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生命教育 提升教育厚重性*

2022-07-23尹晓丹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尹晓丹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各地,威胁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都是巨大的,对教育也不例外。初中阶段生命教育体系的持续性构建,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基于生本理念,探索生命教育的具体内涵及主要意义,结合学科特点、学生情况,为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生命教育理念渗透摸索实践意义的策略,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在课堂上感知生命意义,感受生命教育与洗礼,从而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关键词]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态型课堂;教学效果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入性驱动下,初中阶段生命教育体系的持续性构建,有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只要将道德与法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并以教育为载体教学与生活当中进行渗透,进一步驱动教育实质性功能的发挥,领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及其意识。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文化认知价值的改变,各种各样的伤害事件以及漠视生命事件不断地发生在初中生群体当中。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唯有从教育抓起,生命教育从本质上而言是文化价值认知的正确引导,珍爱生命方能感知生活之精彩。它主要包括:首先,关于人类生命的具体知识的转移,包括生物学、哲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对生命的争论。其次,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各种系统和外部世界的体系,突出了主要的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体系,以及如何处理他们的关系;从狭义上讲,现代学校教育所考虑的中学生生命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与一个特定的社会有关,它主要包含生命的来源、生命最宝贵、生命的价值、生命的质量、生命与安全、生命的保护六个方面的内容。生命教育一般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在初中生命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生命诞生的历程进行了解是其基础所在。通过了解生命诞生过程,体会哺育生命的不易和艰辛,进而形成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认知。再者,了解生命历程的种种,进一步感知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尊重每一个生命体。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诞生、生命生存以及生命消逝等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二)面对挫折与困难时的处理态度

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所表现的态度,是其对生命的态度。在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进程当中,总是困难与顺利并行,美好和意外相伴的。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在面对生命的负面状态以及不如意的情况时,要学会笑对挫折,接纳自己的不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学会排解不良情绪。

(三)探讨生命意义的人文关怀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并探寻“生命的意义”。人是有思想、有追求的高级动物,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与成长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反思与批判,现在“本我”的不断超越以及对真我的时刻追求,并以此来实现人文关怀和人的理想信念,进而了解生命的本真。

二、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意义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下,许多中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同时当代中学生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优越的环境、富足的生活,不良社会信息的误导让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减弱,忽视生命的珍贵与价值。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班主任的工作,生命教育被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之中,让中学生能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实现中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生命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自2016年9月起,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以及篇幅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较之以往的教材版本,道德与法治中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篇幅都有了创新性和深入性的改变。道德与法治是依法治国制度体系引导之下的重要理念,而该理念的深入性践行是基于“以人为本”为其核心要义的,基于教育需求之上的生命教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价值,对于充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认知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专项主题,提高教育深刻性

生命教育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以及年龄等各方面的不同,要采用专项主题设置学生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后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此外,生命教育主题具有层次性和渗透性,每一名学生的生活环境有所不同,在生命教育课堂构建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只局限于单一化的教育层次,应该全方位渗透生命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教育的深刻性。

策略设计:在教学部编版教材第八课“探问生命”中“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提出问题:“说说你所见过的最长的生命。”而后学生积极回答,不同的学生将会有不一样的答案,在课堂上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活动性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讨论。教师再次发问:“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可以,它要怎么实现?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在教师这一主题引导下,学生们畅所欲言,从自己的理解和认知来描述对生命是否永恒的观点。如有的说个体生命是不能永恒的,人、植物、动物都是有寿命期限的;有的说生命是永恒的,因为地球上的生命都已经成千上万年了;有的认为生命是永恒的,尽管有的生物死亡了,但它依然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学生们的观点各不相同,论据也不相同。但是随着思考和分析的不断深入,他们对“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深化。通过主题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每一个生命教育主题之间呈递进状态,从生命诞生、生命历程以及生命意义等多个层次进行渗透,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生命教育”的意义。

(二)介入时事素材,增强教育新鲜性

素材的介入是不断强化教育新鲜性的重要教学手段。现代化互联网络的深入性拓展,不断强化着学生信息获取的方式。通过网络的形式,学生得以不断地吸收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立足于实事热点的课堂教学素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融入到课堂生命教育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实现课堂教学的氛围构建,从而推动生命教育的全方位渗透。

策略设计:通过引入各种时事素材,让学生可以在不同时事背景下感知生命的不易和坚强。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报刊上新闻有关学生轻易丢弃生命的案例,这些案例无疑是令人痛惜的。通过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从多维角度进行有关于生命的思考,亦能够保持教育的新鲜性。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就可以引入这些新鲜的时事素材,一是与时代接轨,体现道德与法治的时效性;二是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探究的兴趣。在引入时事素材中,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直接以多媒体的形式、图片的形式、游戏互动的形式来呈现,这些方法技巧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学生在道德与法治中的参与性。

(三)引入学科考评,助力教育有效性

对于生命的认知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深入性反映,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生命观构建,亦是强化学生生命意识的根本所在。因此,通过引入学科考评的形式助力生命教育的有效性提升,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笼统化的教学形式无法充分的满足每一个学生不同的教育需求,通过学科考评机制有效地收取相关数据,使教学方案的实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学评价是以生命教育为引导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引导教师明确自身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问题、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即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如生命教育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参与情况如何、学生知识获得、生命知识情况如何等进行检测和评价。在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实践当中,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学生的家长、同学、朋友都可以通过互评、被评、自评等方式来拓展评价体系。基于这种多元化主体的评价意见,学生教师可以得到更完善的评价内容。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改进问题与不足,以此来进一步指导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工作,助力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提升,提高生命教育的价值。

策略设计:在部编版教材第九课“珍视生命”的“增强生命韧性”这一课时当中,通过回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让学生感知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需要怀揣美好的愿望与目标,在努力的过程中,总会遇到阻碍、失利甚至是失败,那么,你认为你所遇到的困难在哪个等级呢?通过ABCD的形式划分不同的挫折等级,为每一个等级设定几个解决方案。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无论是多大的困难都有解决的方法,如同我们的学科分数,一步步来,一步步解决,生命就是如此精彩。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课堂表現来评价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学习效果。如通过学生对“遇到的困难等级”回答的完整性等课堂参与情况,引入教师与学生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据此来增强道德与法治中的生命教育效果。针对在综合评价中表现一般的学生,教师要重点关注,留意他们在生命问题中的个人态度和实际行为,一旦出现不良的思想苗头,教师要主动做好对这些个体的生命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四)融合教材内容,促进教育契合性

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课程进行渗透性的应用,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生命教育意义思考,能够不断强化教材的契合性、渗透性以及科学性。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身心健康情况有所不同,生命教育的层次以及对生命教育的内容理解亦会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只有基于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教学才能最大化地发挥生命的价值,进而进行更为开拓化和特色化的生命教育探索。在道德与法治教材利用中,教师要做好内容的选择,筛选合理的章节内容,并设计教学方案来提高教育的契合性。

策略设计:道德与法治中有很多内容都和生命教育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如在部编版教材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这一课中,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教师首先触发教材问题机制:“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世界上本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怎样过才是有意义的一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入我国古代一些英雄名人的事迹。通过名人轶事,教师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同时以教材故事引发生命思考,让学生可以在极具代表性的故事当中探寻生命的意义。再如“敬畏生命”这一课时中,教师就可以渗透有关石头里的青松、雪域高原的雪莲等,这些都是有关生命教育的重要元素和契机,也是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理解,对生命内涵与价值的体验。

在任何灾难面前,排在第一位的始终都是生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非常时期,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表现个人生命价值时,也要学会去尊重他人的生命。同时把个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生命价值的最优化,展现生命的价值。这也是社会和时代赋予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责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将生命教育渗透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感知生命的各个形态,理解生命、感知生命,并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初中阶段的生命教育意义在于为学生未来的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在此过程当中,以德育的形式进行渗透,将道德与法治融入其中,是驱动生命教育意义实效性提升的重要方式。将生命教育同道德与法治融为一体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创设专项主题提高教育深刻性,介入时事素材,增强教育新鲜性,引入学科考评助力教育有效性,融合教材内容促进教育契合性的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在课堂当中感知生命意义,感受生命教育与洗礼,从而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凌秀群.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江西教育,2021(6):21-22.

[2]蒙泳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21(1):52-53.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