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显素养 以人叙史展情怀
——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教学为例
2022-07-26浙江章光伟
浙江 章光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
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历史主题教学应当融入历史情怀教育,增添学生的理想价值观,实现学科素养与育人价值的融合。本文试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教学为例,以“路”为教学主题,以李大钊为教学线索,基于“以人系事”,建构历史逻辑,升华情感价值,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中提到:“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主题教学是指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主题,围绕主题编制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与主题学习情境,把教材作为连接主题情境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编选、整合与该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使学生在明确学习动机的环境中,利用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落实学习目标任务的教学方式。本文试选取“李大钊的个人经历”为教学线索,提炼教学主题来整合教材知识,实现知识的理解与建构,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升华主题价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一、以人叙史、整合教材内容,提炼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是一节课的中心和灵魂,既是“构思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根本意图,也是教学目标最主要的体现”;它是课堂教学的骨架支撑,也是生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源泉。教师必须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深入研读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提炼一节课的主题。《课程标准》对《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目标: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教材基于历史发展基本脉络呈现“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这几个知识点,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这段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认同中国共产党寻找中国出路的努力,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所作出的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进而认清历史发展规律,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抉择。
“深度学习”意味着知识建构,以联想、结构的方式去学习,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特征。建构顺畅的知识逻辑,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关联与整合。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以“路”为教学主题,设计了“思潮涌动寻出路”“相约建党筑新路”“国共携手共行路”“行路难,革命出路在何方”4 个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构建整体性、结构化的历史认识。
历史事件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轨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所处的时代特征。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历史人物活动轨迹映射时代背景,将人物活动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展现完整的历史时空。选择串线的人物,重在用人物带出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时代特点,探究他们与所处时代的关系。选好人物是“以人系事”法实施的前提,选择的人物应当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既体现本课内容的教学主题,又要联系所在专题的知识结构,还要考虑同一时段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选择与知识点关联性较强的人物,聚焦知识重点,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研读教材,笔者选取了“李大钊”作为教学线索,采取“以人系事”的教学方式,结合李大钊先生的人生履历(见表格),帮助学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空联系,有利于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基于历史时空对相关史事进行描述。
表 李大钊先生的人生履历
通过呈现李大钊先生人生履历的年表,引导学生分析李大钊先生经历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思考他在这些历史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以此提升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整体认识。李大钊的履历丰富,有利于教师巧妙地将“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等史实连接起来,达到“以人系事”的效果。当然,对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应当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加以分析。作为本课教学线索的“李大钊”,在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的时代,为寻找救国救民的“新出路”,他系统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促使更多知识分子了解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他和陈独秀相约建党,给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他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方革命斗争,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爱国爱民的革命精神。
二、以人串史、贯通教材逻辑,建构历史解释
历史注重史事之间的逻辑贯通,通过前后联系、整体理解历史事物,搭建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建立史事间的关联是增进历史理解、建构历史解释的重要途径。历史是一门注重思维的学科,历史教学的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逻辑思维是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来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课程标准》中强调“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和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正如李剑鸣教授所言:“(历史)解释是将‘碎片’的过去信息变成有条理、有意义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通过“以人系事”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更贴近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逻辑,也更能体现本课的内在逻辑。以“李大钊的个人经历”为线索串联各个教学环节,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并形成严密的叙事结构,让学生建构起对历史发展过程的完整认识。
(一)情境导入,渲染教学氛围
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也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创设情境就是构建课程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生命相接的过程。历史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学生返回历史现场,深化对历史的理解。在本课导入环节,笔者设计了问题导入:他被毛泽东视为“真正的老师”;他是共产国际代表来华接洽的第一人;他还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他也是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人。他的名字是什么?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线索人物李大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历史情境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层层追问,突破核心知识
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得以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发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在“思潮涌动寻出路”教学环节中,探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两大事件有何内在关联,是本课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甄选典型史料,设计问题链,层层追问,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突破核心知识。
材料一1918 年,毛泽东来到红楼,在李大钊的影响下,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书籍,并且逐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1918 年,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团聚了一些志趣相投的北大师生,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1918 年,在北大红楼里,李大钊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50 多篇。《每周评论》成为五四运动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刊物之一。1919 年5 月4 日,北大学生在红楼前的操场集合,从这里出发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新篇章。
——摘编自张珊珍《党史第一课——中国共产党成立全纪录》
教学时笔者设置如下问题链:李大钊是怎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怎样的效果?李大钊与五四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参加中共一大的主要代表与李大钊有怎样的内在联系?正如陈旭麓所说:“‘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曾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揭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正是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带领下,中国最早的一批共产主义者成长起来,科学社会主义最终战胜了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确立了在中国思想界的主导地位,并且日益与中国工农革命运动的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精神到物质的历史性飞跃。
(三)拓展思维,建构历史解释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是本课教学重点,笔者试图通过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李大钊活动的追述,推动学生认识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历史作用,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通过展现“李大钊像”邮票史料,让学生观察这张邮票背景,作为共产党人的李大钊出现在国民党一大的会场上,并且与孙中山一起走出会场。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作为共产党员的李大钊为什么会参加国民党会议?李大钊为什么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思想基础是什么?1922 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反帝反封建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和国民革命的目标。1922 年到1924 年初,李大钊频繁地奔走于大江南北。四跨长江、三赴上海、二下广州,不仅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政策的制定,而且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直接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展现了“国共携手共行路”的“新的救国作为”。
三、以人悟史、挖掘人物细节,涵养家国情怀
历史学的生命力在于服务现实,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历史课堂能够真正打动学生的是精神感召力,历史人物必然是“有血有肉”的人,会给学生带来情感的共鸣。生动形象的历史细节可以让学生“体悟历史”,激发历史情感,从中感受人物的精神力量。在以“李大钊”为教学线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选取了相应的历史细节,引导学生“以人悟史”,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涵养家国情怀。
(一)再造中华,坚定革命信念
李大钊先生是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一人,他从十月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潮流中认识到,世界即将进入社会主义时代。李大钊先生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提到:“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 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 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最早实现从爱国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在“黑暗的中国”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披荆斩棘,开出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主义者,加速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与时俱进,践行初心使命
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罢工运动的失败逐渐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仅仅依靠工人阶级是无法取胜的。基于中国国情,中国共产党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主张,号召联合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政治联盟,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革命形势的大发展。
材料二今日之世界,乃为资本主义渐次崩颓之时期,故必须采用一种新政策。对外联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被压迫之弱小民族,并列强本国内之多数民族;对外唤起国内之多数民众,共同团结于一个挽救全民族之政治纲领之下,以抵制列强之压迫,而达到建立一个恢复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发达国家产业之国家之目的。
——摘编自李大钊《狱中自述》
面对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中国现状,如何探寻救国之道?李大钊积极主张抵制列强的压迫,唤醒国内民众,坚持统一战线,推动国共合作,要求建立民族自主、保护民众利益、实现产业发达的国家。李大钊对中国革命的探索,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而不断探索、不屈斗争的革命精神;践行“为民族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初心。
(三)勇于担当,展现崇高人格
伟大历史人物的精神给学生以强大的感召力量,带来价值的引领。在本课主题价值提升环节,笔者选用了以下史料,力图让学生体悟李大钊先生献身革命、勇于担当、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气节。
材料三“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唯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责”。
——摘编自李大钊《狱中自述》
为了保护一起被捕的“爱国青年”,李大钊把“罪责”全揽在自己身上。在李大钊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勇于担当的精神气度、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产阶级的宽广胸怀。“冲决历史之桎梏,荡涤历史之积秽,挽回民族之青春!”李大钊38岁时慷慨赴死,临刑前念念不忘苦痛的中国:“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界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李大钊就义前后,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有无数个“李大钊”前赴后继、英勇就义,这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担当精神!虽然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在国民党右派的叛变中失败了,但是却孕育了新的希望。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新的革命征程。
历史教学应当注重渗透“革命文化”教育,充实和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在中学历史课堂讲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不仅是落实《课程标准》、推进教材实施的主要任务,更是铸牢中国魂,培育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仰;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探索的精神;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立足以“中共党史”教育为着力点,为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高中生补足精神之钙、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四个自信”的深刻理解,厚植家国情怀,实现以史铸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