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顺社企关系 让社有资本为农、务农、姓农

2022-07-27陈恒斌

中国合作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供销资产服务

陈恒斌

不能让社有资产成为无人看管的“菜园子”,要站在“讲政治、重担当”的高度,认清其功能定位,发挥其应有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解决好社有资产“怎么看”、社企业改革“怎么办”、社有企业“怎么干”三个方面问题,努力蹚出一条以为农服务为中心、以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产业联动为重点、以科技赋能为引擎、以党建引领为保障的南京供销特色发展之路。

围绕社有资产“怎么看”认清功能定位

作为横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漫长岁月的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其资产来源虽渠道多样,但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使命任务。因此,不能让社有资产成为无人看管的“菜园子”,而要站在“讲政治、重担当”的高度,认清其功能定位,发挥其应有作用。

首先,要弄清楚社有资产的政治属性。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社会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供销合作社的这种属性和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现,在稳定市场、保障供应、春耕备耕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物质载体,社有资产也具有其鲜明的政治属性。社有资产管理,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善于从政治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守牢供销合作社社有资产的政治属性。

其次,要弄清楚社有资产的合作经济属性。供销合作社是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属性是供销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本质属性,也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发展的优势之所在。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控制并拥有的各种形式的资产,社有资产的来源既有国家划拨,也有为农服务过程中的经营积累所得,还有社员集资等其他来源,这样的来源决定了社有资产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的属性。在社有资产管理过程中,只有尊重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属性,才能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提升社有资本的黏合力、带动力,增强社有企业的生命力。

最后,要弄清楚社有资产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销合作社要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牢记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加快两个“成为”是时代赋予供销合作社的使命任务,社有资产不仅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载体,更是为农服务主业发展的经济支撑和物质保障。因此,加强社有资产管理,实现社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营,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就是增强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实力,是加快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应有之义。

围绕社有企业“怎么办”理顺管理体制

社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是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但理事会作为参公管行政事业单位,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经营,这就要建立社有企业,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我们从理顺社有资产管理体制入手,初步实现了三个转变:

一是从业务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随着市场化改革,部分社有企业改制重组,为农服务功能一度丧失,“守摊子、收租子、过日子”的情况普遍存在。为打破这一困境,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了供销集团,设立为农服务工作,并整合资产运营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等子企业,实现了社有资产的统一归口管理和为农服务主业的正式回归。在此基础上,再造了运营管理流程,构建了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社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了法人治理、有效制衡的组织体系和社有资产运营、管理、监督机制,实现了社有资产规模和发展水平在组织变革中不断壮大提升。

二是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供销合作社的社有企业改革,核心是构建社企分开、上下贯通、协调推进的新型社企关系,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构建双线运行机制,我们将所有经营性资产(含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经营性债务一并划入社有企业。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要求,探索建立了《南京市供销合作社股东权力清单》,厘清了社企责任边界。供销合作社行使社有资产的所有人职权,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但负有监督和指导的责任;社有企业承担社有资产运营主体的职责,行使社有资产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并保持经营、收益的独立性。以此,实现了社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解决了社企不分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供销合作社自身职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所造成的弊端。

三是从事务监管向从严治社转变。过去我们通常采用党委会“一事一议”的方式,对涉及社有资产运营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决策,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对企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监管和考核,影响了工作推进效率,在防范运营和腐败风险中缺乏系统性、体系化的监管机制。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南京市供销合作社“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加强对8类“三重一大”事项的流程管理。同时,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建立《南京市供销合作社监督联系会议制度》,通过向企业委派董事监事、要求企业设立纪检机构和审计机构等措施,搭建涵盖资产运营战略规划、制度建设、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督察审计等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机制,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社中形成了从事前预防,到事中监督,再到事后跟踪的管理闭环,从源头上堵住了社有资产流失漏洞,为预防职务犯罪,推动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构建了一体化、综合型监管机制。

围绕社有企业“怎么干”提升运营水平

目前,南京市供销合作社有下属一级子企业1 个、二级子企业3个,社有资产30多处,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土地面积约130亩。为提升资产运营管理质效,实现社有资本重新回归为农服务功能,并主动向主责主业靠拢集中,我们通过让社有资产回归本源、提档升级、发挥作用等举措,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一是聚焦主责主业,让社有资产回归本源。2021年3月,南京市供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 万元成立了为农服务公司,开展了以农药零差率配供等农资下行业务,并通过产业联动,将资产运营和股权投资两大业务板块向主责主业靠拢。利用资产租赁收益,为为农服务工作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和硬件支持,其中包括在江宁区云台山建立了占地约1000 平方米的市级农药配供中心;把项目回报和主业匹配度作为股权投资的重要指标,先后参控股项目30多个,将为农服务产业触角伸向了金融、科技等新兴领域。除有形资产外,南京供销集团还以推动优质农产品上行为契机,实施“长江南北货”“梅林”等南京供销“老字号”品牌重塑工程。打造了南京市级供销电商平台,推行“供销优选”计划,产品入驻牛咖商城和上海三阳南货南京路旗舰店等线上线下平台;联合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交通银行开展“供销直播进百村”活动,活动首日帮助溧水区销售受疫情影响的滞销草莓1.2吨;创建“红心农”党建品牌,吸纳了区社、民企、银行等十多家优质单位加入联盟,开展“抗疫助农”“社区第一书记”“宁聚小温暖”等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城、农资下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达到了主业发展和品牌价值双提升的效果。

二是聚焦治理能力,让社有资产提档升级。按照“提高增量、优化质量、盘活存量”的目标导向,推动社有企业做好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三个方面工作,从议事决策、业务经营、安全生产等多个维度开展制度建设和流程重塑工作,推动资产运营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根据社有资产分布对基层经营部进行调整,提升了工作效率;成立招租评议小组和资产购置小组,在资产租赁和新购中发挥集体决策作用;完善薪酬绩效考核制度,用考核的“指挥棒”,提升资产运营工作质效;采用上挂下派和内部竞聘等方式,畅通社企人才双向流通和升降渠道,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经营性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全方位反映社有资产总量、分布状况、资产构成、资产变动等信息,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还通过在资产拆迁中争取收益、在资产购置中创造收益、在资产改造中提升收益、在资产开发中维护权益等方式,实现了社有资产的结构优化和提档升级。

三是聚焦责任担当,让社有资产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助力“六稳”“六保”政策落实落地,社有企业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助企纾困的决策部署,2020年至2021年先后2次开展助企纾困活动,对符合政策要求的近百家承租企业累计减免房租近800 万元,让社有资产在保民生、促循环中发挥“生力军”和“稳定器”作用;2022年4月,南京市供销集团联合江苏省社、雨花台区社开展驰援上海抗疫保供行动,通过股东借款、企业自筹等方式,紧急调度资金3000 多万元,保供近2000吨民生急需物资,展现了南京供销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社有资产是供销合作社和社有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践行为农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面对经济周期性下行和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响,我们将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深化社企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社有资产运营管理的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激活社有资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服务、参与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猜你喜欢

供销资产服务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挖掘化工企业超额收益:如何利用智能决策实现采供销协同
现实的呼唤与要求开放办社是一种必然选择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每一个人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