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2022-07-25冼学涛
冼学涛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 542899)
广西桉树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根据2021年最新调查统计结果,该地区由于桉树木材产量、蓄积量和生长量稳居全国榜首,成为中国新木材产量大王,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西地区获得如此成就,与当地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密不可分。文章对该种技术进行探究,旨在为其他营林技术人员提供可借鉴性经验。
1 桉树的生物学特性
桉树原产于澳大利亚,纹理曲直,木材呈红色,耐腐蚀性高,属于大乔木,幼态叶对生,花药成椭圆形,果实成壶形,喜温喜湿,耐旱性强,最低生长温度≥8℃,年均生长温度应该维持在15℃以上,更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地区,一般造林后3~4年即可开花结果。广西地区雨热资源丰富,立体气候较为明显,在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的综合作用下,气候温暖潮湿,年均温度在16.3℃~23.2℃,几乎没有冬季,日均温≥10℃,因此可以满足桉树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光、热、水资源,有助于桉树大规模种植。
2 广西地区桉树病虫害受灾情况和发生原因
2021 年广西地区桉树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见图1(1 亩=0.067 hm2)。
图1 桉树有害生物发生情况Fig.1 The occurrence of Eucalyptus pests
图1表明,广西地区桉树病虫害发生类型主要以焦枯病、青枯病、桉扁蛾和油桐尺蛾为主[1]。局部危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有:①随着大规模人工植树造林的推进,以桉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多为纯林种植模式,抗逆性十分脆弱,人工林固有的弱点开始凸显;②造林品种单一,因此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③个别种植区地力衰退为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④广西地区气象条件对病虫害成长更加有利,为虫卵和分生孢子提供良好的繁育条件和温湿条件;⑤部分营林人员防控措施不到位,不能采用绿色植保技术,加大了病虫害对化学药剂的抵抗能力,因此病虫害持续加重,在多个林区均有分布。
3 广西地区桉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焦枯病
3.1.1 预防
桉树焦枯病的分生孢子呈现椭圆形,由黏液粘成束状[2]。焦枯病常发生在桉树苗圃地和幼龄林中,在发病初期,叶片部位出现水渍状斑点,可见白色透明菌丝状物,随着病情的加剧,菌丝体附着于叶面和叶背处,组织上的分生孢子可以借助雨水传播,也可以通过带病枝条扩散。因此,要想预防桉树焦枯病,种植户应该严禁用疫区桉树苗作为扦插材料,选择抗病性强、抗逆性强的母株;同时及时对园林地土壤进行消杀,如利用质量分数70%甲基布托津可湿性粉剂,结合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综合性预防,视桉树生长情况,灵活调整喷施次数和施加量;及时排除苗圃地积水,剪除病株病叶。
3.1.2 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焦枯病的桉树林,营林技术人员可以交替喷施质量分数50%速克灵500 倍液,结合5%菌毒清800 倍液、30%土菌清2 000倍液、瑞毒霉锰锌500倍液综合性防治,每7 d喷施1次,每次喷施15~20 min。对于重度染病区,营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质量分数80%代森猛锌可湿性粉剂(苏州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苏州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25%丙环唑乳油(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50%咪鲜胺乳油(美国富美实公司)、12.5%氟环唑悬浮剂(巴斯夫有限公司)、50%异菌脲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5%密菌脂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仍然采用喷施法交替使用,视桉树生长情况和病害情况,每7~10 d 喷施1 次,每次喷施15~20 min,可以大大降低桉树焦枯病病害率。
3.2 青枯病
3.2.1 预防
桉树青枯病多发生于幼苗期或中幼林,病原菌为青枯极毛秆菌,在发病初期,枝干表面会出现褐色、黄褐色、黑褐色条斑,地下根部腐烂,木质部和髓部坏死,如果此时营林技术人员将根茎横斜面浸入清水中,木质部可以发现淡黄色细菌溶液,随着病情的加剧,叶片开始干枯脱落,变为紫红色,侧枝部位出现黑褐色坏死条斑。从发病到整棵枯死,一般经过3~6 个月间。要想有效预防桉树青枯病暴发,技术人员首先应该选择合适的营养土基质,尤其是桉树无性系大径材培育过程中,营养土基质最好选择黄心土或者火烧土,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再进行轻基质栽培。同时在移栽、定植的过程中,桉树营林区域前茬作物不能是桑树、木棉和木麻黄,也不宜选择有过染病作物的造林地块,应加强植物检疫,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
3.2.2 治疗
青枯病一向被称为桉树的癌症[3]。当前没有明确的、有针对性的药物可以治疗桉数青枯病,因此在青枯病发病初期,为了降低病害的蔓延和传播,营林技术人员可以利用75%敌克松300 倍液灌根,并结合70%高锰酸钾800 倍液喷淋,之后用生石灰水淋透病灶,降低病害扩散。同时可以利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结合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到土壤上进行综合性防治,有效减少病原;也可以利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结合50%甲基布托津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配制成毒土喷洒液综合性防治,降低病害蔓延,每7~10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2~3 次,防治效果更好。
3.3 桉扁蛾
3.3.1 预防
桉扁蛾属于蛀干型害虫之一,是桉树人造林中常见的害虫,随着广西地区桉树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桉扁蛾暴发概率、危害程度、危害面积也逐年递增,尤其是低龄桉树,遭受桉扁蛾危害后,不仅会使木材质量降低,还会有损抗风抗旱能力,低龄桉树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易倒易折,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广西地区速生桉造林地桉扁蛾受害率在30%以上,桉扁蛾幼虫沿着木质部钻通虫道,虫道规格为8~12 mm,近地面蛀孔虫道可以延伸到地下20 cm 左右,成虫体积较大,不易于远距离迁飞。要想抑制桉扁蛾爆发频次,营林技术人员应该及时清理病株病叶、残枝残叶,增强树势,尤其在抚育幼龄林时,应该加强施肥管理,及时补充桉树生长全周期内所需要的养分和有机质,提高木质化程度,促进新生枝叶萌发,减少虫害入侵机会。
3.3.2 治疗
对于桉扁蛾,营林技术人员可以将人工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相结合[4]。
人工防治法就是指在幼虫入侵初期,通过利用铁器或硬物对虫苞部位进行敲打将幼虫打死,该类方法适合虫苞未超过手指大小的幼虫。对于中期幼虫,技术人员可以在虫苞下方10~20 cm 处,利用利刀将幼虫切割开来,从而减少虫卵数量,也可以将小铁丝反复刺入洞中,杀死幼虫。其次也可以利用劈干取虫法,对于已经进入蛹期的害虫,在孔洞正下方25 cm 左右,用利刀向树干一侧进行切割,杀死害虫;也可以利用灌杀法,将酒精和纯净水按照1∶100的比例进行勾兑,对虫洞进行灌溉,也可以利用20 mL 注射器将液体注射到虫道内,该类方法可以使得幼虫、中虫、老龄虫从洞口爬出,使得虫道口外漏。
物理防治法就是指使用黑光灯和振频杀虫灯,利用桉扁蛾的趋光性,在羽化盛期,即每年3 月20 日—4 月15 日降低虫口数量。化学防治法就是指在蛹期和幼虫期,用40%毒死蜱乳油和50%敌敌畏乳油对虫洞进行灌水,或者进行畏毒和触杀,也可以把50%杀螟松乳油800 倍液注入到虫道内,之后用黄泥土封口,从而减少虫口密度。生物防治法就是指在每年9 月—翌年2 月,利用绿色植保技术,喷施白僵菌,使得桉扁蛾在虫道内感染而亡,从而降低羽化率,减少害虫爆发概率。
3.4 油桐尺蛾
3.4.1 预防
油桐尺蛾在广西地区每年可以发生1~4 代[5]。羽化后当夜即可以交尾,幼虫取食叶片,严重影响树体生长,危害最大。如果暴发成灾,将直接把桉树叶片吃尽,给营林和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为了降低油桐尺蛾羽化数量,营林技术人员应该做好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枝和病叶,同时要营造混交林避免纯种林,增加造林地生物多样性,降低害虫暴发率。
3.4.2 治疗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人工挖蛹的方式人工刮除卵块,也可以在清晨人工扑打;或者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虫灯,吸引害虫后集中诱杀、毒杀。或者利用化学防治法,在树丛中喷施25%农地乐乳油1 000 倍液,结合20%氰戊菊酯乳油800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还可以利用50%克螨虫800 倍液,结合90%敌百虫重晶体800 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也可以利用2%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2 000 倍液,结合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800倍液、2.5%多杀霉素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综合性防治,从而降低第二代虫口率,下降率为94%左右。也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法,用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喷雾(1.4×108多角体/mL,兑水150 L)可以有效降低虫口数量。
4 防治效果
实施以上防治措施后,对广西某桉树人工林地病虫害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某桉树人工林地病虫害防治效果Tab.1 The pest control effect of an Eucalyptus plantation
表1显示,将以上多种病虫害防治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桉树人工林病虫害发生概率,其中焦枯病防治后病害发生率与防治前相比,降低了10.09%,青枯病病害发生率降低了10.33%,桉扁蛾防治后平均虫口数量降低了79.2%,油桐尺蛾防治后平均虫口数量降低了72.26%。
5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桉树大规模暴发病虫害,将大大影响造林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营林技术人员应该将多种防控措施相结合,降低虫口密度,从而降低病害暴发概率,同时加强施肥管理,及时清理病株病叶、残枝残叶,增强树势,尤其在幼龄林抚育时,要及时补充桉树生长全周期内所需要的养分和有机质,提高木质化程度,促进新生枝叶萌发,在发病初期,降低病害的蔓延和传播,最终提高营林质量,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