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7-27杜凤川
杜凤川
(洛阳五三七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常发于老年群体,致死率极高,选择更好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1,2]。奥扎格雷钠和川芎嗪均为临床常用药物,但二者联合使用能否取得更好疗效尚无定论。基于此,本研究以96例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量表、Rankin量表评分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洛阳五三七医院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44~78岁,平均(61.00±2.54)岁。观察组男35例,女13例;年龄45~79岁,平均(62.00±2.58)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颅神经保护剂治疗、抗血小板、监测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注射奥扎格雷钠(海南惠普森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593),每次40~80 mg,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2次/d,24 h连续静脉滴注,持续1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93),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1次/d,持续治疗15 d。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显效: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无病残现象;有效:神经功能无太大缺损,病残程度轻;无效:神经功能无改善,病残严重。前两项可视为临床有效。
1.4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范围为0~45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Bathel量表(the Barthelindex of ADL):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则独立生活能力更好;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0~5分,分数越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两组总有效率。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过敏、发烧、皮下出血。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NIHSS评分、Bathel评分、Rankin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Bathel评分、Rankin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 例
3 讨论
CIS发生时通常存在脑中动脉栓塞或血栓,血栓素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收缩血管,激活并聚集血小板,促使血栓形成[3]。前列腺素则能扩张血管,抑制血栓形成。机体在正常状态下,血栓素和前列环素I2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体内动态平衡。当血栓形成时,体内平衡被打破,及时改善脑血组织功能成为治疗重点。奥扎格雷钠作为血栓烷(TX)合酶抑制剂,能阻碍血栓烷A2(TXA2)的生成,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继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扩张血管[4]。川芎嗪可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可通过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来调节TXA2和PGI2的平衡,置换其膜上Ca2+,使膜负电荷增加,从而使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1,3]。此外,川芎嗪还可增大毛细血管口径,改变血流流态,加快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开放毛细血管数,抑制白细胞游走,对降低全血黏度、缓解主动脉痉挛性收缩有重大作用[5]。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经15 d持续治疗后,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说明川芎嗪与奥扎格雷钠均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疗效更为显著,可极大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量表以及Rankin量表评分。研究中两组均出现少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距,经及时干预后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两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本研究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钠可更有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但样本数量较少,且未对患者身体情况(如对药物的吸收等)作出具体研究,故此结论还有待临床大量研究后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