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开放式课堂活动 “观察一瓶水”
2022-07-23李景萍
李景萍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发展性学科,实践性强。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传统教学以教师说为主,这使学生的思维固定,学习积极性降低,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而通过精心设计的开放式课堂活动,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内化,最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开放课堂讨论,引发探究欲望
小学科学课堂中讨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讨论中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究欲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虽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但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动手。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搭建好平台,做好引导,让他们自由探讨,尽可能地多说,在这个过程发现问题,并且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
案例:复习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复习导入:在前面的科学课中,我们已经学到了不少本领。比如会用眼睛看的办法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是否透明、是否流动;会用鼻子闻物体是否有气味;会用手摸一摸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掂一掂物体的轻重;还会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就来用学到的本领开始研究吧!
师:看,瓶子里有什么?(出示一瓶矿泉水)
生:水。
师:生活中哪里会用到水呢?
生:喝水、洗脸、刷牙、洗手等等。
师:关于水你还知道什么?
生:透明、没有颜色(有的学生会认为水是白色)、会流动等。
师:真的是这样吗?水到底是白色还是无色呢?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给我们一瓶水观察。
师:好,那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瓶水,看看水是不是像你们描述的那样。
板书:观察一瓶水
活动:每个小组一瓶水开始观察。
通过复习前面所学到的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的观察方法,聚焦学生的视线,调动思维。一是巩固加深,二是这些观察方法将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重复使用,三是学生通过复习掌握了这项本领,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这节课的课题是“观察一瓶水”,水是大家都熟悉的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物体,学生对水有自己一定的认识,这里让学生尽可能都说一说关于水都了解什么,这样既调动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又会发现他们对水的认识有一些偏差。比如有的学生会在颜色上产生分歧,会认为水是白色的。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白色和无色的区分有些混淆。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展开本课的学习活动。出现分歧以后,学生都想要去通过观察来验证自己的观点,而且他们已经知道了观察方法,主动探究欲望强烈。
二、通过观察比较,培养探究能力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课堂离不开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视觉的直观认识。通过观察,人们能对物体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發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往往观察又伴随着比较,没有比较,就不能获得正确的感知和准确的判断。比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观察比较法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不仅能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目的,更能发展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观察比较法,就要建立开放式课堂,把主动权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能有自由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当然,这里的自由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探究。
案例: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探究其异同
师:你用了什么观察方法,观察到了水的哪些特征?
生:我用眼睛观察到水是无色透明的,还会流动。
师:你们观察到的和他一样吗?刚刚还是有同学觉得水是有颜色而且是白色的。现在老师手里有一瓶神秘的物体,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生:洗发液或者沐浴露。
师:看来你们在生活中都很善于观察,这就是一瓶洗发液。洗发液是什么颜色呢?它还有哪些特征?现在请你们对比着洗发液和水再来观察一下。
学生活动:每组再发一瓶洗发液进行观察。
如何区分无色和白色,最好是用一个白色的物体和一个无色的物体对比观察。这里适时引入洗发液,无形中渗透了观察比较的方法,这是一种容易让学生接受的形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师:现在你有什么新发现?
生:我发现洗发液是白色的,不透明;而水是无色透明的。
师: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洗发液是白色的,而水是无色的。那是否透明你是怎么观察到的呢,能想到办法证明吗?
生:在水和洗发液的后面分别放一块物体,如果通过水或洗发液可以看到这个物体说是透明的,如果看不见这个物体就是不透明。
师:你很会思考,想的办法真好。那我们就用刚刚同学说的办法试一试吧,可以在水和洗发液后面分别放一块橡皮。
学生尝试过发现隔着水可以看见橡皮,水是透明的;隔着洗发液看不见橡皮,洗发液不透明。
师: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水是无色透明的,洗发液是白色不透明的。那它们会不会流动呢?请同学们把水和洗发液的瓶盖拧开,分别在两个玻璃皿中倒入适量的水和洗发液,你有什么发现,它们会流动吗?
学生活动。
生: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
师:刚刚我们都是通过用眼睛看的办法观察到水和洗发液的这些特征。除了用眼睛看,我们还能用哪些办法来观察它们的其他特征呢?
生:可以用手摸它们是光滑还是粗糙,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师:对了,能不能用嘴尝呢?(不能)洗发液不能食用,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别摸一摸、闻一闻水和洗发液,你有什么发现?先来闻一闻。
示范: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
(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
师:然后再用手摸一摸,手摸对比方法:用玻璃棒在洗发液中蘸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
学生开始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通过刚刚的观察,你发现水和洗发液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水闻起来没有气味,摸起来比较光滑不黏稠;洗发液闻起来有气味,摸起来黏稠。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接下来我们一起把刚才所有的观察发现整理一下記录在记录表中。
在自由自主观察中,学生会发现水和洗发液虽然很相似,但又有不同。这些发现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得到的,而不是教师简单灌输的,所以印象更为深刻;再加上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会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这就是开放式课堂带来的好处,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更培养了科学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
三、观察比较再应用,提升科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立足于学生素养的发展,以了解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并初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观念为基础,以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为重点,促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技能的培养。再次的观察比较活动使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科学知识、技能的内化和升华有利于逐步形成一个人的科学能力。
案例:观察木块
师:刚刚我们一起观察认识了水和洗发液,你会用同样的方法来观察木块吗?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最仔细最全面。
学生活动,每组再发一个木块,观察木块。
师:谁来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木块是有颜色、不透明、不会流动、有气味、摸起来很光滑的物体。
师:真棒,你还有什么发现,木块是什么形状?
生:立方体。
师:答对了,木块是立方体,那水和洗发液有形状吗?什么形状呢?
生:没有形状或者瓶子的形状。
师: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
视频播放:把水和洗发液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它们的形状随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师:把我们刚刚的新发现一起补充记录在我们的记录表中吧!
学生在水和洗发液的观察活动中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对自己的能力多了份肯定,这时再来观察木块,都自信满满急于表现自己。在对木块的观察中,学生会发现木块跟刚刚观察的水和洗发液有很大不同:水和洗发液都是用瓶子装的,而木块可以直接用手拿起来,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会说出形状。其实这里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到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它们的形状是随容器的变化而变化是不固定的,而木块的形状是固定的,为下面引入液体和固体的概念做准备。
四、综合整理分析,完善科学概念
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对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在教师引导的开放式课堂中,学生主动探究、研讨,最后分析总结,知识、技能、情感上都得到满足,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案例:整理分析水、洗发液和木块的相同与不同
师: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它们与木块相比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先来说说相同点。
生:相同点是水、洗发液和木块都有形状。
师:强调尽管水和洗发液在不同容器里形状不同,但它们仍然有形状,只是形状不固定。
师:水、洗发液和木块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生:水和洗发液都会流动,形状不固定;木块不会流动,形状固定。
师:你总结得真准确。我们把像水和洗发液这样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作液体,把像木块这样形状固定的物体叫作固体。
播放:认识更多的液体和固体。视频播放液体和固体的视频。
拓展:水资源的缺乏,树立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意识。
学生通过前面的观察发现水和洗发液都是没有固定形状的。因为水与洗发液都能流动,倒入不同形状容器中都能形成不同的形状。而木块只能摆放进容器,形状不发生改变。其实这就是液体和固体的区别。这里引入液体和固体的概念,再通过视频演示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液体没有固定形状,进一步认识到尽管在形状上不同,但不管固体还是液体都有形状。如此,就指向了“形状是物体重要属性”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