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A与TBLT在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比较分析

2022-07-25佟秋华

关键词:元音驱动交际

佟秋华

(齐齐哈尔大学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产出导向法是以 2014 年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1]为原型,后将其更名为产出导向法(POA)。在2015年,文秋芳首次详细阐释了 POA 的完整理论体系。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性学习”为教学假说,提出了“驱动”、“促成”、“评价”的三个教学环节。“驱动”环节教师呈现交际任务场景,学生尝试完成任务,意识到自身实际能力和完成产出任务所需能力之间的缺口,激发“内驱动力”。“促成”环节以教师为中介,筛选学习材料,促成学生完成“选择性学习”,弥补能力缺口。“评价”产出结果,改良教学策略。[2]82-89然而,存在的问题是,这三个环节处于单一的线性关系,没有考虑到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驱动”和“评价”被割裂开来,没有形成一个闭环的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后来,文秋芳对“驱动”、“促成”、“评价”教学环节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新的调整,增加了“以评为学”,显示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将这三环节的关系由单向箭头改为双向箭头,强调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驱动”与“评价”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孤立的,修订后的三环节形成为了一个闭合性回路,滚动前进,N 次循环。“驱动”发现能力缺口,“促成”弥补能力缺口,“评价”产出结果,调整、优化教学策略,设置新的“驱动”任务,“评价”结果是设置新的“驱动”任务的基础和依据。[3]

产出导向法理论可以应用于教育领域,如大学英语、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课程等。后来逐渐有学者开始探讨将该理论应用于非英语学科的可能性。另外,还有研究将产出导向法运用于教材编写及具体单元实践。在语言教学中还有与微课或翻转课堂相结合开展产出导向法的教学尝试,改善外语教学效果,提高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一、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英语语音课程教学设计

1.任务前阶段

(1)激发学生思考什么是前元音和中元音

设计:①让学生说出元音的总数及分类,鼓励学生思考元音分类的标准;②讲解元音和辅音的定义和差别;③讲解元音的分类;④讲解单元音的描述方法。

(2)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①复习辅音的描述方法;②讲解元音和辅音的差异;

(3)让学生为完成任务做准备

①元音发音时运用的主要口腔器官;②前元音和中元音在英语元音表中位置关系;③通过动态图展示前元音和中元音的舌位,唇形和开口度,根据单元音描述方法讲述前元音和中元音的发音特点。

a.舌抬高部位的高度;b.舌抬高的部位;c.唇的位置:圆唇音和展唇音;d.元音的长度

2.主任务阶段

要求学生听语音资料并模仿

(1) BBC音标教学视频(英式英语发音教程)

(注:http://en-yinbiao.xiao84.com/video/1065.html)

【英伦腔调】《BBC英式英语音标发音视频教程》第1-6课:前元音及中元音/i∶/、/I/

注:BBC教程视频速度适中,例词常见并有代表性。

(2)教材练习题

(3)Phonics Fun 01—A Cat

A cat,

A fat cat.

A mat,

A fat cat on the mat.

A mat on the fat cat.

儿歌中单词虽然简单,但是涉及单元音音素的区别,如:在这首儿歌中,重点在第四个前元音应该在口型与第三个前元音分开,否则在单词中无法辨识,所以特别适合语音基础发音阶段练习,而且配有标准的音频朗读。

3.任务后阶段

(1)练习:Phonics Fun 02—A Pig

Apig.

A big pig,

A big pig can sit.

Sit,sit,sit,

Sit in the pit.

A big pig can sit in the pit.

(2)要求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①到讲台上朗读或背诵自然拼读的诗歌;②五级分制给分,有两次通关机会。

(3)对学生所学情况进行点评

①学生自评:给每个到前面来表演的学生录制小视频,让学生自己观看视频,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能够为之后的学习和练习指出方向;②学生互评:学生之间对每个同学的模仿朗读提出优点和不足,具体到每个单词、每个音、每个调式,以加深正确读音的印象;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③教师点评:纠正每位学生的发音。

(4)教师总结要点

①让学生认识到元音音标的重要性;②长短元音的发音特点:长元音圆润饱满;短元音短促有力;③长短元音在重读与非重读音节中的差异。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语语音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实施过程:基于下图[4]POA的教学流程,在第一个阶段,教师向学生展示活动的场景四要素:目的、话题、身份和场合,然后使学生了解完成产出活动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包括交际功能和语言项目两个方面,下一步鼓励学生尝试产出活动。在第二阶段,教师将大量的产出活动分解为逻辑上相互联系的若干微活动,每个微活动的完成都包含一个驱动—促成—评价的循环。[4]第三个阶段属于评价阶段,可以采用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促进教与学的目的。

图2 POA单元教学流程(来自文秋芳,2020)

(一)驱动阶段

产出导向法的驱动环节与传统外语教学中的“导入”和“热身”不同,后两者是为了下面学习新的内容做准备,而驱动环节是为了使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而受到刺激,激发他们对下面内容学习的兴趣。这一环节主要有交际场景(scenario)、交际活动与教学目标和产出任务。situation(情景)与Scenario(场景)不同,前者指的是在特定时空实际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而后者是描述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根据情景设计的产出任务具有实用交际价值,根据场景设计产出的任务具有潜在的交际价值。[5]情景中的语言使用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而产出的,而潜在的交际任务不是在当时当地真实发生,只是未来的某一时刻或时段可能发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应用,情景设计的任务与场景设计的任务都很必要,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交际的真实性能否充分体现要取决于场景要素是否完整。场景要素包括话题、目的、身份和场合。(见表1[6])

表1 场景要素及具体内容

所提供的话题决定产出内容,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其产出的量,包括质量和数量。教师对话题的选择标准是要尽量贴近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目的是陈述事实或观点,会用相应的词汇达到各自的说明或劝说的目的。身份是从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个方面使学生清楚自己的身份会使交际更加顺畅,因为交际双方身份不同会影响语言的选择和运用。心理距离指的是心理关系的远近亲疏,而社会距离指的是职位、年龄、国家和民族等的不同而产生的距离。场合可以分为校外和校内两种,校内场合可以由正式和非正式之分,正式场合如学术报告厅等,非正式场合如教室、寝室、食堂、运动场等。校外场合可以有求职面试地点、实习单位、火车站、医院、机场等。场景中的这四个要素需要具备,但是并非所有要素都起关键作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突出其中的一个要素其决定作用。例如,在现代商务英语课上的案例分析,话题起到关键作用,无论在哪个场合学生所做的商务谈判展示都是按既定身份进行,内容不受地点的影响。

下面是运用英语语音课进行的场景设计:

Scenario: 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sitting and chatting on the square near the school. Two foreign children next to you are watching a boy’s playing the kite with a plush Peking opera décor. They asked him what it is,but they donotthoroughly understand hisChinese.You help to interpret the introduction he is describing about it.

上面的场景:话题、目 的、身份和场合四个要素都存在。场景的设置具有潜在交际价值,这种产出活动能够驱动学生的表达欲望,所提供的话题:放风筝、京剧脸谱图案;目的:交流信息;身份:中国学生,听众:外国学生;场合:学校附近的广场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需要用英语描述:怎样放风筝或描述风筝图案样式及特点等, 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老师开门见山讲如何放风筝或讲述风筝的类型及特点等,学生们可能会质疑,但是,在给定场景的情况下,他们就会有表达的欲望,因此我们说提供合理的场景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二)促成阶段

这个阶段包含以下三个环节: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2.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每个环节的教学要求见下表[4]

表2 促成阶段的教学步骤和要求

在这一阶段:任务描述-教师指导-检查学生的选择性学习-练习产出,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这个POA整个过程的成败。以英语语音课程中连读技巧的教学为例,阐释促成阶段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1.教师描述产出任务。输入材料选取《英语语音语调教程》第二版(王桂珍主编)中连读句子。要求学生学习完连读的重要性、5种技巧及例句后将练习中的将带有连读现象的五个部分的句子读出来,再将连读技巧运用到一篇简短的语篇朗读练习中,使学生学会连读,同时检查重读、弱读、语调和节奏等。

2.学生根据产出任务进行选择性学习,教师发挥指导和检查的重要作用。学生们根据前期输入的内容,朗读例句及练习,按照5种技巧,分别举例说明:

(1)辅辅相连: Don’t stop them.

(2)辅元相连: Is Alice at home?

(3)连音/r/: Is your hometown far away?

赘音/r/: They’re media efforts.

(4)加音/j/: My arm is painful.

加音/w/: Can you ask him?

(5)变音/tʃ /: I’ll get you something new.

学生根据以上技巧及例句针对教材A-E五个部分的相应内容展开学习,教师指导和检查。

3.学生练习产出,教师给予指导并检查,把学生将选择性学习的结果立即运用到语篇朗读的产出任务中,语篇如下:

Kate and Pete

Kate and Pete like limes.

Kate made a lime cake. Pete had nine lime canes.

He just sings andsings when he dips!

Kate and Pete had a date by the lake.

They ate the cake and then went to ride the bike.

They went on a dive and then a five-mile hike.

It was fun to have bike rides,a dive and a hike.

Kate and Pete had a fine time by the lake!

以上语篇出自“Learn to Read with Phonics”第二册,文中共有连读17处,其中,“辅元相连”有10处,“辅辅相连”7处。让学生识别出五种连读技巧中的某几种,并按照要求朗读,可以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和分析,再推选出每组的代表在班级进行展示,教师进行指导并纠正。未包含的连读技巧可以再选取符合要求的语篇检查并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评价阶段

POA中的评价包括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两种。即时评价主要发生在促成阶段,由教师在指导和检查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时进行的。延时评价多在学生进行任务产出时进行的,主要有复习性产出及迁移性产出。在促成阶段学生们进行选择性学习和练习时属于复习性产出,在接下来的产出阶段则属于迁移性产出。[6]按照以上产出任务,呈现的形式是朗读,符合语音课的特点。根据具体实践的课型种类的不同,也能够以说、写、译(包括笔译和口译)的形式呈现。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另外,除课内评价外,教师也可以采用课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达到以评促学的效果。

针对POA的教学理念,英语语音课程设计还可以加入微课环节,即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前元音和中元音的发音要领,录制成微课,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提前掌握重点,在课堂展示时能有更好的把握和学习效果。另外,在基本音素学习阶段,英语儿歌的练习非常有效,因为儿歌节奏感强,所以在练习发音及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掌握重音和节奏的变化。结束音素学习后,可以运用电影片段配音和演讲来检验学生在促成阶段的成果。

总之,TBLT教学设计是让学生们一个一个地去完成任务,虽然学生们能够学到相关知识,但是这并没有激发学生们的求知热情,也没有激活学生们的原有知识和语言点,所以学到的知识并没有适当地得到运用。而POA教学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了“学习中心说”所提倡的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学习;更好地体现了“学用一体说”的输入性学习和产出性运用相结合理念;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输入性材料和全面的教学设计更恰当地体现了“全人教育说”,也有益于学生们的个人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元音驱动交际
情景交际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交际羊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两块磁的交际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Playing with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