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型普通乡村自主营建下的 人居环境修复设计策略研究
2022-07-23丁凡倬张继晓
丁凡倬 张继晓
摘 要:在快速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乡村丰富的资源被有效开发,部分乡村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农产示范村、现代化新农村等特色乡村,吸引了大量人流前往与资本进驻。但缺乏特色的普通乡村仍占多数,且相关研究较少。此类乡村由于缺少特殊的政策倾斜和统一规划,通常布局、建筑、环境通过村民自主营建以满足个人需求,故存在不合理之处,进而引发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本文以华东地区闽、赣、皖三省分散分布的普通乡村为研究样本,以解决实地调研中发现的人居环境问题为着力点,试图以小见大地提出针对此类乡村的环境修复设计范式,给相关乡村环境治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华东地区;分散型普通乡村;自主营建;人居环境修复;设计研究
华东地区位于我国经济中心地带,农业资源丰富,经济状况整体较好,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华东地区的一些乡村近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开发、重修或再设计,吸引了大量的客流,并在国内各个层面获得肯定。学界普遍着眼于这些具有特色的乡村发展,常忽略那些普通乡村的治理研究。然而,普通乡村在社会发展中出现诸多问题,如人口流失、特色资源匮乏、缺少政策倾斜、缺乏系统规划等。它们通常只能以自主营建的方式构建整个乡村的空间形态、居住环境和生活秩序,进而会产生一系列不可预料的人居环境问题。这些名不见经传、“衰而未亡”的普通乡村占据着乡村的一部分,它们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整体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普通乡村研究概述
(一)普通乡村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学界、设计界对于乡村的研究还集中于那些有特色资源可挖掘的历史文化名村或产业体量较大的生产型乡村,因为振兴此类乡村能够更快速且积极地得到社会反馈,因此对普通乡村的关注不够,以致对普通乡村的研究不成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治理范式。以CNKI数据库为例,关键词为“乡村”的文章有20834篇,其中涵盖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特色乡村、乡村文化等领域,学科也涉及农学、社会学、设计学等重要学科。但检索“普通乡村”“一般乡村”等关键词,文章仅有93篇,大约占所有乡村文章类型的0.4%。(图1)由此可知,学界对于没有特色、资源匮乏的普通乡村研究还有所欠缺,避重就轻的乡村研究或许无法给予乡村振興、社会发展更全面的理论基础支撑。
(二)分散型普通乡村界定及形态特征
为了更详尽地研究普通乡村,本次研究以华东地区闽、赣、皖三省的非城市地区为范围进行考察。该区域山脉绵延,地势地貌复杂多变,自然环境优美,农业基础较好,适宜居住。古时候,中原氏族为逃避战乱,从北方逃难至此,一路上以家族为单位择地而居,并与越人交流互助,又因为地势地貌复杂,就长久定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形态。也因为来自中原的“重农”的生产习惯,且由于交通闭塞,唯有开垦耕地、进行农业生产,才能维持基本生计。这就产生了这类村落产业单一的历史遗留问题,村落多以“田中村”的形态呈现。
其中部分村落在世代繁衍与发展下,形成较大的聚落形式,同时也积淀出了特色的在地文化,不乏如宏村、呈坎这样的历史文化名村。但是大部分村落的村民缺少凝聚力与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村落规模大多停留在至多几十户人家的规模,且由于没有特别有价值的资源支撑,村子一直处于较普通且落后的状态,形成了“衰而未亡”的尴尬局面。近些年,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村民为了生活便利自发地把民居建在路旁,临路而居的生活状态成为习惯,而原先紧密的村落,慢慢通过道路的延伸走向“分散”的状态,这也促成了分散型普通乡村的形态、现状。(图2)
二、分散型普通乡村自主营建下的人居环境问题
分散型普通乡村的特点可总结为分散与普通。“分散”所带来的的问题往往是交通不便、村落规模较小且零散与较为简单的空间功能。而“普通”则代表着缺少自成一派的文脉,没有特色资源可供挖掘,衰败但又没有消亡。这类乡村缺少政策红利,主要通过村民的自主方式进行村内的营建,由于没有专业知识支撑,人居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乡道分割生活区域
华东地区丰富的自然及农业资源从古至今吸引了众多百姓在此定居谋生,但受到地形地貌等因素限制,许多村落处于分散状态,交通十分不便,这也促使村民开始进行道路的自主扩建和修缮。虽然村与村之间的通达性改善了,但是大小不一且没有经过合理规划的乡道、县道迫使乡村空间被消极地分割,加重了区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此外,自主营建下的乡村道路由于先天的规划缺陷,即使后期政府介入道路的重新整治,但是不合理的交通流线也同样影响着人居环境安全。例如,居住区与农田被道路隔开,人居空间被迫一分为二,村落的空间整体性受到冲击,农民从居住区域到达耕作区域只能横穿道路,且并没有明确的通行标志来限制汽车慢行或是等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新旧建筑的无序衔接
随着生活需求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对乡村传统居住模式产生了冲击,原本的老旧建筑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但是,世代相传的建筑又因为所保存的历史及家族记忆被悉数保留。所以,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村民大多会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加建建筑来拓展生活空间。而在仅有的个人土地上实现新旧建筑的在地衔接将引发系列问题。(组图3)
其一,老建筑的沧桑和岁月留下的肌理与新建筑光滑整洁的外表产生对比,造成了差异性大且不统一的乡村风貌。其二,分散型普通乡村缺少统一规划,各家建筑通过村民自主营建。由于喜好偏差、经济实力与生活需求不同,便会产生不一致的建筑风格与体量,再次对村内视觉环境造成冲击。其三,因为村民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建造培训,对于民居的建造完全凭借口耳相传和经验,以致新旧建筑建造衔接时会产生功能和空间及材料衔接不合理的问题,造成生活不便,甚至留下安全隐患。但是,即使存在上述问题,也不能极端地将旧建筑“刷新”、新建筑“修旧”。如何达到修复平衡点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公共空间的缺失
分散型普通乡村公共空间缺失是人居环境问题之一。从人为的成因看,受自主营造的影响,村民相对于公共空间的建造,更热衷于扩展自己的私人空间以满足生活需求。又因为此类乡村规模本就有限,以至于村内公共空间无序发展,部分村直接缺失公共空间。其中一类是分散型普通乡村原有部分公共空间,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维护,村民也缺乏保护的意识,逐渐在营建与发展中被废弃或被其他功能区替代。另一类因为受到分散而居的村落布局的影响,一个大家族分散至好几个不同的村落,外来的人也在无组织的定居环境下安家,导致整个村落内村民没有相对一致的血缘认同和精神信仰,大家都在努力争取各自小家庭的土地面积,对于共同使用的公共空间往往不纳入考虑范畴,以至于传统乡村内宗祠、家庙等能够汇聚村民的公共空间不能成为村内汇聚村民的场所,村民都将其功能放置在各自的居住区域内,村民凝聚力也因此不强。
从自然成因看,华东地区乡村受到丘陵多、坡度起伏大等地形地貌影响,村落内空间落差较大,整体环境以及空间划分较为割裂,从而导致民居建造位置受限,会被动形成空间尺度小、杂乱的环境,不利于公共活动空间的布局,村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多样性受到限制。
三、分散型普通乡村人居环境修复设计策略
分散型普通乡村存在乡间交通影响居民生活、风貌杂乱及公共活动空间缺失等问题,但由于大部分分散型普通乡村规模较小且缺少特色资源和丰厚的财政支持,村民对大刀阔斧的环境整治也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对其人居环境问题不能使用笼统且模式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应该以“设计”之巧劲,以最精微且精准的方式,针对分散型普通乡村“空间割裂”“风貌混乱”“功能缺失”的问题进行修复,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进而激发村民对人居环境自主维持的内生力。(图4)
(一)干预与转移:削弱乡间公路的冲击
分散型普通乡村的特点之一就是有乡道从村内或是极靠近村落生活区域及耕作区域的地方穿过,难以避免对人居环境产生影响。乡间道路的穿过虽然带来了便利的交通,但村落的安全、环境受到了过路车辆的影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所以,设计者应通过设计进行合理衔接以收到修复人居环境的效果。其路径主要有两条,本质上皆是对乡间道路的疏解,但可分为“干预”与“转移”两类方式。
“干預”是通过保持现有交通状况,通过细微的功能置入,降低道路对村内安全的影响。具体方法,一是在道路两侧增加缓冲地带,以较为显眼的颜色进行提醒,并增设部分护栏,通过特殊的缓冲空间限定村民与车辆的距离,避免距离太近引发危险。二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增加减速带,车辆经过时产生的震动能够提醒司机保持清醒、观察四周,并放慢速度,以免发生危险。
“转移”则是通过改道引流,从交通流线的角度降低车辆从生活区域直接穿过造成的风险。其需要先对村镇的地形地貌、道路梳理可行性进行调研,并划定最为合理且高效的通行路线,从村落的边缘通行。如此可减少车流与村民直接接触的次数,还村民以完整的生活区域,同时也能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革新与保留:相对统一的风貌修正
分散型普通乡村风貌因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规划,所呈现的景况为各家各户环境营造审美的混合体现。再加上新老建筑的肌理、材料不一样,常会造成视觉混乱。所以,对于乡村新旧风貌要进行相对折中的处理,既要保留旧的文化历史印记,也要带领村民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对于传统建筑景观,应该先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发现将产生安全隐患的部分,如墙体脱落、梁柱松散、地基塌陷等,再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维修。并要真实体察村民现代生活需求与老建筑的传统空间布局无法适应的地方,在尊重原有风貌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对那些村民自主营建的“新建筑”产生的问题,依照节约、保护与延续三个方向进行设计修复。
节约。避免进行大拆大建,将现有的构筑物推翻再重建以收到统一的效果,以至于浪费材料、延长工期。应从细节出发,保留大部分有价值的部分,尊重差异性,对完全不合理甚至产生安全风险的部分予以修正,通过部分构件或模块的替换收到总体上整体统一的效果。
保护。在修复过程中应做到对周边传统建筑、生态环境及村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对新建筑的修复是为了统一风貌,收到更好的视觉效果,若在修复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及实物产生了破坏,将会得不偿失。
延续。要保持新旧风貌的折中,运用统一的文化视觉元素必不可少。从村内传统建筑中提炼装饰符号、色彩、表面肌理,把当地特有的材料运用到新建筑的修复中,能让村民达到共鸣,产生认同,同时能够使村内整体风貌在视觉上收到统一的效果。
村内风貌相对折中的设计修复,才能使分散型普通乡村在革新中延续传统文脉,在保留中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
(三)整合与梳理:空间活化及功能扩展
目前,分散型普通乡村存在的公共空间缺失、混乱、分散的问题,亟待整合与梳理,以公共空间为枢纽激活其他区域的优化。这就要求对于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要扩大至社交、休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产生活”功能。这是新时代对乡村公共空间功能要求的转变,其更利于村内和谐、丰富村民生活,更贴近“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目标。
对于分散型普通乡村空间紧张、凌乱的问题,有两类解决路径,其一是在已有公共空间的基础上进行修复整治,其二是将其他无用空间处理出来作公共空间用。对于前者,应调查和询问村民的真实需求,提炼最核心的功能需求并将其置入公共空间,把不需要的功能予以剔除,收到公共空间利用最大化的效果。对于后者,首先应宏观地分析村内现有的空间类型,归纳出无用的“消极空间”并对其进行改造。这些消极空间包括户与户之间的灰色地带、被各家各户占用堆放杂物的空间、高差导致的不完全利用的空间等。同时,对原有的“生产生活”功能也要进行考虑,如了解村内的农业经济作物是否有晾晒需求、是否需要统一堆积,并将功能置入到公共空间中。此外,可以为公共空间增加一些产生文化共鸣的功能,如引入优秀乡贤展示、历史沿袭介绍等模块,以此加强村落群体文化塑造与培养,进而增强村内凝聚力,触发乡村内生力。
四、结语
在国家战略的推进下,部分乡村的资源被有效挖掘,乡村振兴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有些普通乡村由于其缺少特色资源与文化,以至于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不高,由此呈现衰败但没有消亡的尴尬局面。华东地区的一些普通村落,在人口迁移的人文原因与地形地貌的自然因素双重影响下,呈现分散布局的状态。这类村落缺少政策扶持与统一规划,基本是由世代村民在自主营建条件下不断开拓自己的生活区域而形成的,所以存在“乡间交通影响居民生活”“风貌杂乱”及“公共活动空间缺失”等人居环境问题,一度对村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以环境设计的手段为切入点,遵循此类乡村的实际情怀,提出相应的问题修复策略,或许能为此类乡村提供一种环境修复思路,并希望引发学界对普通乡村研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30(07):1271-1284.
[2]王东,李朝阳.衰而未亡型乡村环境设计策略研究[J].设计,2021,34(06):133-135.
[3]周宝娟,陈鸿,张伟,梁鑫斌.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策略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12):
[4]李太安.道路和城市化对中国景观破碎效应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10.
[5]李娜.乡村旧建筑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0.
[6]詹雪.乡村公共空间的概念与转型研究[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乡村规划),2021:2048-2057.
[7]李朝阳,王东.文化振兴视角下乡村环境设计研究新思考[J].艺术设计研究,2019(04):69-73.
[8]周麗霞,李朝阳.城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思维的差异与转变[J].设计,2020,33(19):89-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项目编号:JJ-2020-10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ZCQ—YS—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丁凡倬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乡村设计研究;通讯作者张继晓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服务设计、乡村设计研究)
[责任编辑:李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