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指导意义*

2022-07-23张秀红李琴娜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2期
关键词:治未病慢性病血压

张秀红,张 艳,李琴娜

漯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治未病科,河南 漯河 462000

慢性病并非特指疾病,起病隐匿、病因机制复杂、迁延不愈、病程长的疾病总称为慢性病,长时间累积以疾病形态损害机体,不重视预防措施,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身心健康。中医中“未病”指患者机体出现功能失衡或异常,未呈现疾病状态[1-2]。常规护理存在不全面性,而中医“治未病”可运用管理学、中医学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理论,对群体、个体影响健康、健康状况等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干预、检测、评估,进而实现健康目标。本研究选取漯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82例慢性病高危患者,探讨中医“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漯河市中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82例慢性病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男26例,女15例;年龄35~81岁,平均年龄(56.32±5.4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6.58±0.68)年。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34~83岁,平均年龄(57.69±5.4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65±0.70)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管理委员会研究通过。

1.2 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血压、血脂等检查确诊为慢性病高危人群。②中心肥胖者。③空腹血糖水平6.1≤FBG<7.0 mmol/L。(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存在心脑血管疾病者。③合并全身性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入院后进行常规体检,辅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及时观察患者异常指标变化,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护理。(1)全面了解患者病史、用药史,掌握患者全部一般资料。遵循中医四诊仪、体质量表推诊体质,建立全面健康档案,完成各项基本检查,风险评估结合中医体质,及时通知患者检查结果,重点关注异常项目,重建合理性、针对性护理方案。(2)依照患者自身实际情况,调整饮食结构,按四时调节生活方式,冬季可食用热性食物,秋季去燥润肺类食物,夏季清凉甘酸饮食,春季扶助阳气类饮食。依据体质进行个体化养护,体胖者食粗粮、健脾利湿、维生素类饮食,体瘦者食甘润生津、养阴清热的食饮食,年老者饮食以清淡温热为适宜,忌油腻黏硬、刺激生冷的饮食。(3)起居调护,依照阴阳变化调整作息,充足睡眠,冬季早睡晚起,活动量减少,秋季早睡早起,夏季晚睡早起,活动量增加,春季晚睡早起,散步外出,调和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变化。(4)协助患者进行有规律、合理锻炼,并且制定运动计划,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预防劳累。(5)详细讲解慢性病相关健康知识,定期展开专业宣讲,耐心讲解疑问、耐心解答,鼓励多参与社交活动。

1.4 观察指标

(1)健康知识知晓度: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记录对比两组中药调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养生运动、规律锻炼健康知识知晓度。(2)干预前后两组均采用自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评估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区间为0~172分,分值越高,自护理能力越强;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自我效能,总评区间为0~4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好。(3)血压血糖水平:记录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4)相关指标改变状况:记录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腰围变化。(5)管理质量比较:采用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估量表(PACIC)评估,包含自主参与、解决问题和情景和追踪和协调评分,分别含有3个条目、4个条目及5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5级,各条目分值为1~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情况

观察组中药调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养生运动、规律锻炼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情况 例(%)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GSES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GSE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GSES评分情况(±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GSES评分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ESCA干预前38.25±3.22 38.32±3.21 0.099 0.922干预后95.62±6.54 65.32±5.28 23.082<0.001 GSES干预前21.23±2.34 21.26±2.35 0.058 0.954干预后34.29±3.46 27.32±2.85 9.956<0.001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水平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DBP、SBP、HbAlc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BP、SBP、HbAlc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水平情况(±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水平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DBP(mmHg)干预前84.36±6.38 84.25±6.39 0.078 0.938 t值P值干预后76.25±3.36 80.36±3.45 5.465<0.001 SBP(mmHg)干预前130.56±12.28 130.58±12.25 0.007 0.994干预后123.28±5.36 126.25±5.24 2.537 0.013 HbAlc(%)干预前7.21±0.98 7.23±1.05 0.089 0.929干预后5.86±0.39 6.85±0.41 11.203<0.001

2.4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改变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低,腰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改变情况(±s)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相关指标改变情况(±s)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胆固醇(mmol/L)干预前4.98±0.25 4.96±0.23 0.377 0.707干预后3.24±0.14 4.43±0.25 26.593<0.001腰围(cm)干预前90.43±3.87 90.37±3.82 0.071 0.944干预后83.51±3.19 87.24±3.60 4.965<0.001甘油三酯(mmol/L)干预前2.49±0.16 2.53±0.18 1.064 0.291干预后0.98±0.12 1.57±0.15 19.667<0.001

2.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管理质量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自主参与、解决问题和情景和追踪和协调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管理质量情况(±s) 分

表5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管理质量情况(±s) 分

组别观察组(n=41)对照组(n=41)t值P值胆固醇(mmol/L)干预前4.98±0.25 4.96±0.23 0.377 0.707干预后3.24±0.14 4.43±0.25 26.593<0.001腰围(cm)干预前90.43±3.87 90.37±3.82 0.071 0.944干预后83.51±3.19 87.24±3.60 4.965<0.001甘油三酯(mmol/L)干预前2.49±0.16 2.53±0.18 1.064 0.291干预后0.98±0.12 1.57±0.15 19.667<0.001

3 讨论

慢性病不构成传染,但具有积累性,会形成疾病形态损害,其病因复杂,包括尚未被确认为疾病的总称,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防治不及,会形成生命、经济等方面损害。常规护理缺乏中医学科系统性、规律性,而中医“治未病”理论认为患者存在功能失调、紊乱,为显露疾病形态,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改善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3-4]。

中医“治未病”可将中医优势和健康维护结合,可根据慢性病高危人群需求和认知相融,改善现状不足[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药调理、低盐低脂饮食、中医养生运动、规律锻炼健康知识知晓度较对照组高,提示采用中医“治未病”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ESCA、GSES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采用中医“治未病”可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与自我效能。分析原因在于,中医“治未病”对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采用适宜技术,运用中医保健方法干预,减少慢性病发病,防控慢性病发展。通过全面了解病史、用药史,熟悉掌握患者一般资料,利用四诊仪、体质量表推诊患者体质,构建健康档案,做好基本检查工作,结合患者体质进行风险评估,关注异常项目,建立合理护理方案,定期开展宣讲,讲解疑问,悉心解答,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度,提高自护能力和自我效能[7]。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DBP、SBP、HbAlc水平较对照组低,提示采用中医“治未病”可改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在于,中医“治未病”对存在长期前期阶段慢性病进行有效干预,健康指导,延缓患者病情,改善血压血糖水平。通过患者体质情况,调节饮食结构,依照四季变化改善生活方式,改善血压血糖水平[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较对照组低,腰围较对照组短,提示采用中医“治未病”可改善患者机体相关指标。分析原因在于,中医“治未病”理论能实现既病防变、未病先防、病后防复等效果,该理论会将疾病萌芽的趋势遏制,取得更理想的护理效果,利于控制病情发展,有益于患者身体健康[9]。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主参与、解决问题和情景和追踪和协调评分较对照组高,提示采用中医“治未病”可帮助提高患者自主参与、解决问题和情景和追踪和协调能力。分析原因在于,慢性病存在病程时间长、服务需求量大、治疗成本大等特征,威胁患者健康。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健康指导,能对患者病情起到延缓作用,帮助预后改善。中医“治未病”能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增强患者对慢性病的认知,了解药物和相关饮食知识,提高患者自主参与、解决问题以及情景追踪、协调能力[10]。

综上所述,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度,增强自我效能,提高自护能力,改善血压血糖水平及相关指标,能提高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治未病慢性病血压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