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生期生育舞蹈锻炼对自然分娩的促进作用※

2022-07-25吴彩芳胡警芳林运珍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2期
关键词:盆底产程生育

吴彩芳,胡警芳,林运珍

(广东省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300)

胎儿、产力、产道和心理是影响产妇正常分娩的四大因素,因胎儿因素的不可控性较大,孕晚期更多的是通过对产力、产道和心理三方面的干预以促进自然分娩。生育舞蹈是促进自然分娩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让孕妇维持待产分娩的直立位,根据不同孕妇不同生理状况和分娩机制锻炼其腹肌、盆底肌和腰背肌的弹性及张力,通过不断地扭振骨盆扩大产道空间[1]。该法不仅有利于增加产妇身体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还可帮助孕妇在分娩时摆出更有利于分娩的姿势,减少分娩疼痛[1]。此外,有关研究发现,生育舞蹈不仅可在生理上促进盆骨出口的扩大,以利于孕妇自然分娩,还可从心理上建立产妇与胎儿的亲密关系,从而减少分娩时的紧张和压力[2]。目前我国妇产科中孕妇围生期的运动方式以散步为主,缺少对相关肌肉的锻炼,在生育舞蹈方面的研究更显不足[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生育舞蹈在促进自然分娩方面的优势,以期为临床产科保健提供建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惠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档并计划分娩的怀孕28周的孕妇126名,根据孕妇是否愿意参与生育舞蹈锻炼分为对照组(不愿意参与生育舞蹈锻炼)和观察组(愿意参与生育舞蹈锻炼),每组63名。对照组年龄21~34岁,平均(28.11±2.45)岁;体质量指数(BMI)20~24 kg/m2,平均(22.34±0.60)kg/m2。观察组年龄22~31岁,平均(27.65±2.41)岁;BMI 19~25 kg/m2,平均(22.51±0.63)kg/m2。两组孕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均为单胎妊娠的初产妇;孕周均为28周;经B超等相关产前检查证实,胎儿发育情况良好;孕妇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配合度和依从性良好,已签署孕期保健方案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人工受孕者;合并严重妊娠期并发症或四肢无法自主活动者;语言沟通存在障碍者;怀孕前长期接触瑜伽或健身锻炼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孕期营养、体质量管理和保健知识等常规产前教育。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普及孕妇在分娩期和产褥期的相关保健知识,对孕妇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和指导;待孕妇进入待产期时观察其宫口情况,给予常规的产时治疗与护理,每隔2 h检查1次阴道,加强胎心监护,给予孕妇产时饮食,指导其开展相应的活动,教会其拉玛泽呼吸法,借助分娩球或穴位按摩以减轻孕妇分娩前期的疼痛,同时对其开展自我观察和分娩临床危象的宣教。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从孕28周开始由助产士指导孕妇开展生育舞蹈锻炼。首先,讲解该项锻炼的基本原理、要求及方法步骤,待孕妇充分了解后,参与研究的孕妇围坐在一起先分享近日让自己感动、愉悦的事情;分享完成后进行5 min的热身运动,根据博格量表测定自我感知劳累程度评分(RPE)及年龄预测心率,设计锻炼强度。首先以四肢、腰背部肌肉的拉伸,膝胸位的深呼吸及头部转动为主,每项运动各锻炼3次,此时RPE为11~12分,年龄预测心率最大值为55%~65%;热身运动完成后根据孕妇自身情况进行个性化的生育舞蹈锻炼。首先打开双腿、屈膝,依次分解骨盆摇摆与振动、腰部旋转与画圈、手臂伸展与波浪等动作,待孕妇熟练掌握后再配合音乐将上述动作连贯起来练习30 min,此时RPE为13~14分,年龄预测心率最大值65%~75%。休息15 min后孕妇再以个人走秀或小组表演的形式将上述动作自由组合,以突出生育情怀,锻炼15 min,此时RPE为11~12分,年龄预测心率最大值60%~70%。随后助产士详细讲解分娩的生理知识,指导孕妇应用舞蹈模拟分娩体位。最后10 min进行放松运动,先进行5 min的盆底肌和腹肌运动,此时RPE为9~10分,年龄预测心率最大值55%~65%,然后再进行5 min放松运动。整体锻炼时长控制在1 h以内。待课程结束后提醒孕妇可自行在家进行锻炼,每周3次,每次30 min,直至分娩前,助产士可通过微信等交流平台进行随访指导。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孕妇第1、2、3产程和总产程,并分析分娩结局与早产发生率。②新生儿窒息缺氧情况:采用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评价,分值为0~10分,≥8分为正常,4~7分为轻度窒息,≤3分为重度窒息。③进入产程后疼痛情况:采用标尺数字疼痛强度(NRS)测定,标尺长10 cm,代表0~10分,数值越大表示疼痛越厉害,比较两组产妇疼痛峰值。④经阴道分娩过程中的控制感:采用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定,该量表包含29条细则,均采用7级评分法评价,其中15条细则为反向计分,14条细则为正向计分,总分为29~203分,分值越高表示控制感越佳[4]。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 Pad Prism 5.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产程比较 观察组第1产程和总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但第2、3产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产程比较(min,±s)

表1 两组孕妇产程比较(min,±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第1产程 第2产程 第3产程 总产程观察组 63 331.72±20.51▲30.86±2.71 6.52±1.28 369.10±24.50▲对照组 63 430.85±25.64 31.27±2.86 6.69±1.30 468.81±29.80

(2)分娩结局和早产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和早产发生率比较[例(%)]

(3)新生儿窒息评分、产痛峰值、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痛峰值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妇新生儿窒息评分、产痛峰值及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孕妇新生儿窒息评分、产痛峰值及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新生儿1 m i n A p g a r评分产痛峰值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观察组 6 3 9.0 5±0.5 4▲ 6.2 1±1.0 2▲ 1 7 5.9 6±2 0.2 4▲对照组 6 3 7.8 9±0.6 6 8.4 3±1.1 4 1 1 4.8 2±1 8.3 1

4 讨论

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初产妇对自然分娩都有害怕和排斥情绪[5]。其产生原因与分娩时长时间的产痛密切相关,同时由于产妇对自然分娩及无痛分娩技术认知的不足,临床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占比率逐渐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孕妇产后恢复时间。生育舞蹈是一种孕晚期的保健工作,并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开展,但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的研究尚显不足。本研究为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对观察组孕妇开展围生期生育舞蹈锻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第1产程和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可能与盆底肌肉和腰背部肌肉得到有效锻炼有关。生育舞蹈动作整合孕妇在围生期的所有生理状况,有效结合阴道分娩时所需的姿势和产力等因素,通过骨盆振动和盆腔肌的摆动使孕妇盆底肌肉力量得到有效且规律的锻炼,再配合臀部和腰部的画圈和转动等动作,增强盆底肌与腰背肌肌力的韧性和强度,在维持个体生理舒适的同时进一步延展孕妇肌肉,松弛其关节韧带,扩大其产道范围,进而有助于胎儿顺利娩出,缩短第1产程和总产程[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朱燕芬等[7]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和分娩控制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痛峰值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生育舞蹈开展过程中可帮助孕妇学习相关的生育知识和技能,从而给予其更好的分娩体验,而盆底肌、腰背肌和腹肌的锻炼更可有效减轻产痛,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风险,从而保障母婴安全[8]。

综上所述,围生期孕妇开展生育舞蹈锻炼不仅可缩短第1产程,还可减轻孕妇分娩疼痛,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在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母婴安全。但目前研究尚缺乏生育舞蹈操作的相关指南和评价标准,其理论依据方面略显不足,故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定量研究,进行证据评价,从而为生育舞蹈锻炼的普及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猜你喜欢

盆底产程生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放开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弥补人类生育“缺陷”的幸福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