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50例临床观察
2016-02-20张磊王佳宁
张磊 王佳宁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川芎嗪和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颈性眩晕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川芎嗪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川芎嗪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比单独使用川芎嗪疗效高且不良反应少, 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针灸;川芎嗪;颈性眩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1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天津市河西区下瓦房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颈肩腰腿痛专病科2014年6月~2015年7月来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100例, 其中男42例, 女58例, 年龄最大67 岁, 最小22岁, 以35~60岁最多。初次发病36例, 反复发作64例。病程最长2年, 最短1周。所有患者均经X 线或CT 检查确诊为颈椎病, 经颅多普勒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药物联合针灸治疗, 患者取坐位, 穴位常规消毒后取1.5寸毫针。针灸以局部取穴为主, 取穴上星透百会、四神聪、颈夹脊穴、太阳、印堂、手三里、合谷。气血亏虚型加双侧足三里、内关;肾精不足型加双侧太溪、三阴交、蠡沟、肝阳上亢型加双侧行间、太冲、血海;痰湿中阻型加双侧丰隆、阴陵泉。患者取坐位, 穴位给予常规消毒, 上星:针身与头皮呈10°, 向后刺入3寸, 得气后捻转使全头部出现沉胀感, 百会顺着督脉循行的方向, 将针尖与头皮呈30°夹角刺入0.5~1寸, 再取病变局部4~6 对颈夹脊穴, 颈夹脊穴以45°向棘突方向进针0.5~1寸, 小幅度提插捻转, 平补平泻法, 以酸麻胀重感能忍受为度, 其他腧穴按常规针刺, 进针得气后, 平补平泻, 留针30 min, 其间行针2次。药物给予川芎嗪注射液2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 次/d, 7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单用川芎嗪注射液2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1 次/d, 7 d为1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痊愈:眩晕、头痛等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 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和阳性体征明显减轻。有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和阳性体征减轻, 生活基本自理。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病属于中医“眩晕”范畴, 关于眩晕病因, 历代医家多有论述, 其发病原因与肾筋精亏虚、上气不足、肝阳化风、外邪入侵等有关。从内伤和外感两个方面分析病因病机认为, 内伤多由正气不足、髓海空虚引起, 如《灵枢·口问》中论述到“上气不足, 脑为之不满, 耳为之苦鸣, 头为之苦倾, 目为之眩”, 说明了眩晕病因在于本虚。《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之说, 《灵枢·海论》载:“脑为髓之海”, “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明·张景岳提出“无虚不作眩”。后也有医家从风、火、痰饮方面论述, 如汉代张仲景云“心下有支饮, 其人苦冒眩, 泽泻汤主之”。刘河间提出“风火皆属阳, 多为兼化, 阳主乎动, 两阳相搏, 则为之旋转”。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头眩》中有“ 无痰不作眩”之说。综合历代医家论述, 眩晕病位在脑, 病因为风、火、痰、虚等诸多内外因素, 多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髓不充、脑窍失养所致。脑居颅内, 由髓汇集而成, 为“神明之府”, 所以肾虚精亏、气血亏虚不能上奉, 髓海不足;肝风内动, 肝阳上扰、痰浊阻滞, 阳气不升等均会影响于脑, 而产生眩晕[2]。临床主要分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四型。经络学说认为头为诸阳之会,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 督脉主要分布在头及躯干部, 且与阳经和阴经直接或间接相交会而相互联系, 是入脑的主要经脉之一;《素问·骨空》曰: “督脉者, 起于少腹, 以下骨中央其络循阴器贯脊属肾,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上, 入络脑, 还出别下项, 循肩膊内, 夹脊抵腰中, 人循膂络肾。”说明督脉与脑关系密切。督脉是十四经当中唯一一条直接与脑络属的经脉, 所以调节督脉可起到通髓达脑, 改善精神及运动功能的作用, 故针灸治疗颈性眩晕以督脉和局部取穴为主。上星、百会同属督脉, 百会为督脉与手少阳、足少阳、足太阳及足厥阴之交会穴, 和四神聪同位于巅顶部, 具有祛邪舒筋、缓解拘挛之功, 能激发督脉的经气, 振奋全身的阳气, 起到使经络通畅、清升浊降、气血调和、清窍除眩的作用。颈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 深部和附近分布着重要神经, 针刺颈夹脊穴根据“以痛为腧”的原则, 能疏通局部经络, 调节气血运行, 可使针感直达病所, 使病变的脊椎、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结构以及神经血管邻近组织产生良性反应, 调整改善脊椎的内环境[3], 辅以太阳、印堂、手三里、合谷以舒筋活络, 调和气血。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以健脾胃、益气活血;肾精不足型加太溪、三阴交以滋阴清火, 滋补肾精;肝阳上亢型加双侧行间、太冲以滋肝降逆;痰湿中阻型配丰隆、阴陵泉以健脾止呕, 利痰湿。
中医认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 性辛温香燥, 走而不守, 既能行散, 上行可达巅顶, 又入血分, 下行可达血海, 具有活血行气, 祛风止痛的作用。川芎嗪注射液是从川芎中分离提取的生物碱单体, 对心脑血管有解痉作用, 并可消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 扩张血管, 抑制血小板凝集, 防止血栓形成, 是一种新的钙离子拮抗剂, 能防止细胞外钙离子内流, 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 显著增加脑血流量, 改善脑部的供血状况, 从而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4]。两者共用能改善微循环, 具有内外通和、行气活血功效之功。
综上所述, 川芎嗪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 比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佳且安全, 可在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87-189.
[2] 王莉莉, 雷蕊.针灸临床治疗颈性眩晕选穴规律研究.新疆中医药, 2014, 32(5):45-48.
[3] 蒋振亚, 李常度.杵针大椎八阵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针灸, 2001, 21(2):94.
[4] 刘印文, 匡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117例报告.中医正骨, 2008, 20(6):43-44.
[收稿日期:201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