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第一部长征纪实文集诞生记

2022-07-24

新传奇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中央军委斯诺纪实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当时,中央军委宣传部从毛泽东的讲话中意识到,应立即着手出版一部关于长征的文集。

1935 年12 月,毛泽东在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所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中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几个月的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2 万余里……”

当时,中央军委宣传部从毛泽东激情洋溢的讲话中意识到:应立即着手采写、编辑、出版一部关于长征的文集,为中国留下最详细、最具时代印迹的实录,让震撼世界的长征永存记忆,功标青史。

通令全军,征集文稿

1936 年2 月,中央军委宣传部的同志分赴苏区各单位、部队,收集、整理有关长征的资料。六七个人夜以继日地工作了3 个多月,越发感到长征的英雄事迹、战斗故事数不胜数,要撰写一部“纪实”是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凭几个人短时间内很难完成。

同年6 月,宣传部的同志将计划出版“长征纪实”的想法向中央军委汇报。恰好这期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秘密来陕北苏区采访,也需要大量有关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等军委领导得知后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向全中国、全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宣传苏维埃、传播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极佳机会。

同年8 月5 日,毛泽东与总政治部主任杨尚昆联名签发“征稿函”发至各单位、部队:“现因进行国际宣传及在国内和国外进行大规模的募捐运动,需要出版《长征记》,所以特发起集体创作,各人就自己所经历的战斗、行军、地方及部队工作,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段。文字只求通情达意,不求钻研深奥,写上一段即是为红军作了募捐宣传,为红军扩大了国际影响,来稿请于九月五日前寄到总政治部。”同一天,中央军委也通令全军:事关重要,切勿忽视。

1942 年版《红军长征记》

军委和毛泽东的号召得到积极响应,两个多月后,“编委会”收到征稿200 多篇,作者有身经百战的将军,有曾血拼战场的各级军官,也有刚刚学会写字的战士。时任编辑丁玲回忆道:“当时编委会一再强调,同一内容的稿子依其简单或丰富以及文字质量决定取舍。原稿除一些笔误和特别不妥的句子可予改正,绝不要滥加删修,以存其真。一定要按时间和空间,对数字、命令、报告、日记等绝不改动,保持原样。”

享誉中外,影响广泛

1937 年2 月,“长征纪实”书稿编辑完成,定名《二万五千里》。正当筹备付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中共中央从大局考虑,决定暂缓出版《二万五千里》。

1942 年11 月,《二万五千里》书稿经过丁玲再次编辑,改书名为《红军长征记》,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分上、下册出版。全书412 页,收入40 多人的回忆文章100 篇,共50 万余字,并附《红军入川歌》《渡金沙江胜利歌》等长征歌曲10 首,《红军第一军团长征经过地点及里程一览表》《红军第一军团长征中经过名山著水关隘封锁线表》等图表5 幅,详细绘录了部分红军长征的时间、路线、营地、里程等。

《红军长征记》在“编者的话”中写道:“这本富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珍贵的历史价值的《红军长征记》一书(原名《二万五千里》),从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编好,直到现在,已经五年半以上了……当许多作者在回忆这些历史事实时,仍处于国内战争的前线。因此,在写作时所用的语句,在今天看来自然有些不妥。这次付印,目的在供作参考及保存史料,故仍依本来面目,一字未改。”

斯诺在陕北期间,除多次采访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外,还得到许多文字素材。他后来回忆:“1936 年10 月离开陕北时,(我)带着一打日记和笔记本以及30 卷照片,还有好几磅重的红军杂志、报纸和文件,其中就有《红军长征记》的部分原稿。”

这些珍贵的资料、文稿为斯诺撰写纪实文章提供了真实、详细的依据。1937 年10 月,斯诺著撰的《西行漫记》(又称《红星照耀中国》,本刊有售,特惠价98元,订购热线:027-87927015)在伦敦首次出版,引起巨大轰动,为向全世界介绍红军、宣传长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闪光细节,铁血丰碑

总览《红军长征记》,可发现:整个长征行程中,领袖言行的鼓舞与影响贯穿许多章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

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家”没了,为了生存,不得不长途远行,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对官兵们来说,如能听到领袖的声音,与领袖说几句话,便能感受到莫大鼓舞,提高胜利信心。

红军向赤水行进,在回龙场短暂休息。毛泽东来到红3团官兵中间,他边卷战士递来的叶子烟边说:“迂回赤水,像穿梭在敌人五个指头之间,我们要一个一个把它割掉。”领袖的泰然自若极大增强了官兵的信心、鼓舞了斗志。后来四渡赤水、出奇制胜,被战士们称为“割敌人的手指头”。

过草地时,常常阴晴突变,昼夜温差巨大,尤其风雨寒夜,是战士们情绪最低落、悲伤的时候。中央红军军委2 纵队副司令兼副政委邓发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说:“时将夜半,别人的火都熄灭了,战士们为了取暖,都纷纷向我这里集中。于是越聚越众,甚至红军中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彭德怀都来了。他们两人都穿着与士兵一样的衣服,将手提着的包袱垫于地上便坐下了。彭德怀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同志们!我请毛主席同你们讲故事好吗?’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毛泽东即开始讲他几年来红军作战的经验。在他的谈吐之间,没有一点骄傲之气,言语是很通俗的,与普通士兵一样,态度却异常沉毅,完全是一位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官兵们忘记了饥饿、寒冷,围坐在敬爱的领袖身旁聆听教诲,犹如一幅大气磅礴、温馨舒适的画卷,工笔勾绘出坚定信念和从容乐观。

用现代视角阅读《红军长征记》,备觉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叙事、纪实上,其中许多细微情节无不闪烁着恢宏大气、英勇睿智,为两万五千里砥砺征程熔铸出一座铁血丰碑。同时,它也以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文献价值,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增添了一部熠熠生辉的华章典卷。

猜你喜欢

中央军委斯诺纪实
斯诺登获得俄永久居留权
砚边纪实
中央军委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掠影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
斯诺登在俄居留延长三年
斯诺登申请延长逗留期限
中央军委决定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
毛泽东在抗战初期曾兼代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