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探索

2022-07-24万小雨

大学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思政探索

万小雨

[摘 要]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即重视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忽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为了让宏观经济学课程与思政融合,文章探索从课前、课中、课后几方面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实现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课程思政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宏观经济学;思政;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5-0146-03

一、问题提出

宏观经济学主要讲授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以整个国民收入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等基本概念和内容。它是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长期以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标一是打基础,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服务;二是提能力,让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思考、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程的教学目标专注于学科的自然科学属性。

由于西方经济学的“非道德性”学科特征、大学生经济学理论素养的薄弱及价值观的不成熟,经济学原理的某些内容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1]。同样,宏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作为一门西方社会学科,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一直是宏观经济学教学目标中需要避免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更加突出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才兼备”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存在“两张皮”现象,各门学科思政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3]。事实上,以专业教育课程知识为载体,是提升思政理论教育实效性和说服力的有效途径[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与现实社会、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适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但如何做好课程与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摆在每一位高校授课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需要我们去努力实践与探索。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

(一)课前做好两个充分

1.充分准备,总体设计好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

要做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就必须依据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精心制定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总体方案,对相关内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牢记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是传播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关键环节在于聚焦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核心支撑是促进教书与育人相统一[5]。教师要努力保证在所有教学环节,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自然嵌入,做到目标明确、精准对接、方法恰当、效果明显。比如,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学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原理时,可通过专门内容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历程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介绍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变化,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正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才有进入新时代后经济稳健的发展,才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这样,能激发学生自觉地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热情。

精心准备需要教师持久的思考和关注。这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及前沿研究成果;深度学习和精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时刻关注和及时阅读对新时代宏观经济政策解读的权威文章;多渠道搜集反映具有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特色的经典案例,使课程思政更加生动、有效、深刻。

2.充分了解学生,让课程思政实施更加精准

只有学生学好课程,课程与思政的融合才会有效。宏观经济学的授课对象通常为大一或大二的学生,他们只有微观经济学基础且社会阅历浅、社会实践不足,对于知识点繁多且抽象的宏观经济学学习感到困难重重。学习宏观经济学,需要掌握它的思维方法。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乐于被动听课和考前背诵,虽然这样考试过关的人多,但真正掌握原理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的人并不多。宏观经济学中要经常用到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与验证,有些学生数学基础薄弱,面对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证明、数学模型和复杂多变的图形表格时,往往因理解困难而丧失学习信心。

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深入调查研究,开展生源分析,充分掌握学情,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特点,做到补足短板、因材施教,提高实际教学成效,为课程思政高效实施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中做好两个改变

1.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找准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最忌强行加入理论和空洞说教,应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因此,找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尤为重要。教学中不能只原汁原味地讲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还要有评析。评析西方经济学存在合理性的同时,还应指出其庸俗的价值观问题,批判其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以及其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辩护和服务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讨论式教学等的优点,联系当代中国实际,讲好“中国故事”“核心價值观”,既要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又要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和热爱。

一是利用“讲理论、说故事、引案例”等方法融入课程思政,使课程思政不是“飘在天上”,而是接地气的“故事会”。如讲我国GDP的故事:1978—201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6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国GDP增长持续时间最长、增长率最高,而且又是在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创造的世界纪录[6]  ;2011年我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用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事实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由衷的认同感和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可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阶段对我国GDP的论述:他在2013年6月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发展经济的新理念。然后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绿色GDP等关于GDP的新概念和新知识。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课程思政更生动和多元。如在教学课件中插入国家主流媒体最新报道的图像及视频,用这种“叙事+资料片”的方式来讲授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的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现实内容,在真实的情景下,在真实的事例中增强课程思政的可信度和感染力,提升学生对习近平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认同。

三是适时组织课堂讨论,让课程思政在学生交流中融入。宏观经济学中的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选择一些内容开展课堂讨论,这样做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效果更好。如学习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的目的是满足效用最大化,但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消费、肆意攀比。可让学生搜集身边网贷的案例,然后组织讨论网贷的问题与危害。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之一,学习这个内容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地摊经济在促就业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健康发展。

四是请专家进课堂讲课,增强课程思政效果。西方经济学是欧美经济环境下的产物,而我国的经济环境与欧美的经济环境是不同的[7] 。为了增强学生对我国经济环境的熟悉,可根据内容和条件邀请从事宏观经济工作的专家进课堂讲课,这样能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到“生产者行为理论”时,邀请当地生态环境局的专家来讲课,介绍一些企业为追求规模发展造成环境污染的案件,让学生正确理解“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生产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真正含义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

2.改變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一是让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看新闻、常读报。学生头脑里如果缺少经济社会的感性知识,学习的效果就差。宏观经济研究的诸如经济增长、就业(失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汇率等问题,都是媒体关心的问题,有关报道很多,学生常关心这些问题不仅使学习宏观经济学容易了,也在看新闻、读报中接受了宏观经济学思政教育。

二是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中专心、课后复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比如,本课程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凯恩斯认为经济萧条、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失业增加等经济问题的产生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我国经济在1997年以前是需求过旺,1997年以后随着经济加速发展,需求不足才表现出来。因此,引导学生研究我国宏观政策的变化和原因,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凯恩斯经济学的背景、价值、不足,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地去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国情。

三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兴趣的激发必须要有思考,解决了内心的疑惑才会主动学习。收集案例是问题学习的好方式。可发动学生去收集案例,让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国内经济现象,督促学生去读书和思考。具体要求为:案例要与宏观经济学紧密联系;案例具有科学性、现实性、代表性。收集案例的途径可以是通过阅读经济学著作、报刊收集,也可以是身边事例的收集等。案例以作业形式上交,以同学互读的方式评阅,好的案例公布出来让大家共享。比如,有位学生家里是种粮大户,他详细叙述了近年来家庭种植规模的扩大和收益的变化、父母和周边农民的辛劳、政府对种粮户的补助政策、粮食价格的保护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稳固作用。这样的案例不仅读来感人至深,也生动解释了“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的原理,使学生更加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尊重农民的劳动,更爱惜粮食。

(三)课后做好两个保证

1.保证学生参与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课程思政的说服力

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参加课堂外的社会实践活动非常重要,可利用节假日开展“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等主题活动,把学生带进社会大课堂,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提出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辨识、分析问题,用经济学专业知识去解释、阐述、解决问题,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如针对“走进农村”主题,调查这些年来我国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实际查看、典型走访、历史比较等途径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深切体会我们党提出的确保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的伟大意义。这不仅是中国向世界贡献了一个成功的减贫方案,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2.保证改变评价体系,让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改变评价体系,保证课程思政在考核内容和方式上有效落实。如加大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德育元素相关知识点的考核力度;提高平时成绩在课程成绩中的占比,将平时成绩的占比提高10%,即由原来的30%提高到40% ,而期末考试成绩占比下降10%,即由原来的70%降为60%。平时成绩更加突出学生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积极性、课堂讨论的表现、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让课程思政有抓手,并落到实处。

三、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和阶级属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西方经济学理论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8]。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自觉用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宏观经济学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这门课的教学质量,而且能让课堂真正变成立德树人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重要阵地,培养出对国家、社会有使命感、责任感的大学生。为此,我们要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课堂内外等方面入手,基于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目标,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融入的有效度,让学生既学好课程本身,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课程思政的探索永远在路上,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孙辛勤,施建军,张台秋.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观引导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7(3):82-86.

[2]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5] 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

[6] 程承坪,邱依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理论及实践[J].中国软科学,2018(2):160-167,176.

[7] 张林凤.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改探讨: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7(32):74.

[8] 王万光.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初探: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价值观导向问题及其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大学教育,2019(8):138-140.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学思政探索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