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汗水成珠,如何摆脱“水手”的困扰
2022-07-26■徐远
■徐 远
21 岁的小曼是一名大学生,自记事起她就发现自己有一双“湿手”。因为这个问题,她在学校不敢和同学握手,上课时总是还没写字纸就先湿了,考试时因为怕打湿答题卡总是带着一大卷卫生纸。读大学后和男朋友约会都不敢牵手,连用手机都不顺畅。她曾经无奈自嘲:“我怕有一天我的手机会淹死在我手里。”这种难堪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学习,甚至导致她有点自卑和焦虑。小曼曾经把自己手掌汗多的情况告诉过父母,但父母觉得汗多又不是病,大概只是体虚引起的,多锻炼锻炼身体就好了。直到读大二时,一位老师对她说曾经也有学生有这样的症状,建议她去医院看看。于是小曼到医院就诊,最终被诊断为重度手汗症。
认识手汗症
出汗本是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只要有汗腺的地方就会分泌汗液,手、脚、腋下、私处等部位都会出汗。但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的手常年湿哒哒的,无论什么季节,手里的汗就像没关紧的水龙头,不停地往外冒,人们常常把这类特殊患者称为“水手”。实际上这种症状就是手汗症。根据调查,东方人手汗症的发病率约为3%,且好发于青少年。
人体的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控制,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通过控制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的体温,而手汗症患者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受其支配的汗腺就会分泌过多汗液。
手汗症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临床上大部分的手汗症患者属于原发性手汗症。
原发性手汗症
原发性手汗症是指支配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经不明原因亢进而导致手掌汗液分泌异常增多的一种特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
不受外界温度影响的双侧手掌多汗,轻度者表现为手掌湿润,重度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的汗珠,严重者会沿着手指滴汗。
出汗与情绪活动极为相关,精神紧张时出汗更多,有的人一想到出汗,手马上就会出汗。
症状具有突然性和间断性,且一般每次发作会持续5 分钟~30 分钟,每日发作次数不定,睡觉时出汗反而不多。
夏季症状较重,冬季症状相对较轻。
有些患者由于长期出汗导致皮肤潮湿,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出现发红、瘙痒、脱皮等现象。
手汗症患者中40%~45%会同时伴有足底多汗,25%~30%合并腋窝多汗,1%~5%合并头面部多汗。
继发性手汗症
继发性手汗症是由于某种身体疾病造成出汗增加,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内分泌疾病、精神疾病以及更年期内分泌失衡等。
手汗症不影响患者健康和预期寿命,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和生活质量,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手汗症的治疗
对于继发性手汗症,往往只需做个筛查,针对其原本的病灶对症治疗,便可恢复正常的排汗。
对于原发性手汗症,如果症状较轻,对工作、生活影响不大,一般不需要治疗。针对中、重度手汗症患者,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可治疗手汗症的方法,如局部应用止汗药、电离子渗透疗法、肉毒杆菌毒素A 阻滞疗法等。
手术治疗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TS)微创技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原发性手汗症有效且持久的方法。
ETS 微创技术治疗是在患者双侧腋下各开5毫米的小口,利用胸腔镜设备观察到异常亢奋的交感神经,置入专业的医疗器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阻断交感神经传导。一般治疗时间仅需20 分钟左右,对患者来说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
不过ETS 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副作用,即手掌出汗在手术获得解除后,躯干如胸背部、大腿等部位的流汗现象增加。
介入治疗
在手术和保守治疗之间,还有一种微创介入技术——经皮穿刺胸交感神经节射频热凝术。这种治疗方式不同于常规的物理切断,只毁损胸交感神经链的一个靶点,不至于极端干燥,且代偿性多汗也不太明显。
相关链接:
认识多汗症
多汗症是指在正常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下患有局部或全身皮肤异常多汗。临床上全身性多汗症较为少见,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但局限性多汗症比较常见,且多为原发性。
局限性多汗症常初发于儿童或青春期,25岁以后自然减轻。出汗部位多见于掌跖、腋下、腹股沟、会阴部,还有前额、鼻尖和胸部。其中以掌跖最为常见,手汗症就是其中一种类型。
多汗症严重时可引起以下并发症:
末梢血液循环障碍
患者常伴有末梢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如手足皮肤湿冷、青紫或苍白,易患冻疮等。
脚气
足部多汗时由于汗液蒸发不畅,可致足底皮肤浸渍发白,并伴有脚臭,易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引起脚气。
毛囊炎和疖
腋窝部及阴部多汗者,有时可能伴有臭汗症。此外由于该部位皮肤薄嫩,经常潮湿摩擦,还易发生擦烂性红斑,伴发毛囊炎、疖等。
目前对于不同个体,出汗“过多”的具体量仍没有明确的界定。判断自己是否患上原发性多汗症,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局部可见大量出汗并持续6 个月或以上。
无明显的继发因素。
同时满足以下2 种或以上的特征:
双侧对称。
发病年龄<25 岁。
有明确家族史。
睡眠时停止出汗。
每周至少发作1 次。
影响正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