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提升的影响

2022-07-25俞浙萍戚行江任海英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效果显著营养生长杀菌剂

王 剑,王 嵘,俞浙萍,戚行江,任海英*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绍兴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绍兴 312000;3.兰溪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兰溪 321100)

杨梅(Myrica rubra)是中国南方的特色水果。目前浙江省已成为中国杨梅生产最集中的省份,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1-3]。然而,近年来省内杨梅主产区以衰弱病为代表的重大病害严重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4]。该病害以盛产期果园发生为主,表现为发病当年树体结果增多但品质低劣,果实小而酸,而后病症逐年加重,病树上80%以上成熟叶片脱落,而顶端有少量叶片暂存,但叶色暗绿无光泽,发病后期根系出现腐烂,经过2~4年树体死亡[5]。目前该病致使杨梅产业损失惨重,由于病因尚不明确,无法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开发关键防控技术成为迫切需求。

杨梅衰弱病作为近年来果树重点防治病害之一,目前防控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施用生物有机肥恢复树势,促进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改善。任海英[6]等调查发现,衰弱病发生与肥水管理有一定相关性,如复合肥施用较多的果园发病更为严重。杨梅果树生长期长,生长量大,但果实发育期短,其施肥特点可以概括为少氮控磷,适时补充微量元素。杨梅衰弱病与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联,近年来,通过施用土壤消毒剂消除土壤障碍因子,在有效防治多种土传病害的同时进一步改良土壤根围环境[7-9]。除此之外,采取化学手段对衰弱病杨梅进行防治尚未见报道。文章通过开展多种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的树体营养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旨在为杨梅衰弱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与试验设计

供试药剂在考虑多样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14种价格较便宜且安全性较好的药剂于2019年11月做灌根实验,方法为在果实膨大期对病树树盘进行灌根,每棵树灌30 kg药液。处理1,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3,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4,40%百菌清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5,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6,40%烯酰吗啉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7,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8,56%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处理9,46%氢氧化铜(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处理10,45%咪鲜胺水乳剂1200倍液;处理11,7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处理12,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13,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处理14,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处理15(CK):清水对照。

1.2 试验地概况

以浙江省海宁县黄湾镇黄湾村冷冰坞果园3年生‘东魁’衰弱病杨梅为试材。该果园为典型的缓坡山地,土壤为酸性黄壤,速效氮111 mg·kg-1,速效磷82 mg·kg-1,速效钾109 mg·kg-1,果园的发病率70%左右,病情指数1~9级,栽植株行距为4 m×5 m。

1.3 试验方法

1.3.1 营养生长参数测定

2020年6月,在果实成熟前10 d测定当年春梢的营养生长指标。分别对各植株的东、南、西、北、中5个方向春梢各5枝,共20枝,用数显游标卡尺(上海刀具)测量春梢长度、粗度,取平均值,每枝算1次重复。选取树体外围中部位置营养枝顶端以下第4~8片叶开始测定和取样,测量叶片长度(顶端至叶柄基部)、宽度,叶片厚度用数显游标卡尺测定10枚的厚度,测定3次,求其平均值。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美国LI-COR公司)测定净光合速率,用SPAD-502 PLus叶绿素计(日本美能达公司)测定叶绿素质量分数(SPAD值)。

1.3.2 果实经济性状测定

2020年6月,在果实成熟期采集杨梅成熟果实,东、西、南、北4个方向随机采样,每个方位采集50个,采后当天运回实验室立即测定单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并留存样品于-20℃用于果实的可滴定酸和总糖含量的测定。随机取5个果实测1组,用电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厂)称重,测6组共30个果实,取平均值。使用手持数显糖度计(ATAGOPR-101a,日本)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

1.4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作数据初步处理,再用SPSS 17.0软件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显著性检验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树营养生长的影响

从表1来看,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东魁’杨梅营养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梢长、叶厚、叶长和光合速率上,对梢粗、叶宽、叶绿素SPDA的影响较小。

表1 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树体营养生长的影响

在梢长上,与处理15(CK)相比,除处理2、处理3、处理6外其余处理均对梢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处理1、处理4、处理8、处理14与处理15(CK)差异显著,较处理15(CK)分别增加75.32%,75.27%,81.38%,69.73%。在梢粗上,处理1-处理5、处理7-处理9起到积极作用,其中处理7的枝梢粗度差异显著,较处理15(CK)增加15%。在叶片上,处理10、处理13、处理14起到促进作用,其中处理10较处理15(CK)增长9.42%。在叶宽和叶厚上,除处理10叶宽显著增长12.56%外,其余杀菌剂处理均较处理15(CK)无显著差异。在光合速率上,除处理3、处理7外,其他处理均较处理15(CK)叶片光合速率明显提高,在71.33%~225.33%。在叶绿素SPDA值上,杀菌剂各处理除处理14外,均与处理15(CK)差异不显著。

综上所述,处理1、处理4、处理5、处理10、处理12较其他杀菌剂处理在促进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加快树势恢复方面更有优势。

2.2 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树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2来看,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东魁’杨梅的果实品质影响,主要体现在果实纵径、单果重、色差、总糖含量、可滴定酸上,对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较小。

表2 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果实品质的影响

在果实纵径上,与处理15(CK)相比,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9、处理10和处理11的果实纵径有一定提高,为5.63%~8.98%。在果实横径上,与处理15(CK)相比,施用杀菌剂后有的处理果实横径显著下降,为1.02%~9.63%,有的处理无明显差异。在可溶性固形物方面,处理2、处理14提升效果显著,较处理15(CK)分别提高50.88%和25.66%,其他处理与处理15(CK)差异不显著。在单果重上,处理11、处理14效果显著,较处理15(CK)分别提高了25.59%和18.60%;在色差L方面,除处理2、处理13、处理14,其余处理施用杀菌剂后果实亮度明显升高,在4.24%~15.76%;除处理3、处理8以外,其他果实的黄色指数(色差b)与处理15(CK)相比显著升高,为84.58%~104.71%;但果实红色指数(色差a)与处理15(CK)相比均出现降低。在总糖含量上,处理1、处理6、处理8、处理10和处理14,果实糖度显著提高,为2.60%~28.34%,其他则为下降,为6.08%~66.12%。在可滴定酸上,杀菌剂各处理相比处理15(CK)显著降低,为27.37%~124.07%。

综上所述,处理3、处理4、处理6、处理9、处理10、处理11较其他杀菌剂在改善果实质量,提高商品性方面更有优势。

续表2

3 讨论与结论

杨梅衰弱病是近年来发生在杨梅生长期的重大病害之一,任海英[6-7]等认为,该病害与果树生长数年后根围环境恶化,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长势变弱、果实品质下降密切相关。在植物根际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微生物,某些细菌与植物的根部关系紧密,能有效促进植株的根系生长,提升树体营养和生殖生长,并影响果实品质的改善[10-11]。李霞[12]等研究发现,合理施用代森锰锌类杀菌剂能有效提升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赵琦[13]等认为,施用除蜗灵对细菌和放线菌都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对霉菌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傅丽君[14]等研究发现,经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处理的土壤,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作用随杀菌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试验通过施用不同类型杀菌剂达到改良衰弱病杨梅树体周围微生物结构和土壤酶活性,恢复树势生长的目的,并通过对照分析春梢、叶片和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筛选出适用于衰弱病杨梅的有效杀菌剂。

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本研究发现,在14种杀菌剂灌根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均表现出显著提高,但在叶绿素SPDA值上无明显的差异,这与朱承美[15]、毕彦博[16]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促进新梢生长,提高有效叶面积是保证光合作用的重要途径。试验中杨梅树叶片长和叶片宽在45%咪鲜胺灌根后增长显著,叶片厚度除50%福美双灌根呈现显著降低外,喷施其余杀菌剂均未出现明显的差异。56%噁霜锰锌、50%多菌灵、40%百菌清、50%福美双对新梢长度提高差异明显,72%霜脲锰锌则是对新梢粗度有显著提高。

在果实品质方面,总体来看,喷施14种杀菌剂在降低可滴定酸、提升果实亮度和黄色指数上效果明显,其中70%甲基硫菌灵和50%福美双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上效果显著,72%霜霉威和50%福美双在提升单果重上效果显著,72%霜脲锰锌在提高果实亮度上效果显著,50%福美双和40%烯酰吗啉在提升总糖含量上效果显著。这与陈绍彬[17]、周晓肖[18]等人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建议施用杀菌剂40%百菌清、45%咪鲜胺,这2种杀菌剂有助于衰弱病杨梅树的营养生长,且促进果实品质提升。同时考虑到绿色安全生产和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应轮换或交替使用上述药剂。

猜你喜欢

效果显著营养生长杀菌剂
应对杀菌剂抗性的金属纳米粒子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的减肥增效试验
不同配比菇渣基质对草莓植株营养生长的影响
自然环境下小班幼儿情绪与行为问题预防干预模式及应用效果研究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2015中国植保市场杀菌剂畅销品牌产品
墨西哥使用生物杀菌剂提高芒果出口量
黄腐酸对仙客来生长及花蕾形成的影响
低温处理对萝卜开花习性影响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