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桃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2022-07-27聂雨杉匡维米李小双李勇军王永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聚酰胺浸出物薄层

聂雨杉 匡维米 黄 勇 李小双 马 雪 李勇军 王永林*

1.贵州医科大学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4; 3. 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汉桃叶(ScheffleraleucanthaR.Viguier)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属的带叶茎枝或干燥茎枝,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广东等地,多生于山谷或阴湿疏林中。性苦味甘,具有祛风止痛、舒经活络等功效,是贵州省少数民族常用药材[1-3]。药理研究[3-4]表明,汉桃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色素沉着、抗炎、抗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该药材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齐墩果烷型的五环三萜及其苷类,另外还含有甾醇、长链烯烃、有机酸、挥发油、倍半萜等成分[5-9]。目前关于汉桃叶药材的质量控制尚不完善,在2003年版《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汉桃叶质量标准项下仅有性状描述及茎横切面显微鉴别,其质量标准相对简单。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本研究从汉桃叶药材的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以期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CX41光学生物显微镜(S60明美显微成像系统,奥林巴斯公司);REPROSTAR3薄层数码成像系统(瑞士CAMAG);KQ5200B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EL240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SW4马弗炉(上海路达实验仪器有限公司);DK-98-Ⅱ恒温水浴锅(天津泰斯特有限公司)等。

1.2 药材与试剂 汉桃叶样品(见表1)均由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经贵州中医药大学魏升华教授鉴定为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白花鹅掌柴ScheffleraleucanthaR. Viguier. 的带叶茎枝或干燥茎枝,凭证标本保存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其药材图如图1所示。

图1 汉桃叶药材图

汉桃叶对照药材(批号:121575-201503,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水合氯醛(批号:20161121,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丙三醇(批号:20190302,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薄层色谱硅胶板G(批号:20201107,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聚酰胺薄膜(批号:20201214,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四甲生化塑料厂);丙酮、硫酸(批号分别为:20200421、20180524,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石油醚(批号分别为:P1595640、P1790623,上海泰坦科技有公司);甲酸(批号:20151013,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酸乙酯、冰醋酸(批号分别为:1812101、1703101,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上述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显微鉴别

2.1.1 汉桃叶横切面特征 壁呈深棕色,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紧接木栓细胞,近木栓层处有1~3列石细胞,排列成环,内侧有散在树脂道。中柱鞘纤维束呈类圆形或半圆形,韧皮部较窄,有分泌道及纤维束,木质部导管直径约为40~60 μm,呈多角形,射线宽1~4列细胞,髓部宽广,外侧少有分泌道,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及方晶。如图2所示。

图2 汉桃叶横切图

1.纤维;2. 草酸钙方晶;3.草酸钙簇晶;4.木栓细胞;5.淀粉粒;6.树脂道;7.石细胞;8.导管图3 汉桃叶粉末特征图

2.1.2 汉桃叶粉末特征 本品粉末棕黄色。纤维断宽梭形或长梭形,长200 μm以上,直径20~70 μm;多见草酸钙方晶,直径10~60 μm,亦可见草酸钙簇晶;木栓细胞呈类方形;淀粉粒为椭圆形或类圆形,多为单粒,直径8~50 μm,也有较多复粒,多为2~5粒组成;树脂道碎片较多,内含黄色块状或滴状分泌物;石细胞呈类圆形、长方形,孔沟明显,直径10~120 μm;导管易见,多为梯纹导管,亦可见螺纹导管。如图3所示。

1~5.供试品溶液;6. 对照药材溶液

2.2 薄层鉴别

2.2.1 薄层色谱方法的建立 取本品粉末约1 g,加入20 mL 70%乙醇水溶液,超声处理30 min,过滤,将滤液蒸干,所得残渣用1 mL甲醇溶解,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0.5 g汉桃叶对照药材,按上述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 薄层色谱法试验,分别吸取5 μL上述2种溶液,点于同一聚酰胺板上,用甲醇-水-甲酸(3.5∶1.5∶0.05, V/V/V)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光灯 (365 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如图4所示。

2.3 检查

2.3.1 水分测定 参照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832水分测定法(第二法 烘干法)测定。5批汉桃叶中含水量为4.90%~6.15%,平均值5.73%,故暂定本品水分不得过7.0%。见表1。

2.3.2 总灰分测定 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302 灰分测定法测定。5批汉桃叶中总灰分为3.27%~4.95%,平均值4.24%,暂定本品总灰分不得过6.0%。见表1。

2.3.3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 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201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以70%乙醇为溶剂进行浸出物测定。5批汉桃叶70%醇溶性浸出物为7.28%~8.55%,平均值7.86%,暂定本品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见表1。

表1 汉桃叶药材的水分、总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测定结果

3 讨论

在探索薄层色谱条件时,分别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酸、石油醚-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甲酸乙酸、氯仿-甲醇-甲酸、乙酯-甲醇-甲酸等体系为展开剂,用青岛海洋硅胶GF254、G板进行分离,但该方法分离效果差,斑点成形性不好,且色素干扰明显,可能与汉桃叶的主要成分是五环三萜及其苷类,且极性相差较小有关。基于上述情况,换用聚酰胺板进行考察,极性物质通过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吸附被分离物质,层析时,展开剂与被分离物在聚酰胺膜表面竞争形成氢键,氢键强弱决定分离效果。分别以甲醇-水、乙腈-水、甲醇-磷酸水、甲醇-甲酸水等体系为展开剂,用聚酰胺板进行分离,发现均能观察到较为清晰的斑点,其中以甲醇-水-甲酸体系展开效果为最佳,故对此展开体系比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展开剂条件为甲醇-水-甲酸(3.5∶1.5∶0.05, V/V/V)。在此展开条件下,聚酰胺板上呈现出两个较为明显的点。在确定薄层条件后,用样品20200601对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做了考察,发现稳定性较好,方法稳定可靠。根据该药材化学成分的性质选用70%乙醇作为浸出物提取溶剂,热浸法提取率更高,故采用70%乙醇热浸作为浸出物测定方法。

汉桃叶作为贵州省少数民族常用药材,质量标准内容较为简单。本课题在原有标准上完善了其项下“茎横切面显微鉴别”,另新增了汉桃叶药材的粉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等项,且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在本研究中,该药材显微鉴别特征明显,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分离效果好,色谱斑点清晰,可为汉桃叶药材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聚酰胺浸出物薄层
半芳族共聚酰胺合成及表征
生物基聚酰胺56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纳米铜抗菌聚酰胺纤维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我国聚酰胺6产业链的发展现状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薄层色谱法的操作要点及影响因素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