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西沟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2022-07-22撰文李瑜摄影行向辉史飞亢建伟

陕西画报 2022年5期

撰文/李瑜 摄影/行向辉 史飞 亢建伟

“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的黄河里没有咱高西沟的泥”这是高西沟群众几十年来引以为荣的骄傲。

高西沟村位于榆林市米脂县无定河支流金鸡河流域,是榆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从上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薪火相传,艰苦探索出了一条黄河中上游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高西沟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由40架山、21条沟组成,90%以上耕地坡度都在20度左右。曾经这里“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为改变“广种薄收、越刨越穷”的窘况,1958年,高西沟人在时任生产大队队长高祖玉的带领下,停止垦荒,开始探索治沟、治坡的办法。

“先在沟里打坝拦泥拦水,但山洪一来冲毁了。冲毁了就再修,大伙儿总结教训,光治沟不治坡就是白干,又在山上修坡式梯田、打埝窝。但因山的坡度没有改变,经洪水冲刷后,多数梯田出现垮塌。”年近70岁的村民高锦仁回忆说。

要治沟先治坡,高西沟人总结经验,开始以治理坡面为主,修水平的台阶式梯田,同时在沟道节节筑坝、层层拦蓄,淤地种植。这种方式形成的坝地,含有大量的牲畜粪便、枯枝落叶,易形成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抗旱能力强的高产农田。又总结出在无水的沟道打坝、修堰窝,在有水的沟道建池修渠、扩展水地,在山顶缓坡建台地、修宽幅梯田。

“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建设水库浇农田,高山远山森林山,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陡坡险坬种柠条,封山禁牧护林草。”沟坡兼治,农林牧结合,一茬接着一茬干。经过20多年探索实践,高西沟40个山峁治理了34个、21条沟治理了15条,坝地全部实现水利化。

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薪火相传,艰苦探索出了一条黄河中上游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之路

◁小杂粮生产基地

△高西沟40个山峁、21条沟,林草覆盖率达70%,荒山治理程度达78%

高西沟人在生产中逐渐形成林、草、田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用地模式。即全村三分之一土地种植粮食,三分之一植树造林,三分之一种草养畜,形成以林固土、以草养牧、以牧肥田的格局。

治山治沟、封山禁牧、综合治理,让高西沟由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贫困山村变成山青水秀、树木葱茏、瓜果飘香的“塞上江南”。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农林牧全面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

1995年,土生土长的高西沟人姜良彪接任高西沟村第四任党支部书记。有了绿色家底,姜良彪打算把农、林、牧、旅游做为高西沟村的主导产业,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绿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

引进晋谷29号、大成1号、大明绿豆、脱毒种薯“紫花白”等农作物良种,采用地膜覆盖、大垄沟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旱作农业栽培技术,村里建起了百亩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380亩小杂粮生产基地和16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2006年,姜良彪参加了一次农业技术培训会,听延安市洛川县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分享当地发展苹果产业带动村民增收的经验。“人家村子苹果种得好,村民人均年收入上万元,我们能不能拜师学艺?”姜良彪有些动心。

会后,姜良彪邀请洛川县的农技师来到村里。经过查看,发现高西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且利于排水,加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苹果种植。2007年,高西沟村开始尝试种苹果树,村民剪枝、套袋,更新改造老果园……不出几年,红彤彤的果子挂满山头,高西沟人尝到了甜头:“‘黄元帅’‘红元帅’,山地苹果是我们的‘金蛋蛋’。”

▽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

有了特色农业做基础,高西沟村又把发展方向瞄向生态旅游业。发展旅游,设施建设是基础。经过多方努力,姜良彪争取到20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拓宽旅游道路1.5公里,硬化环山公路8公里,修建“母亲水窖”80个,新建图书室、村卫生室、红白理事中心等基础设施,并引入V5电商平台,成立“高西沟陕北直播基地”。

水土保持生态展览馆、苹果采摘园、盘山梯田观光点等10余处景点也陆续建成,村民的农家乐办起来了,闲置的窑洞资源也盘活了,游客来到高西沟可以在林区采摘、品尝农家饭、住窑洞,体验地地道道的黄土风情,高西沟村成为了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021年,高西沟村接待游客8万人次。

在探索中发展,高西沟村形成了林、牧、农“三二一”新的生态产业结构,即三份林地、两份草地、一份田地。高西沟村现有林草地4800亩、高产农田777亩,果园1000亩,全村林草覆盖率达70%,荒山治理程度达78%。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60元。高西沟村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路。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高西沟村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后,赞誉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对高西沟村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所走的路子给予肯定。

“下一步,村上将逐步把空白地、退耕地全部栽种常绿树种和景观树种,不仅实现绿化,还要实现美化,在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将对现有苹果园进行提质增效,从技术方面提升高西沟山地苹果、小米杂粮品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打造高西沟山地苹果、小米杂粮品牌,走好以小米、山地苹果和农业观光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道路,让高西沟的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党支部书记姜良彪满怀信心地说。

▷山地苹果让高西沟人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