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企业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2-07-23范宁威
范宁威
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同于以往只从经济增速方面考虑,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结构及经济发展动力都需要进行转换,需要转变以往高污染、高能耗这类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发展方式,并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绿色金融最早于1974年提出,作为环境与金融的结合,本身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同时能通过资金融通功能推动产业向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使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实现经济与绿色的协同发展。
绿色金融作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改善自然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所以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何影响,其传导路径是什么,值得深入讨论。
1 文献综述
绿色金融是连接环境与金融的桥梁,其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促使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所以通过发展绿色金融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作为改善供给侧质量及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能通过发挥资金融通功能,优化资源分配,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环境效益,并从根源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让公众和企业都具有绿色意识,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定量分析方面,雷汉云等发现绿色金融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周琛影等则通过研究证明了绿色金融能够对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作为传导路径,在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重要作用。绿色金融能够降低技术创新门槛,并有意引导企业对绿色技术进行研发,而随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定量分析方面,刘华珂等发现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作为中介发挥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许多学者都讨论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但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传导路径的研究较少,所以企业技术创新是否作为该影响的中介效应还需进一步确认。
2 实证设计
2.1 被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周琛影等、熊云飚等学者对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从经济发展的4个方面:结构、效率、稳定和绿色,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下设7个三级指标,并通过熵值法计算得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其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2.2 解释变量
绿色金融主要由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投资与绿色保险4个维度构成。为充分反映各省份绿色金融发展程度,本文参考尹子擘等的衡量方式,从上述维度分别选取4个指标,并通过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指数,其指体系如表2所示。
表2 绿色金融指数指标体系
2.3 控制变量
本文参考刘新智及熊云飚等对控制变量的选取,将以下变量定为控制变量。①教育程度(edu
):每10万人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②基础设施建设程度(inf
):人均拥有道路面积;③政府干预(gov
):地区财政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占GDP的比重;④城镇化率(urb
):城镇人口占年末总人口比重。2.4 中介变量
企业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经济主体,能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会受绿色金融资金融通功能所影响,所以本文参考刘华珂等的做法,将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并将其细化,以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作为企业技术创新(pat
)的衡量指标。2.5 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2009—2020年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地区和西藏)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EPS数据库,具体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与绿色金融指数的标准差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概念都是新提出的,各个省份都是从相似的基础开始进行探索,所以从整体来看所有省份的发展较为一致,同时从极差也可以发现各个省份推动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十分迅速。教育程度和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极差、标准差均较大,因为这与各省份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经济、科技基础较好的东部地区教育水平较好,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更为完善,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欠缺。政府干预的标准差和极差均相差不大,这说明各个省份对环境问题都十分重视,且在节能环保方面的财政支出长期且稳定。从城镇化率的极差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效果十分显著。
表3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6 模型设定
为研究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将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被解释变量,绿色金融作为解释变量,并加入教育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程度、政府干预、城镇化率作为控制变量,减少在单独考虑绿色金融的情形下对实证结果有效性产生的偏差影响,关系式为:
其中,被解释变量dev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解释变量gre
为绿色金融,μ
为地区固定效应,ε
为随机误差项。3 实证分析
3.1 基准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模型(1)和模型(3)为未考虑控制变量的结果,可以发现当期绿色金融的系数为0.98,滞后一期项为1.02,二者均在5%水平下显著,说明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存在一定延续性,且效果较强。其可能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绿色金融能够发挥资金融通功能,使资金流向环境友好企业,并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融资进行约束,企业由于趋利性和避险性,会朝绿色化方向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极大程度上优化了经济结构,并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绿色金融本身也能产生经济效应,同时能够引导公众产生绿色意识,使得绿色投资需求得到提升,促使绿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并可能培育出相关新产业,产生新的增长点,从而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4 基准回归分析结果
从加入控制变量后的结果看,教育程度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为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从而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推动国家建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虽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道路的建设和运营也会对环境资源造成破坏,所以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数为负;政府干预虽为负,但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政府的过多干预会造成补贴扭曲、产能过剩等问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阻碍;城镇化率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并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所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著为正。
3.2 中介效应分析
本文借鉴温忠麟等的做法,将技术创新纳入回归模型中,其结果如表5所示。从模型(3)和模型(4)可以看出当期及滞后一期绿色金融均能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能力,因为绿色金融的发展迫使“两高”企业绿色转型,所以为尽快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两高”企业需要进行绿色产品、绿色项目的创新;同时,绿色金融也让研发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从而能够拥有更多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模型(5)至模型(8)说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够在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绿色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使得产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程度降低,并优化了资源配置,进而极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表5 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3.3 异质性分析
为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本文将数据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其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异质性分析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通过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在东、中、西部3个地区均显著为正,在中部地区显著性最强,东部地区较弱,西部地区居于两者之间。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经济基础较好,本身拥有较强的发展动力,所以绿色金融的实施虽然能够促进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是效果较弱。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工业的主要区域,本身经济实力也较强,之前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绿色金融的发展使其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得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西部地区虽然本身拥有较为丰富的绿色资源,但是在经济、产业等方面较为薄弱,绿色金融的发展使得绿色资源不被破坏的同时,薄弱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对于西部地区而言,绿色金融能够显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 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绿色金融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其作用存在一定延续性;第二,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传导路径,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且效果显著;第三,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传导路径存在异质性,东、中、西部地区均显著为正,但中部地区最强。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3点建议。
4.1 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工具创新
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等传统的绿色金融手段,是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可以基于传统金融工具的特点,将其进行组合,充分发挥出各类工具的优势,提高绿色金融工具的使用效率,拓宽绿色项目的融资途径,以此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要双头并进,鼓励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的组合创新,加速推动绿色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例如,在对绿色项目进行审核时,可能会出现数据虚报而审核时却没有发现的情况,这会致使资金的流向错误,不利于绿色产业的发展,这时引入金融科技,将科技应用在项目审核上,可以提高资料数据的精确度和审核的效率,确保资金流入绿色产业,而非“漂绿”等作假企业,真正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4.2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绿色项目,虽会加快实现“双碳”目标,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在对绿色项目进行识别和评估时存在不足,可能会出现资金错配和无法收回的现象。因此,为降低此类现象的发生频率,必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可以制定相应的问责条例,引入第三方机构来对绿色项目进行考核评估,确保绿色资金流向绿色项目;二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有关绿色金融信息的交流,减轻信息不对称,以此来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加快绿色金融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4.3 积极引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优化产业和消费结构,拉动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消费的表现模式涵盖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各个方面,为此,可从以下3个层面进行引导:第一,基于政府层面,政府要构建完善关于绿色消费的法规政策,实行相关的绿色激励机制,以此推动绿色消费的发展;第二,基于企业层面,企业应该加大关于绿色的研发投入力度,创新绿色消费产品,在公司里营造出绿色文化的氛围;第三,基于消费者层面,消费者是为绿色消费产品买单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应该树立科学、绿色环保的消费观念,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绿色产品,提倡绿色消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