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乡村就业观培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2022-07-22□魏冉谷月
□魏 冉 谷 月
大学生乡村就业观培育,要通过高校与乡村联动,积极通过“校-村”共建,以乡村基层为平台和基地,高校积极带领青年大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牛精神”为引领,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意识形态引领,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探索认识乡村、服务乡村、身耕乡村、建设乡村的“四乡工程”建设路径,以推动大学生乡村就业为主攻方向,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整体框架下,开展“四乡工程”实施路径的实践探索,培育大学生乡村就业观,力求实现实践育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激活青年人才为家乡建设的引擎。
一、以调查研究为切入点,引领大学生认识乡村、认识“三农”
“三农”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国乡村地区曾为维护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作出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乡村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腾飞作出巨大贡献。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推进,高校指导大学生到乡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大战略下对乡村振兴重要性的认知和了解,激发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志向和意愿,引导大学生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自己所学、所思、所想、所做,对服务和投身乡村振兴发表观点和看法,从中探索高校实践育人助力乡村振兴的侧重点和主攻方向。
在社会多元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通过开展校内理论引领和校外实践育人,使大学生充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状况,剖析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区域乡村发展的指导方向。在此过程中,构建大学生家乡情感,培养他们投身乡村建设的情怀,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乡村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使青年大学生在经历过高等教育培养后,以更高的技能本领、更坚定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服务乡村、振兴乡村,使他们成为具备专业知识和崇高理想的新时代青年人才,转变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到乡村工作的传统观念,让大学生认识到他们在乡村振兴大战略下肩负的使命和重要性。
二、以投身乡村振兴为目标,指导大学生服务乡村、明确方向
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能够获得广阔舞台锤炼思想、改进作风、提升能力。通过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熟悉乡村振兴故事和发展历程,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存在的困境以及现实需求。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拍摄和制作短视频,记录眼中的乡村、脚下的足迹,通过朋友圈、抖音和快手等新媒体进行发布和传播,将乡村的文化、风貌推广出去,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成果,为乡村振兴“代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利用技术技能和人才资源优势指引青年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
乡村是一个崇尚奋斗和汗水的地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多元、思维灵活,获取资讯渠道丰富,学习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青年大学生深入乡村,通过实践和服务为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帮扶,实现乡村振兴思想和技术双重保障,并且在此过程中为乡村发展创新途径,引领文明新风尚。有助于大学生在探索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更全面认识自我、更深入理解专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不断朝着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方向努力。此外,在投身乡村、服务乡村的过程中,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能够加深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对乡村的归属感,尤其将专业特色与乡村发展紧密结合,为青年大学生开展技能创新、思考乡村发展提供平台。
三、以实践育人为载体,帮助大学生身耕乡村、提振信心
大学生要有为乡村振兴事业奉献的勇气,大学生队伍要斗志昂扬,扛起民族复兴的大任,接过乡村振兴的大旗,坚定不移扎根在乡村热土之上。实践出真知,向实践学习是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走进乡村振兴示范乡村、典型乡村,开展“乡村振兴——青年足迹与发展故事主题社会实践”,把育人课堂搬到美丽乡村,通过专业教师带队,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宣讲、政策咨询、技术援助、志愿服务等行动,担当起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挖掘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发展足迹和中国故事,率先在思想上积极融入乡村建设,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领,传播乡村之美,助力乡村振兴,扎扎实实为乡村振兴作贡献,大学生用专业所学,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贡献智慧力量。
乡村振兴事业需要真本领、硬功夫。高校大学生的技能本领锤炼和功夫素质提升过程也可在乡村广厚基础之上得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将课程、思政、技能紧密结合,促使他们在今后的专业学习和技能研究过程中,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通过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激发广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积极学习新本领,掌握新技能,并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创新思维、拓展渠道,敢于向新领域进军,不断积累真知识、锤炼真本事,树立投身乡村振兴的信心。
四、以“三牛精神”为引领,引导大学生建设乡村、奉献社会
近年来,国家将各类资源下沉到基层,为高校大学生在择业、就业、创业上打造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广阔舞台。“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以此教育引领青年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强化“下沉”意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在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敢为人先、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梦之队”后备力量,要心怀为祖国建功立业、为家乡添砖加瓦的情怀,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在研究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以“三牛精神”为引领,引导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使命与担当,到乡村去、到社会需要的地方去,积极投身到乡村基层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形成坚定的人民立场,坚持热爱人民、贴近人民、服务人民。高校大学生群体要把握好乡村振兴的机遇,抓住为祖国建功立业的机会,承担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努力奋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