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育背景下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微信小程序为例

2022-07-25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王心微石昊航李娅熹

成才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服务中医药微信

■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王心微 石昊航 李娅熹 陈 心 黎 量

1 研究现状

1.1 在线教育服务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服务日益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全新的应用体验让教育行业跨入了新的台阶。据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在线教育用户已占整体网民的34.6%,其规模达到3.42亿。其中,教学服务类微信小程序凭借其开发成本低、无需安装、操作简单等特点占据了较大的市场容量,成为了在线教育服务领域的热门应用。这种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在线教育服务方式不仅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知识还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成功打破了传统教育对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这种教学服务平台呈现了多样化的生态模式与功能体系,如以“学堂在线”“慕课”等为代表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以“对分易”为代表的教师课堂辅助平台等。然而据调研,在众多教学服务小程序中以科研教学服务为主打者却寥寥无几,只有如“悟空科研”等仅侧重于提供期刊查询、论文检索单一功能的科研服务类小程序。故采取与院校合作的全新科研教学服务模式,打造院校官方支持与微信平台应用相结合的组织架构,探索科研教学新体系可见,如何有效地将在线教育服务与科研教学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1.2 中医药科研教学服务平台现状

作为医学院校科研教学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线上服务平台在提高临床科研水平和培养医学研究人才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科研教学类线上移动服务平台数量多、形式丰富,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微信小程序和App两种。但无论是以倡导学术交流与共享为主的线上交流学术论坛,又或是提供科研技能教学视频的付费平台,均未设有将科研教学和中医药学习相结合的专有板块。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发展也日益受到政府与大众的关注和重视。科学研究能更清晰地阐释中医药作用的科学机制,促进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疗保障体系。作为中医药科学研究队伍主体之一,高校具有培养科研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时代使命。这指示打造以中医药院校学子为主要应用群体的科研教学平台建设短板应及时补齐。

2 平台架构

2.1 运营模式

图1 “杏云微研”科研学习线上平台模式图

“杏云微研”科研学习线上平台以微信小程序为基础、以中医药高校学生为对象,设置“研讨论坛”“学习平台”“招募专区”“官方栏目”四大板块,从而打造集“交流研讨、系统学习、团队招募、官方通知”功能的四位一体科研学习综合平台,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人的科研学习新模式。

2.2 服务架构

平台以“研讨论坛”“学习平台”为设计主体,作为赢得学生欢迎、学校合作的战略根本、平台生存发展的前提;根据科研学习的实践缺口设计“团队招募”专栏,解决用户“组队难”的实际问题;与中医药院校合作,简化校内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相关流程,并汇整校内科研教学资源,使用户在第一时间能了解高校的相关政策进行系统规划学习,打造真正能适应院校教学实际的服务平台。

2.3 核心功能

2.3.1 学习平台

平台按照学习内容进行板块分类,以层层递进的方式给予学习者系统的指导:打造系统研学板块,在专家指导下分为研学初探、研学进阶等部分,使初学者可以搭建一个稳固的科研知识体系;打造技能提高板块,对各类科研技能学习视频汇总,防止学生“漫无止境”地在各类平台搜寻碎片化教学资源;设置以研学项目为基础的系统性教学板块,如论文指导板块从论文选题、论文投稿依次递进分类,避免知识获取碎片化,框架构建破碎性;与院校合作打造讲座回放板块,集中分类科研教学类讲座集置于本校专区供学生回放查看,并定时分析近期讲座情况,将信息及时反馈至院校。

2.3.2 研讨论坛

设置经验帖、求助帖、探讨帖三类发布类型,经系统后台智能审核后成功发布于论坛。用户可自由参与讨论,若认为某帖不符合规范,可进行举报;后台将定时审核论坛发帖状况,并将高质量发帖加入精华帖区以供学习参考。

2.3.3 招募专区

设置招募专区供老师与学生进行团队招募,按照平台引导填写团队情况、研究内容、人员要求、招募期限等信息,由平台后台审核通过后进行发布。有意愿用户了解相关信息后可通关平台私信聊天系统与招募人联系。

2.3.4 官方栏目

平台通过与学院进行合作从而设置院校专区,学院通过发布通知于官方栏目进行项目申报、科研活动举办等消息公示,有利于院校工作开展。另外,学院相关工作部门干部可以以管理员身份实现论坛管理、上传视频等功能;院校也可通过平台进行文件收集等工作从而简化工作流程,如在线上提交申报书电子版后由后台系统智能化检测和处理格式问题并反馈给用户。

3 研究意义

3.1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创新科研教学模式

2018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中医药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地位并对其提出明确要求。《“十三五”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应深化中医药各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杏云微研”科研学习综合平台,通过探索“互联网+”背景下中医药人的科研学习新模式,为提升中医药创新服务能力,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3.2 携手高校共建平台,推动科研教学发展

“杏云微研”将通过携手高校的服务形式促进院校“教学管理自动化”与“信息收集数字化”的有机实现。一方面,线上教学平台凭借其远程互动处理、自动管理等功能特点,以网络教学平台的形式自动实现学生视频学习、心得发布、研讨交流等功能需求,弥补传统线下教学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缺点。另一方面,平台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平台使用方,使高校可以掌握本校学生科研知识学习的频率、侧重、进度等,并以此给相关教学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3.3 切实符合学生需要,促进科研能力提升

据研究显示中医药高校普遍存在创新平台与保障体系建设不充分,学生创新知识无法系统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缺乏足够机会的难题。一方面,有明确科研要求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研究生面临缺乏专业性平台的困境,另一方面,虽然大多数院校对本科生并未设置硬性的科研要求,但科研学习已日渐成为医学生的软性需求。由于兴趣爱好、老师要求、升学机会、未来考虑等原因,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希望能通过院校平台实现科研学习,但目前大多数中医药院校缺乏这方面的系统培养以及平台支持,导致学生在科研学习路上磕磕碰碰,需要进行大量摸索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杏云微研”通过打造中医药人的科研学习综合平台,实现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满足同学的实际需求。

4 结语

微信小程序凭借其广泛的应用场景、简便的使用方法,在教学服务领域呈现较为宽广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直击目前中医药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等教育痛点,以一个全新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中医药科研教学平台为研究案例,为进一步完善新时代下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教学服务中医药微信
来华留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教学服务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微信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的认知与启示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微信
微信
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秘书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