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高质量作业设计
2022-07-25唐翠玲
唐翠玲
【摘要】教师在“双减”背景下,应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不仅能轻松完成还能达成相应的作业目标.对此,本文立足多年教学经验,简要分析在“双减”背景下,设计初中数学作业的具体策略,旨在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作业属于组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教师掌握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为打造有效初中数学课堂需将课后作业为基础,通过高质量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并促进思维发展.处在“双减”背景下,兼顾初中数学作业布置情况,深入研究与合理分析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作业设计的基本界定与主要原则
1.1 基本界定
作业设计,主要指的是教师在各类资料中将教学资源整合出来,同时进行科学分配,将其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自学与学习能力提升,而且作为教学内容运用到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学生作为重要学习主体,而教师扮演学生学习“引导者”、“合作者”的重要角色.作业设计与布置属于教师平时工作的中心内容,怎样把握作业设计的广度,教师发挥着决定作用.另外,教师能否对作业设计形成一个正确认识,会对实施作业与学生的作业完成态度造成影响
1.2 主要原则
第一,目的性.数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需要依据“数学和教学相对应”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数学作业设计应和所学内容形成较高关联,若是和学习内容相脱离则无法达到作业设计目标.由此,作业作为组成数学教学的一大重要部分,在具体设计时应首先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设计具体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消化课堂所学,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讲,作业设计应能突出教学理念,且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开展设计.至于难度较大的课程知识点,在短期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的知识点,需在适当讲解重难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
第二,层次性.因为课程不同所以教学目标不尽相同,而且学生在理解能力、认知水平等方面不仅具备共性还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数学作业的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清楚学生智力与身体的差异程度,从而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这样设计的数学作业才会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完成作业当中的必修板块即可,满足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至于班级的“学优生”,在完成必修作业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完成选修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不仅有利于运算、思维能力的发展,还能加深对知识点、思想方法的领悟与理解.
第三,多样性.不同形式的数学作业,一方面有利于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能通过合适的方式,让所学内容充分吸收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问题或是知识点不同呈现方式也会不同,人类在所生存的环境中彼此作用汲取知识,因此知识唯有回归到实践才会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大致划分成以下几类:常规类、实践类;能力类以及个人爱好类.
例如 常规类数学作业,这是最常见的一种作业设计,至于复习课、概念课的作业设计则是其尤为关键的部分.在内容、目的与选择类型上,要能考虑到集体统一性与学生客观差异.
2 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2.1 丰富作业类型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知识储备情况,在难度上需在学生可以承受的标准内适当拔高.依據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设计具备一定挑战性的数学作业,积极鼓励学生挑战这一“鸿沟”,在帮助学生减负的同时促进综合能力发展.
第一,实践类.要把理论知识转变成具体需求,此类作业有助于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
例如 以《概率初步》这一单元为例,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一定的推理能力与概率知识应用意识,那么在作业设计上应选取日常生活常见的概率问题,比如布置数学游戏类,通过亲身实践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才能强化此方面能力.
作业(1):下周学校会举办年级篮球赛,先是分组的小组赛.竞争对象为我们的邻居班级,小组赛共有五场比赛,让学生依次对每一场赛事结果进行记录,然后对其加以概率分析.
作业(2):摸牌游戏.即在家中准备两组扑克,每组各五张均是数字2—6,让父母各自在一组中抽出一张扑克,学会通过表格记录父母各自摸出的牌数,然后计算摸出相同数字扑克牌的概率.
设计意图 实践类数学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数据,从而培养学生收集数据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第二,操作类.此类作业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学生应能动手参与,在试验推敲中找到问题处理的最佳方法.
例如 以《旋转》这一单元为例,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找出日常中存在的实物,想一想能否借助旋转设计更加复杂的图案.在课上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与心得.或者设计:请问以下图形如图1,能通过哪种图形进行旋转得到的?
设计意图 操作类的数学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动手、敢于探索,这有利于提高抽象与推理能力.
第三,开放类.有关初中数学抽象,主要包含数感与符号意识,在事物中可以抽象本质属性、共同属性,将其中的变化规律与数学关系概括出来,从而助力抽象思维的培养.
例如 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为例,教师应为设计一些开放类作业,具体如下:作业(1):不解方程,判断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①3x2+3x-1=0,②8x2+12=13x,③3(x2+1)-6x=0.
作业(2):当k为何值时,一元二次方程x2-(2k+2)x+k2-1=0有①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③没有实数根.
作业(3):求证:方程(n2+2)x2-2nx+4n2+1=0没有实数根.
上述题目均是有关方程根的判定,作业(1)是借助已知系数进行方程根的判定;作业(2)利用已知根的情况进行系数值及其范围的判断;作业(3)为依据非负性质进行方程根的性质的证明.
采取层层提高的作业设计形式,学生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对比其中的异同点,帮助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例如 方程(k-2)x2k+1-x2-1=0中k取时,这个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从题中条件来看有多个答案,只需满足方程当中存在x的平方,与此同时这道问题也可再设置:如果一元二次方程(k-2)x2k+1-x2-1=0必含有x的一次项时,k应取何值?
设计意图 开放类的数学作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及验证,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2 分层作业设计
分层设计数学作业,应首先分析某章节知识的主要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依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设计层次、能力要求不同的三类题目.
例如 接下来以《勾股定理》为例进行具体设计分析:
第一,A层作业.以拓展型题目为主.对于成绩优异的,拥有较强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生,作业设计不仅要含有少量的巩固题目,还需着重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侧重于难度较大、综合性突出并促进自身潜能发掘的题目.
作业(1):已知一根木棍的长度为24cm,将其放置于高是12cm、底面直径5cm的圆柱水杯中,如果杯子外木棍露出的长度为hcm,求h的取值范围.
作业(2):如图2所示,△ABC中,∠B=45°,∠A=105°,AB= 2,求AC的长度.
第二,B层作业.重点设计提高题,对于成绩并不稳定,掌握基础知识情况相对一般,没有正确学习方法但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设计数学作业时,要注重帮助其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且适当融入一些稍显难度的题目,旨在拓展学生思维,帮助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作业(1):在△ABC中,∠C=90°,AC=1.2m,BC=0.9m,求AB的长度及AB边上的高.
作业(2):某块花圃如图3所示,已知AD=4m,CD=3m,AD⊥DC且AB=13m,BC=12m,求此花圃面积.
第三,C层作业.以基础题目为主.对于基础十分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要依据基础题目进行作业设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其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最基础的解题技巧,确保其学生可以独立顺利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
作业(1):在Rt△ABC中,∠C=90°,a=3,c=5,求b.
作業(2):如图4所示,有一根长木棍在距离地面6m位置断裂,木棍顶部折落在距离木棍底部8m的位置,求木棍在折断前的高度.
要注意的是,作业分层设计并非和学生层次划分是一一对应的,没有规定各层学生仅需完成各层作业即可.而是各层学生将自己层次作业完成后,依据自身具体情况与掌握课堂知识的水平,对其他层次作业自由选择.
2.3 生活化作业设计
如果作业仅是进行数字练习,不能有效设计作业内容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为避免出现该问题应和日常生活密切贴合,依据生活场景进行数学作业的设置.在《概率初步》单元中,概率问题广泛分布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掷飞镖或抛骰子等.立足实际生活问题进行概率统计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能将其求知欲激发出来,另一方面使得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3 结束语
针对学科作业而言,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辅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结合“双减”背景进行更具实效性、趣味性、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总之,设计高质量作业可以为学生创设多彩丰富的作业环境,充分激发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予以学生体验和运用数学的重要机会,帮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学科魅力.
参考文献:
[1]潘虹.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7(22):45-46.
[2]朱慧娟.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设计[J].亚太教育,2015(09):86.
[3]李燕,陈利平.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数学作业的实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