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属性偏序原理探讨李东垣《脾胃论》腹痛方剂用药规律

2022-07-27杨一天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方剂腹痛背景

杨一天 苏 航 叶 蔚

李东垣,宋金时人,字明之,号东垣老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名医学家,其遵循《内经》中“土者生万物”的思想,重视脾胃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人以胃气为本”的理念[1],被后世之人称为“补土派”,著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等著述。腹痛,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其病机复杂纷繁,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共提出61 方,其中提及腹痛的方剂共15 方,占所有方剂的近1/4,并列出了具体的药物组成,但因中医古籍数据有大量、模糊、繁杂的特点,对其研究往往偏于主观。本文通过对《脾胃论》中腹痛方药物组成属性偏序结构图的分析,将数据中蕴含的药物使用规律可视化展现,并通过对属性偏序决策图节点、簇集的分析,有效地发现李东垣治疗腹痛的用药规律。

1 资料收集

1.1 研究对象 通过阅读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脾胃论》[2],收集书中明确提到腹痛的方剂,排除药物信息不完整或重复者。

1.2 药名规范化 提取其使用的全部药物数据并规范化,如“麦蘖面”以“麦芽”处理,“舶上硫磺”以“硫磺”处理,“干蝎”以“全蝎”处理,“黄丹”以“铅丹”处理,因草豆蔻丸中含生甘草、熟甘草两味药物,生甘草仍按“生甘草”处理,熟甘草以“炙甘草”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腹痛方方-药数据库建立 收录腹痛方中所有药物组成,若该方含有某种药物,以数据“1”填入,如无,则以数据“0”填入,以“备急丸”为例,含干姜、大黄、巴豆共三味药,即在干姜、大黄、巴豆三味药下填入数据“1”,其余味药均为“0”,信息输入由两人共同完成,直至输入数据一致。最终得到《脾胃论》腹痛方方-药数据库,共得到腹痛方15 个,所用药物60 味。

2.2 腹痛方药-效数据库建立 针对《脾胃论》中腹痛方所用的60 味药物建立药-效数据库,参考《中药大辞典》《中国药典》《雷公炮制药性解》等工具书,分别对每一味药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数据转化,有即输入“1”,无则输入“0”,信息输入由两人共同完成,直至输入数据一致。最终得到《脾胃论》腹痛方药-效数据库。

2.3 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图构建 统计腹痛方药-效数据库中所有药物出现四气、五味及归经的总数,并绘制频次图。

2.4 属性偏序图构建 通过腹痛方方-药数据库建立以方剂和药物组成为对象和属性的形式背景,并根据洪文学教授的形式背景行列交换原理[3]对原始形式背景进行优化,得到优化的形式背景,将其转化为属性偏序结构图,优化的形式背景越左侧的药物位于属性偏序结构图越上层的节点,即属于腹痛方药物组成的共有属性。

3 结果

首先将腹痛方的每一个方剂及所有药物对应相应的对象及属性,得到a1=黄芪,a2=升麻,a3=人参,a4=橘皮,a5=麦门冬,a6=白术,a7=黄柏,a8=神曲,a9=当归身,a10=五味子,a11=炙甘草,a12=麦芽,a13=陈皮,a14=猪苓,a15=泽泻,a16=益智仁,a17=半夏,a18=防风,a19=柴胡,a20=羌活,a21=苍术,a22=缩砂仁,a23=厚朴,a24=白豆蔻,a25=生姜,a26=姜黄,a27=大枣,a28=大黄,a29=巴豆,a30=木香,a31=胡椒,a32=全蝎,a33=朱砂,a34=丁香,a35=杏仁,a36=百草霜,a37=黄蜡,a38=乌梅,a39=车前子,a40=茯苓,a41=罂粟壳,a42=铅丹,a43=定粉,a44=硫磺,a45=陀僧,a46=轻粉,a47=诃子,a48=椿根白皮,a49=川芎,a50=肉桂,a51=白芍药,a52=红花,a53=青皮,a54=桃仁,a55=白僵蚕,a56=吴茱萸,a57=草豆蔻,a58=甘草,a59=干姜,a60=肉豆蔻;b1=黄芪人参汤,b2=升阳除湿汤,b3=温胃汤,b4=异功散,b5=备急丸,b6=神保丸,b7=感应丸,b8=神应丸,b9=白术安胃散,b10=圣饼子,b11=诃梨勒丸,b12=胃风汤,b13=加减平胃散,b14=散滞气汤,b15=草豆蔻丸。

3.1 属性偏序结构图

3.1.1 原始数据形式背景 假设一个形式背景K=(B,A,R),具有(b1,b2,b3,…bi,…bk)对象排列次序及(a1,a2,a3,…aj,…an)属性排列次序,设cij 为第i行、第j 列的属性值,若cij=1,表示对象bi 具有aj 属性,若cij=0,表示对象ci 不具有aj 属性。原始数据形式背景见图1。

图1 原始数据形式背景

3.1.2 优化数据形式背景 根据洪文学教授的形式背景行列交换原理[2]对原始形式背景进行优化,把形式背景按属性排列次序(列)对属性值求和,得到每一列属性值之和,确定属性值之和最大的一列,将该列与第1 列交换;再做行交换,使得属性值ci1=1 从c11 开始连续排列,再对第k1+1~第k 行进行变换,按列(第2~第n 列)对第k1+1~第k 行的属性值求和,得到第2~第n 列的属性值之和,将属性值最大一列与第2 列交换,再做行交换,使得属性值ci2=1 从ck1+1,1 开始连续排列,依次进行,直至k 行全部变换完成,得到第一节点的若干属性。

接着对每一属性继续上述步骤,通过行列交换,最终得到优化的数据形式背景,见图2。

图2 优化数据形式背景

3.1.3 属性偏序结构图构建 根据优化数据形式背景进行构图,得到属性偏序结构图,越上层节点为腹痛方中越共有的属性,见图3。

图3 属性偏序结构图

图3 所见《脾胃论》腹痛方主要可见3 大簇集,第1 簇集,其上层节点药物包括a3、a6、a1,对应人参、白术、黄芪,可见主要从益气补虚角度入手;第2簇集,其上层节点药物包括a29、a59、a30,对应巴豆、干姜、木香,主要从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角度入手;第3 簇集,其上层节点药物主要包括a13、a21、a58,对应药物陈皮、苍术、甘草,主要从理气,燥湿,补虚角度入手。

3.2 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图 共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方剂15 个,包含60 种药物。对收录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频次进行统计,结果见图4。图中可见,李东垣针对腹痛使用的药物中,其药性四气主要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归经则以脾、胃、肺、肝、肾、大肠为主。

图4 四气、五味、归经频次图

4 分析与讨论

4.1 李东垣治疗腹痛治法特点

4.1.1 药性温和 涉及多脏 从《脾胃论》腹痛方使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图来看,李东垣治疗腹痛使用的药物以温为主,药性平和。药性以辛、甘为主,归经涉及脾、肺、肝、肾四脏,及胃、大肠二腑。

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脾胃之本弱,饮食自倍,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脾胃是元气生发源泉,若饮食劳倦,损伤中焦脾胃,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等营养物质,则元阳生化乏源,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机体阴阳失调,百病由生[4]。由此可见其注重胃阳,这亦体现在其治疗腹痛的思想中。如图4 所示,药性温、平为主,善散寒温中止痛。五味又以辛甘为主,含辛甘化阳之意,且辛能散寒行气,甘能补虚止痛。从脏腑看,涉及脾、肺、肝、肾四脏及胃、大肠二腑,可见腹痛病机涉及多脏腑,当在抓住主病机的同时兼顾余脏,整体论治。同时可见东垣治疗腹痛使用之药物涉及脏腑前两位分别互为表里,脾对应胃,肺对应大肠,既顾护脾胃中焦枢纽之升降,又顾及肺之宣发肃降,使全身之气机通畅,腹痛自愈。

4.1.2 益气补虚 和胃止痛 不荣则痛,《内经》中提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脏腑虚弱,为病起之内在因素,若再与外来之寒邪内外交争,结于胃肠,即可见腹痛;日久气血亏虚,中焦失养,筋脉失濡,进而郁遏脾阳,闭阻胃气,加重脘腹痛。

东垣第1 簇集即含益气补虚止痛为主治则的方剂:黄芪人参汤、温胃汤、异功散、胃风汤、草豆蔻丸共5 个,占全部腹痛方的1/3,分析该簇集的上层节点,人参、白术、黄芪为该5 方的主要共同属性,大有以四君子汤化裁处方之意,益气健脾,甘温补虚,止痛,亦可见东垣注重补阳,并于补虚中东垣亦注重脾胃的生理特性,添加其他药物。如黄芪人参汤中,东垣添加苍术、黄柏燥湿健脾,当归活血补血止痛;异功散中则添加茯苓、姜枣、橘皮等理气健脾;温胃汤中则添加益智仁、白豆蔻、姜黄等温脾暖胃益肾。

4.1.3 温中逐寒 散积止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可见寒邪是腹痛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东垣第2 簇集即含温中散寒止痛为主治则的方剂:备急丸、神保丸、感应丸、神应丸共4 个,分析该簇集的上层节点,巴豆、干姜、木香3 味药为该4 方的主要共同属性,观此4 方,东垣描述其症状多有急症之表现,如“卒痛如锥刺”“心腹大疼”“腹痛肠鸣”等,而病机以寒邪外袭、冷食停胃为主,故以巴豆泻寒积,干姜温中散寒,木香调中导滞,并以丸剂紧急服用,缓急止痛。

4.1.4 燥湿健脾 理气止痛 脾为阴脏,以阳气用事,脾阳健则能运化,故性喜温燥而恶阴湿。胃为阳腑,赖阴液滋润,胃阴足则能受纳腐熟,故性柔润而恶燥。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若中焦为湿邪所困,气滞不行,不通则痛,亦可引起腹痛。东垣第3 簇集即含燥湿健脾,理气止痛为主治则的方剂:加减平胃散、升阳除湿汤共2 个,分析该簇集的上层节点,陈皮、苍术、甘草3 味药为其主要共同属性。观此2方,其临床证多可见“不思饮食、泄泻无度、呕哕恶心、怠惰嗜卧”,可见湿邪困于中焦,故东垣以苍术健脾燥湿,并配合陈皮等理气之风药,寓风能胜湿之意[5],理气除湿,联用甘草缓急止痛,共奏理气健脾燥湿之功。

4.1.5 久病收敛 随证治之 观属性偏序结构图,可见三方独立于上述3 大簇集之外,分别为白术安胃散、诃梨勒丸及圣饼子,该三方均出自《脾胃论》卷下《论饮酒过伤》篇。此三方都被东垣应用于久痢伴腹痛,泻痢脓血为此三方之主要证候,故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如白术安胃散之乌梅、罂粟壳,诃梨勒丸之诃子、椿根白皮,而圣饼子因所含药物有铅粉、硫磺等有毒物质,目前基本已被临床所淘汰。此类腹痛发作时间较久,多合并有脾虚、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故东垣在上述收敛药的使用中亦添加茯苓、白术健脾和胃,丁香理气破滞。

5 小 结

腹痛作为临床常见之症状,总以“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为常见两类病机,通过对《脾胃论》腹痛方进行数据整理,作出属性偏序图分析后,我们发现东垣治疗腹痛以温和药物为主,注重中焦阳气,辛甘化阳,并注重调节脾、胃、肺、大肠等多脏腑,维持机体内气机的有效流动。

在治疗腹痛上东垣主要有以下治法:益气补虚,和胃止痛,多用黄芪、人参、白术;温中逐寒,散积止痛,多用干姜、巴豆、木香;燥湿健脾,理气止痛,多用陈皮、苍术、甘草;若见久病,则喜使用收敛固涩药物,随证治之。

东垣之治疗腹痛的经验有待我们在临床上学习,正如《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凋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我们应准确分析患者腹痛之病机,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方剂腹痛背景
张仲景柴胡方方族组方规律研究*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中药方剂,新冠肺炎患者的福音
黑洞背景知识
请收下这份腹痛指南!!!
何谓中医“七方”
针药并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56例
治好了30年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