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风险因素及定量分析研究*
2022-07-23李延红
常 杰,李延红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河南 开封 475000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该病常见、多发,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后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糖尿病可引起体内多种代谢紊乱,并发神经、肾脏、血管、眼等多种器官慢性损害,脑梗死便是其中一种,也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高迁移率 族 蛋 白 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protein B1,HMGB1)是一种迟发型炎症因子,在急性脑梗死中可过度表达,参与炎症反应、神经元凋亡、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等病理生理学过程,还增加胰岛素抵抗,引起糖耐量异常,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而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便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3]。因此,HMGB1作为炎症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中可起到很大作用。本研究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MGB1和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寻求血清HMGB1检测在判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并进行其他影响因素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2例,女性4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74±13.26)岁;病程5~14年,平均病程(9.32±3.65)年;收缩压(SBP)109~13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SBP(123.65±12.57) mmHg,舒张压(DBP) 67~85 mmHg,平 均DBP(76.01±8.33)mmHg;空腹血糖(FBG)5.67~10.36 mmol/L,平均FBG(8.24±1.98)mmol/L,糖化血红蛋 白(HbAlc) 5.34%~10.92%,平 均HbAlc(8.31±1.88)%;三酰甘油(TG)1.12~3.56 mmol/L,平均TG(2.26±1.07)mmol/L,总胆固醇(TC)4.49~7.62 mmol/L,平均TC(6.03±1.22)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0.51~1.30 mmol/L,平均HDL-C(0.94±0.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45~4.67 mmol/L,平 均LDL-C(3.56±0.97) mmol/L; HMGB1(3.29-7.06)μg/L,平均HMGB1(5.14±1.67)μg/L;根据其是否合并脑梗死分为糖尿病组13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20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糖尿病诊断标准[4]。(2)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3)患者临床资料完善。
1.3 排除标准
(1)心脏病病史。(2)严重心肝肾疾病。(3)肿瘤及感染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有酒精药物滥用史。
1.4 方法
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选用患者入院后第一次校正水银血压计测量结果为本次研究SBP、DBP数据。所有病例均空腹12 h后清晨抽取EDTA抗凝血2 mL用于HbAlc测量,取不抗凝血5 mL用于FBG测量,取肘静脉血3 mL用于血清中TG、TC、HDL-C及LDL-C测量,所有血样均在3 h内进行3 000 r/min离心20 min,取血清,HbAl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FBG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TG、TC、HDL-C及LDL-C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抽取肘静脉血2 mL,离心取血清,分装后-80℃冰箱冻存,并采用美国R&D公司产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酶标仪检测450 nm处读取吸光值,分别绘制标准曲线,计算血清中HMGB1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差异的项目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年龄、病程、SBP、DBP、血清FBG、HbAlc、TG、TC、LDL-C、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P<0.05),HDL-C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
2.2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bAlc、TC、LDL-C及HMGB1均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影响因子判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价值分析
分别以HbAlc、LDL-C、TC及HMGB1为检验变量,以是否发生脑梗死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见图1,结果见表3。
表3 影响因子判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ROC分析结果
图1 影响因子判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ROC分析
3 讨论
据2010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中指出,中国已成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患病人群数量占全球30%,而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在东方国家则主要表现为脑血管病变。究其原因,是因为糖尿病本身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可形成脂质血管皮上沉积,引起炎症和免疫反应,导致血管内粥样斑块,从而出现脑组织软化甚至坏死,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7]。糖尿病患者的脑梗死发生率为无糖尿病者的2~4倍,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其发病后存活者也大多遗留瘫痪、失语等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尽早检测并发现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以进行干预,对制止或延缓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表明,病程越长、年龄越大的患者更有可能并发脑梗死,这是由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的过度氧化应激,从而产生炎症反应,加重代谢紊乱、脑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而年龄越大的患者可能合并的危险因素便越多,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脑梗死的发生率。高血压是公认脑梗死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可导致动脉内皮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如血小板黏附、平滑肌细胞增生、动脉壁脂质沉积及巨噬细胞移走等异常病症,导致小动脉及微血管壁节段性脂质透明样变,微动脉瘤形成及纤维蛋白样坏死,最后因血管腔狭窄而触发梗死,本研究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SDP、DBP均要高于糖尿病组便证实了这一点。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压、年龄、病程并非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是因上述因素需相互发挥协同作用,促进病理进程,且本研究样本量小,为回顾性分析,可能也是统计结果产生偏差。
高血糖对脑梗死发生有着直接的作用,通过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激活多元醇通路、蛋白激酶C及氨基己糖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参与对细胞核血管的损伤,而血糖控制不良同样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及死亡率,急性脑梗死又会加重糖代谢紊乱,两者相互影响,本研究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FBG、HbAlc指数均要高于糖尿病组。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将严重影响体内脂质代谢,导致TC、TG、LDL-C升高及HDL-C降低,TC过高易造成动脉壁沉积,直接导致脑梗死的发生。TG增高同时造成子颗粒LDL的增加和HDL的减少,LDL的轻度增高便足以触发动脉粥样硬化,而HDL则作用于清除体内胆固醇,被认为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TC、TG、LDL-C的升高和HDL-C的降低直接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的风险,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8]。
HMGB1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广泛表达于真核细胞中,其生物功能众多,在神经轴突生长、基因的转录过程、炎症发生过程、组织损伤后修复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都有着相应的调节作用[9]。糖尿病作为一种由多炎症因子共同参与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患者受损胰岛β细胞发生的炎症反应和长期的高血糖状态都将刺激HMGB1的分泌和生成,而HMGB1反过来又加重胰岛β细胞的损害,两者恶性循环,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王守章等人[11]则作出了对HMGB1在脑梗死中作用的研究,提出HMGB1将加速炎症的反应速度、加重脑损伤程度。本研究中,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的HMGB1水平要显著高于糖尿病组也证实了这一点,推测与HMGB1能通过NF-кB信号通路造成脑缺血损伤有关,HMGB1通过激活TLR2和TLR4受体通路、刺激CRP等炎症因子的释放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12]。本研究采用ROC定量分析各指标对预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价值,结果显示HMGB1判断脑梗死风险的AUC为0.846,提示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临床实时监测HMGB1,有助于指导干预,降低脑梗死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HMGB1与年龄、病程、SDP、DBP、FBG等因素参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