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急”先锋
——记省人大代表薛建明

2022-07-23杨昕晨

人民与权力 2022年7期
关键词:养老村民农村

☉本刊记者 杨昕晨

今年是薛建明扎根基层、带领百姓致富的第二十三个年头。

1 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一批全省乡村振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在“江苏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名单里,他的名字正在其中——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高前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建明。

有一种急 是担心群众权益得不到保障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薛建明深感使命在肩、责任在身,自当选以来坚持履职为民,积极建言献策。近年来,他先后就“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开展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议。可以看出,薛建明的关注点始终围绕如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也是他履职初心的显现。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与城镇相比,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农村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养老压力更大。

长期在基层工作生活的薛建明,早早关注到农村养老问题,“如东县作为著名的‘中国长寿之乡’,是全省乃至全国老年人占比最高的县之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立足县域实际,薛建明在今年省人代会期间提出,建议开展养老服务综合改革,通过加大对新建养老服务项目、康复护理机构建设的政策扶持和对养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的高质量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如何发现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功在平时。一直以来,薛建明将“提出更有水平、更高质量的议案建议”作为自己的履职目标。为此,他通过参加人大组织的调研、视察活动,保持与选民的紧密联系来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给予重点关注,并将其梳理成书面内容向上传递。他还非常关注驻村企业发展。村里的60 家企业,他每年都会全部走访一遍,与选民交流、听取矛盾需求,帮助反映实际困难。

然而,薛建明却认为自己在疫情期间因忙于本职工作,还存在联系选民不够多、联系形式相对单一等。疫情发生以来,和他一样扎根乡野的人大代表们不仅是日常工作的急先锋,更成为战役一线的排头兵,连轴转般完成各项任务。他希望自己今后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是要积极为“三农”代言,提出更多优化农村创业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挥农村能人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建议,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学习近期召开的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时,他这样谈道:“今后将履行好作为人大代表和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双重职责,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职、开展工作,不断深入人民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将农村一线的真实声音传递上去,当好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机关的‘连心桥’。”

有一种急 是挂念村民能不能过上好日子

23年间,他将一个负债100多万元的“落后村”,带入了全国文明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行列,并且在2017年全村16个困难家庭全部脱贫摘帽。现在的高前村民已迈上小康路,共同奔赴新征程。如何做到的?“想了千方百计,吃了千辛万苦,走了千家万户”,薛建明简单概括道。然而,其间艰辛远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意识到这一问题的薛建明基于高前村靠运河、连省道、通高速的优越地理位置,在多年前率先提出“建立工业产业园区”的设想。得到上级领导支持后,他就带着村民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建设配套设施,还带头招商引资。到2002年就有6家企业入驻,其中还有一家投入了上千万元。两年后,高前村就摆脱了负债累累的窘迫局面。

如今的高前村已经建立起十里工业长廊,共有60家企业,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纺织服装、机械制造、光学仪器等。目前村里有1000多人实现不出村就能就业,平均年收入可达6至7万元。谈及现状,薛建明的眼睛忽地亮起来,笑着说:“老百姓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逢人便说‘好’!”

“我们过去是‘工人找老板’,现在是‘老板找工人’”,他说,不像其他村落外出打工的人比较多,高前村因为发展越来越好反而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乡务工。这种“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干事创业氛围让他感到欣慰。

之所以能让“负债村”变成“示范村”,薛建明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他和村干部们在很久以前就达成了共识:“要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来凝聚力量,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化解内部矛盾,激起奋发有为的信心和决心。”

有一种急 是希望家乡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每天我都要走15000 步以上,去看看村里河道水清不清,路边有没有垃圾、绿化管护好不好,哪天不走一趟我都不放心。”自高前村钱港河整治后,薛建明每天早中晚都要到河边走走。如今的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与此前的一派萧条、脏乱之景大不相同。

在薛建明的愿景里,村民不仅要过上钱袋子鼓起来的富足生活,还要生活在一个风景如画的优美环境里。得益于实际工作经验,薛建明非常了解基层百姓的需求,明白只有干净有序的生活生产环境,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此,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高乡村“颜值”。

近年来,村里累计投入300多万元开展河道整治、清淤疏浚,沿着河两岸植树种草,泥泞难走的土路修建成平实宽阔的水泥路,渐渐换来了“车在路上走,人在画里游”的好风光,还曾获省生态村、省水美乡村等荣誉。在薛建明看来,“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维护终究要靠农民自身。”2020年,高前村实行“河长制”,由村干部担当河长,村民负责所住区域的维护,落实到房前屋后。

“要做好农村的工作,关键是要做好农民的工作”,薛建明对此深信不疑。那如何凝聚起广大村民的力量?在他的带领下,2014年起高前村每年开展“和睦好夫妻”“互敬好婆媳”“孝顺好儿女”“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获评的家庭将被颁发奖状、奖牌以及获得奖励,不断激发大家共同维护和睦友善氛围的参与热情。

不仅如此,高前村还在2020年8月建成一条“家风家训路”,在通往村部的主干道上。薛建明介绍:“来往上下班的工人都要走这条路,通过典型事例能将优良家风辐射到千家万户。”目前,村里还建成了“三园一堂一中心”,为村民活动提供场所。

“在各级政府对改善民生福祉的关注下,50家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南通创建,如东县仅有8 家,我们这就是其中之一。”如薛建明所言,高前村已经成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乡风好”的美丽乡村新样板,今后将更加释放出它的夺目光彩。而他这位“急”先锋也将在带领百姓共同富裕之路上继续奔走。

猜你喜欢

养老村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养老生活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