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慢性疼痛护理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2-07-27何海芬赵锐祎张芬娟陈红霞林秋娟童心玲
何海芬,赵锐祎,张芬娟,陈红霞,林秋娟,童心玲
1.丽水市中心医院,浙江丽水 3230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 310009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CP)是指疼痛持续时间在3个月及以上或超过组织正常愈合时间的疼痛[1]。文献报道,慢性疼痛在成人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0%[2]。慢性疼痛影响着全球20%~30%的人口,50%的老年人(≥70 岁)和20%的成年人(≥18 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疼痛[1,3]。慢性疼痛患者若不及时诊治,会导致残疾,增加焦虑、抑郁的发生,影响睡眠,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增加医疗费用支出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社会的医疗负担。因此,如何预防和护理慢性疼痛,延缓其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拟从文献计量的角度分析我国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状况及热点,为今后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与指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研究内容与慢性疼痛护理相关的文献,语种为中文。排除标准:会议论文、理论探讨类文献、专利、报纸,仅有摘要而无全文的文献,重复发表及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从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所有与慢性疼痛护理相关的文献。以“慢性疼痛/慢性癌痛/慢性非癌痛”“护理/管理”为检索词进行主题词、关键词检索。
1.3 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采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对最终纳入的文献提取篇名和关键词等并导出题录,统计文献总数;利用Excel办公软件建立数据库,阅读并分析全文,提取文献的信息包括题名、文献类型、作者、年份、关键词、摘要、期刊、被引频次、基金、机构、地区、研究类型及研究内容等,统计描述采用频数、百分率、构成比。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到2 384篇文献,查重后得到1 794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阅读全文后,最终纳入201篇,其中期刊论文195篇、学位论文6篇。
2.2 文献的一般特征
2.2.1文献的年度分布
我国研究慢性疼痛护理第1篇文献发表于1994年,1994-2007年发文量较平稳。2007年起呈明显上升趋势,2007-2020年近14年发文量共计186篇(92.54%),其中2017年及2019年有所回落,至2020年发文数量达到顶峰,为28篇(13.93%),2021年由于未检索完整,故文献数量较少。1994-2021年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年度分布趋势图见图1。
图1 1994-2021年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年度分布趋势图
2.2.2文献的作者地区与机构分布
我国慢性疼痛护理相关研究的发文涉及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文量>10篇的为江苏省、四川省、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6省(市),共104篇(51.74%)。发文量前12位的地区共计发文153篇(76.12%)。我国慢性疼痛护理相关研究发文前12位的地区分布情况见表1。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共计182所,包括综合医院、院校、专科医院等,其中综合医院最多,共计150所,发文量165篇(82.09%),其次是高校的护理学院,共计14所,发文量17篇(8.46%),两者共发文182篇(90.55%)。发文量2篇以上的机构有15所,共计35篇(17.41%)。其中,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发文量最多,为4篇(1.99%),其次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各3篇,4个单位共计发文13篇(6.47%)。
表1 我国慢性疼痛护理相关研究发文前12位的地区分布情况
2.2.3文献的合作情况
201篇文献共计作者数504人,文献作者数最少1人,最多9人,平均每位作者发表论文0.4篇,作者数最多的文献分别由魏建梅等[4]和许丽媛等[5]发表。其中合著125篇(62.19%),独著76篇(37.81%)。合作率(%)=合著论文数/论文总数×100%,合作度=作者总数/论文总数。本研究的合作率为62.19%,合作度为2.51,即每一篇文献平均由2.51名作者完成。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第一作者)为3篇,发文量≥2篇的作者7人,共计15篇(7.46%)。
2.2.4文献的基金支持情况
201篇文献中,22篇(10.95%)获得基金资助,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5篇(2.49%),省级基金资助项目7篇(3.48%),市级基金资助项目6篇(2.99%),院校级基金资助项目5篇(2.49%);1篇文献同时获得省级及校级基金资助。
2.2.5文献的期刊分布与被引情况
195篇期刊文献刊载在116种期刊上,护理类期刊仅19种。期刊平均收录文献1.68篇。载文量3篇及以上的期刊共计20种,收录文献75篇(38.46%)。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发文前10位的期刊共计载文量47篇(24.10%),期刊分布情况见表2。201篇文献中被引用的文献有132篇(65.67%),共计被引227次,平均每篇被引1.13次。被引10~19次的共20篇,20~29次的共7篇,30次及以上的共8篇。其中,何海燕等[6]发表的文献被引频次最高,为57次。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文献情况见表3。
表2 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发文前10位的期刊分布情况(n=195)
表3 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被引排名前10位的文献情况
2.2.6文献研究类型分布情况
201篇文献共涉及16种研究类型,包括随机对照试验(77篇)、综述(33篇)、经验总结(30篇)、类实验研究(30篇)、调查性研究(9篇)、回顾性分析(5篇)、个案(4篇)、相关性研究(3篇)、描述性研究及量表编制(各2篇),而系统评价、量表的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研究、多元回归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各1篇)相对较少。
2.2.7高频关键词
表4 我国慢性疼痛护理文献中高频关键词情况(n=858)
2.3 研究内容与对象
2.3.1主题及干预措施
通过对纳入的201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主题主要涉及疼痛的护理(89篇),研究的热点内容主要包括焦虑(41篇)、抑郁(41篇)、生活质量(23篇)、满意度(19篇)、依从性(14篇)、自我效能感(13篇)、并发症及知识掌握(各7篇)、影响因素(6篇)、睡眠质量(5篇),此外还涉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及自我管理(各4篇)。干预措施类型较多,以认知疗法使用最多,其次分别是综合护理干预和延续性护理。
2.3.2研究对象及疼痛类型
201篇文献研究对象涉及老年人、成人、少年、儿童,其中以老年人和成人最多,共计83篇(41.29%);慢性疼痛类型包括癌痛、非癌痛,其中癌痛为97篇(48.26%)。
3 讨论
3.1 临床慢性疼痛护理日益受到关注但研究的深度及广度有待提高
3.2 慢性疼痛护理文献发文地域与机构分布不均衡
作者是决定文献研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地区分布可以反映出该地区的研究水平及科研能力。我国各地对慢性疼痛护理的研究较为关注,第一作者地域分布主要在经济发达及医疗资源丰富的东部及中部地区,以江苏省、四川省、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6省(市)发文居多,共104篇(51.74%);而西部地区发文量相对较少,地域上分布不均衡。本研究201篇文献共涉及发文机构182所,其中以综合性医院最多。这可能与综合性医院收治的慢性疼痛患者多,医疗资源丰富且拥有更多高层次护理人才有关。这提示研究者应加强地域及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
3.3 慢性疼痛非药物干预措施多样化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而慢性疼痛使患者长期处于病痛的折磨之中,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和社会活动能力。疼痛的药物干预主要以阿片类药物为主,但是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因此非药物干预的研究越来越热门。本研究结果显示,非药物干预措施中以认知疗法最多见,这可能与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有关,认知疗法是从心理学角度对慢性疼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因此,如何采取更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来预防及延缓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护理研究者进一步探讨。
3.4 本研究的启示及建议
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慢性疼痛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当今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其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虚拟现实技术[12]应用于慢性疼痛取得一定的疗效,在国外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循证证据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这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慢性疼痛患者的评估与管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加高质量循证证据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