入口空间微改造
——以南昌市南站街区为例

2022-07-27陈五英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建筑与文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南站句法视域

文/陈五英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副教授

何可颖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熊芷微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老旧住区逐渐成为城市问题的多发之地,与现代化社会严重脱节[1]。国家对于老旧社区存在的各类问题颁布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南昌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现存的低效土地合理规划、更新改造。

在城市更新工作中,老旧社区的综合整治成为了更新改造的有效途径,切实提升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社区入口空间作为社区内部与外部沟通服务的连接点,在老旧社区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达到提供居民更有吸引力的导向性并且激活老旧社区空间的目的。

将空间句法与老旧社区进行整合分析研究,可以实现用数值分析对社区空间进行量化分解,可直观地表现老旧社区入口空间的优劣情况,分析社区入口空间的现存问题,从而依据数据支持,更好地提出完善老旧社区入口空间导向性的措施。

1 理论概述及概况

1.1 空间句法理论概述

空间句法(Space Syntax)是由伦敦大学的比尔·希利尔和朱莉安·汉森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创立的一种对空间的社会属性进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2]。

空间句法是一种形容空间与社会及其复杂关系的方法手段,主要包括整合度、连接值、深度值、控制值、选择度和可理解度六个参数值。通过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来描述站南社区的空间特征以及居民需求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1.2 南站街区概况

南站街区位于南昌市西湖区范围的东南部,其研究范围近似矩形,南北宽1050.90m、东西宽900.45m,面积约为1.2km2;北临洛阳路,南靠解放西路,以东是南昌站,以西是八一大道。南站街区主要是以20 世纪50 年代后逐渐建成的单位员工住房为主,该社区的北侧临近外部主干道处,主要是21 世纪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高层建筑,不同时代的建筑成就了南站街区特殊的空间组织形式,也成为了老旧社区的典型示范。基于最新网络地图与实地探查,街区内部住宅的平面形态多为行列式,公共空间散布在南站街区中的每个小区之间,如学校、少年宫、健身器材的公共活动空间等。

1.3 站南巷社区与南站街区的关系

南站街区范围较大、环境复杂,基于南站街区的街区入口空间分布以及街区活力值等因素,最终选定站南巷社区作为主要对象加以充分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微改造策略,以激活老旧社区的街区入口空间(图1)。可从以下几方面描述:(1)该社区入口类型多样:从正门到侧门再到墙上的不知名洞口。(2)该街区的入口数量最多、类型较多、占比最大。(3)街区入口的活力值很高:它依附于整个南站街区的活力中心——老福山街心公园,使得其导向性更具吸引力并且激发老旧社区入口空间的活力。

2 街区入口空间具体分析

2.1 街区入口空间品质评估

站南巷社区的入口已经建立了很长一段时间,它不像现代型社区入口一样有名称,而且仅在人流量较大的入口处设置门卫亭,其他入口基本没有人员管理。现场调研后发现,临近城市街道站南街一侧开启的入口空间使用情况相对较好,而临近八一大道一侧的入口空间相对较差。并且,对每个入口区域附近的座椅、摄像头、垃圾箱和方位性标志物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记录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社区北侧和西侧靠近城市道路一侧的设施较为完善,入口空间结合绿化设置;其次是社区的东侧,毗邻铁路二村,居民人流量大;设施最差的是社区南面一侧,环境质量较低。同时,社区内方位性标志物缺乏,使寻路人群很难理解和表达自身所处的位置,这大大增加了找到路的困难程度以及增加迷路的可能性。

图1 南站街区入口空间位置分布

图2 南站街区轴线地图全局整合度分析

图3 站南巷社区空间视域分析

表1 社区入口改造方案示意

总体而言,社区内部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临近城市街道的入口空间活力相对较好,与社区南面的几个偏远入口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2.2 街区轴线地图整合度分析

空间句法轴线地图集成度多被用来衡量街道的可达性,图中颜色越偏暖色,代表集成度越高,空间可达性越高[3]。

根据南站街区轴线地图分析发现,围绕整个街区的城市道路以及南北贯穿街道的天佑路的颜色偏暖,代表集成度越高,可达性更好。而对于其中的站南巷社区而言,轴线地图反映出的数据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社区北面的站前路、东面的天佑路、西面的八一大道的颜色相对于社区南面部分道路而言也偏暖,代表居民可达性较高;而宅前小路的颜色偏冷,整合度较低,开放性公共空间存在率偏低(图2)。由此可得出,轴线地图上颜色偏暖的地方可积极处理为社区的公共交流活动空间,这些地方的人流整合度和可达性相对较高,可促进居民的会面与交流。

2.3 街区空间视域分析

视域整合度也以视域深度值为基础,视域整合度高的空间单元最易形成人流的聚集,所以,单从空间组织结构的角度来看,视域图中颜色偏暖的区域是分析范围内最易吸引人流的区域。从实地调研和视域图中不难发现,颜色偏暖的区域位于社区的中部和西部,这些区域的楼间距相对较大、开放性良好;在西面和南面区域的入口空间颜色偏冷,需要增加方位性标志物、绿化、摄像头等公共设施以加强入口引导(图3)。

2.4 采访分析

在站南巷社区的调研过程中,收集了各年龄段的居民(20 岁以下、20 岁至40 岁、40 岁至60 岁和60 岁以上)关于站南巷社区入口空间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开放型采访调查。问题如下:第一,社区入口处的绿化率低,大都被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用;第二,社区入口空间的方位性标志物数量少、文化认同感低;第三,当社区入口空间处于城市道路附近时,应当考虑到车流噪音干扰、尾气排放和居民进出入安全等问题。

3 改造建议及微改造策略

3.1 宏观层面

重新界定小区内外侧双重界面,重新构想内部社区与外部街道的空间组合。例如,作为社区边界的围墙可以结合现代型开放入口,成为一处富有生活气息的线性景观带。老旧社区内部通常缺少共享休闲空间,可将社区边缘这些可利用空间和社区入口空间相结合,结合沿街住宅楼的排布方式、社区内部环境等因素,让社区的边缘与入口处成为社区的重要共享活动平台,达到社区内部与外部街道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效果。

3.2 微观层面

通过对老旧社区的绿化节点、共享空间、服务设施三大方面着手分析,旨在把老旧社区入口空间打造成融合生态、社交服务于一体的重要生活节点。其一,在街区入口空间处种植花草、布置绿植,避免机动车占用人行空间;其二,有效设置便民设施,如座椅长凳、共享平台、引导性标志物等,便于居民休憩与交流;其三,合理设置社区功能业态,如设置便民储物柜、共享雨伞、多媒体展示屏等。

3.3 街区入口空间微改造策略

通过调研的综合考量以及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对站南巷社区的具体入口空间做出了一些微改造方案,旨在为老旧社区入口空间的普遍化微改造打下基础(表1)。

结语

街区入口空间的营造是更新改造老旧社区的关键要义,也是重塑城市界面的重要手段,现大多老旧社区入口空间的设置都如出一辙,使居民生活平淡乏味。

本文以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更新改造老旧社区政策为研究背景,将老旧社区的入口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句法的方法量化分析社区入口空间的现存问题;同时对南昌市南站街区的社区情况、居民需求与动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综合考量。最后,根据社区入口的主要问题和人群需求,提出层次化的微改造可实施策略,旨在把老旧社区入口空间打造成居民社区服务的关键性节点,希望对未来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图表来源:

所有图片表格均为作者自绘自摄

猜你喜欢

南站句法视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杭州南站上线“智慧平台”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张润秋北京南站有位好姑娘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