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演奏意境美的几点思考

2022-07-22范冉天津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18期
关键词:引子快板古筝

范冉(天津音乐学院)

在我国艺术审美中,意境属于至高理念以及核心命题。意境美属于对艺术审美内涵的最高评价以及最高追求。音乐属于一种表演意识,表演是传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基于特点概念的空间以及时间,呈现出音乐艺术,让观众能够产生审美享受,在此过程中即“实现”了美。在我国传统音乐中,“实现”意境美就是最高标准,由于音乐具有感性特点,所以其意境属于对意境作品中涵盖现实与人的心灵的诗意阐述方法,涉及个体现实世界和精神层面之间的联系,主要是个体思想层面所创造的境界以及意象,因此,“实现”意境美属于诗意的解释。

一、古筝演奏的意境美实现语境

(一)意境美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讨论中衍生出来的

对于意境,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意、象、意象、境与意境概念的衍生,提出任意关键字均是为意境内涵的丰富提供推动作用。对于意境美,主要是与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相融合,其中“和”主要是基于仁学思想发展的,是指物、人、地、天之间实现理想的关系,其把“和谐统一” “和而不同”审美标准设定为音乐美的关键法则,可以理解是演奏人员和音乐乐曲、乐器以及材料之间互相协调配合。

而“合”是将音乐美、审美等与“天人合一” “自然无为”哲学理念互相融合,追求“大象无声”与“大音希声”,就是音乐审美的意和音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境”与“静”思考方式,该思想也是演奏乐器过程中追求人曲合一与心手合一的出处。

对于意境美以及意境释义,在思想碰撞、历史发展过程中持续丰富,而古筝演奏的意境以及意境美解读也会深入挖掘。以普遍、广泛大众审美角度分析,在纵向上,各个时代在音乐审美内涵主要差异在于倾向性方面。横向上,各个时代的音乐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生长脉络以及基因,差异性方面的个性已经与文化内涵中的共性充分融合。

(二)意境美赋予古筝更典型、更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气质

古筝具有仁智之器的美誉,此种称谓是对人、音乐、古筝体现出丰厚文化的定位。古代的古筝演奏人员阶层非常丰富,比如文人士大夫、乐师、官伎和民间艺人等,孟浩然曾说“山工能饮酒,居士好弹筝”。所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属性中就可以确定古筝的品格,古筝的演奏技法以及音色等,所用的曲式结构、调式、音阶、节奏、旋律以及其他音乐语言,都可以在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意识中进行讨论研究。只有基于此种语境,对古筝音乐的审美趣味、美学思想、借助演奏表现的美的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才可以突破传统音乐形态以及形式,深入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中,进而对其“象外之境” “弦外之音”进行充分体会。

二、古筝演奏意境美“实现”原则

(一)“虚”和“实”之间互相统一

“虚”是古筝演奏灵魂性特征,同时也是意境美表达的重要概念,可以体现为音韵和气韵。“实”主要是指演奏人员的演奏技法,艺术门类需要技术支持以及积累。另外,乐谱也属于“实”,借助扎实的演奏技巧,通过乐器展开二度创作前,相关人员需要对曲谱整体框架与乐句、乐段等进行充分把握,对各个音进行着实考量、仔细斟酌,理性分析同时准确表达。

同时,“虚实”也是个性化诠释了音乐表演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创造性和真实性”的美学原则。实现意境美“虚”的概念是指在演奏古筝过程中,需要还原的“历史”以及遵循的“真实”。演奏古筝过程中,对于“气韵”较为讲究,就是演奏人员的气息释放以及控制,不论哪种记谱手段,均无法对此种情感的审美意识以及表达方式进行明确标注与记录。在没有音响传世条件下,即便权威的筝谱演奏以及译读,也不能够在音色、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等方面对其原貌进行充分还原,同时仅仅对乐谱还原并不是演奏目的。

“实”主要是要求演奏人员基于乐谱进行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该根据作者创作背景对其创作意图进行充分揣摩,对作品产生历史时期的审美取向以及文化思潮进行充分了解,对筝曲演奏和同时期绘画、文学作品进行互证。还需要和当前时代在相关信息方面的理解进行充分融合,同时进行有机统一,与意境进行充分融合。

(二)古筝演奏艺术和技巧的统一

相关技巧稳定娴熟是追求意境的基础保障,古筝演奏主要涵盖三类技巧,轮摇类、指序类与滑颤类。而不同的类别中又涵盖不同的技巧,对此演奏人员应该保证准确,不同关节的协调、韵味力道把握、手指触弦位置与角度等方面的准确性。要求演奏人员日复一日地训练,演奏法的反复琢磨以及科学掌握等均属于硬性要求,需要演奏人员在训练中不断积累。

技术需要艺术进行规范与引领,艺无止境是指溢出表达的意境以及传递的情感无止境,并不是单纯技术,所以技巧应该和演奏人员的艺术修养、音乐理解能力互相协调,应该和作品的艺术表现有效结合,进而才可以保证演奏突破“现技”问题,需要具有良好审美品位与人文情怀进行有效指引,需要具有良好艺术内涵与文化底蕴进行支撑。艺术和技术和谐统一属于实现古筝演奏的至善至美、至情至性意境的重要保证。

三、古筝意境美实例探析

本文以《秋夜思》为例,其原名为《情愫》,是周煜国先生在1994 年创作的。在1996 年的中国古筝艺术第三次学术交流会上,尹群女士完成首演,并进行了修改,之后更名《秋夜思》。此首古筝曲属于器乐小品,乐曲整体主要是基于一个动机实现,有机结合了古筝的现代演奏技巧和陕西传统素材,主要是表达在秋夜里,作者时而冲动、时而恬静的思绪。《秋夜思》意境深远、古朴细腻、乐音纯美。音乐学术界对于此曲的研究一般以情感表现、演奏等方面为主。在《秋夜思》中,周煜国先生创设的意境美独具一格,同时对《秋夜思》的演奏表现具有直接影响,所以,此曲具有良好探讨价值。

(一)《秋夜思》的意境美塑造

秋季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片萧瑟景象,若是长期处于此种景象中会让人产生凄凉心境。所以,在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秋季代表了悲伤。在秋日萧索和漂泊、别离、远行等情感构成生命图景时,音乐悲伤也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古代,古筝也叫“哀筝”。比如,晏几道的“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穿。”由此能够发现,古筝属于一种能够将人的愁思、悲伤情愫充分表达出来的乐曲。通过古筝乐曲描写秋夜的现象也较为常见,《秋夜思》是一首非常生动、悲秋意境的独奏曲,秋日起伏的心潮、淡淡的愁思以及悲凉的气息,均需要借助对《秋夜思》的音乐特征以及曲式结构进行正确认识。

《秋夜思》具有秦腔中“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尾声”的特点。《秋夜思》属于通过不同段体组构的复二部曲式结构。在A 部与B 部中,音乐材料并没有明显重复。其中A 部是慢板,而B 部是快板,两者构成《秋夜思》主体结构,整体演奏时间在7 分钟左右。在A 部之前设计了一段散板,带有萧瑟以及寂静情绪,速度自由,在旋律动机方面以四度跳进为主,朦胧感十足,为乐曲演奏做好了充分铺垫。在A 部,可以划分成abca 乐段,速度选择中速散板形式。三连音、六连音、“re-sol-la”节奏持续延展和重复是旋律主题的核心音调,速度主要以自由节奏不断进行伸缩,在双数小节与单数小节中旋律交替出现。《秋夜思》慢板是2—43 小节,总计4 段。其中,第一段是三连音,为2—12 小节。第二段是六连音,为13—29 小节,第三段选择“re-sol-la”变奏作为主旋律。第三段是慢板形式的摇指,为30—37 小节,在演奏过程中,音乐旋律以慢起弱进为主,与左手刮奏的力度互相配合不断加强,促使情绪更加激动,进而实现慢板小高潮。此时旋律的情绪开阔、音色明朗,歌唱性突出。第四段是慢板,为38—43 小节,此段主要是通过缩减变化形式将第一段素材再现出来,充分提高慢板向心力,带领观众回到了《秋夜思》最初意境,整个慢板部分就完满结束了。

在A 部和B 部之间,44 小节属于慢板和快板的连接部分,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在44 小节中旋律从高涨开始消退,将引子、慢板部位中一些素材重现出来,促使音乐回到《秋夜思》最初意境,以强有力点奏形式促使《秋夜思》进入到快板部分。

B 部是45—109 小节部分,为快板内容,分为D、E 乐段。采用密集的音符建立D 段,采用宽广、舒展的快板内容建立E 段。快板具有叙事性与歌唱性特点,乐思连绵发展、句式方正,体现出由秋季引发的情绪心潮。在D 段演奏结束之后,进入74—109 小节,此部分为遥指段落。

尾声选择引子中的材料,同样是散板,和引子之间相互呼应,淡淡隐去秋夜情思。将《秋夜思》写意审美需求优于绘形的需求充分凸显出来。110 小节是《秋夜思》尾声部分,周煜国先生选择了引子材料,但是在音区方面进行了处理,即弱奏平行四度双音小搓,隐去了秋夜离愁情绪,为听众营造出缥缈意境,使其能够无穷地回味。

综上,《秋夜思》以羽调式、商调式为主,总计110 小节。主要选择“2、5、6、2”移位、模进等方法进行旋律,产生出各种和弦色彩、音高对比,保证《秋夜思》始终保持主旋律,并且具有秦腔韵味。虽然《秋夜思》是复二部曲式结构,然而秦腔风味旋律非常浓厚,促使各个部分可以实现有机结合。《秋夜思》整体旋律选择4 度、5 度关系音程,充分提高作品向心力。

以《秋夜思》意境的塑造层面分析,周煜国先生把握了借助思、夜、秋意象进行音乐意境塑造。上述三个意象,在《秋夜思》引子、A 部、B 部与尾声等部分均有所对应。“秋”的意象在引子部分中借助八度双音与滑奏进行塑造,充分营造出秋风萧瑟氛围。之后通过多个连续的极弱、极慢泛音将秋叶萧瑟以及静谧氛围充分塑造出来。之后对三连音结构中“re-sol-la”的动机旋律与相应变形进行双手轮奏,将主人公在秋夜中起伏的思绪充分烘托出来。同时借助连续的、极慢以及极弱两声部反应进一步总结思、夜、秋三层意境。减弱、减慢的音型就像是逐渐飘远的思愁与飘零的秋叶,消失在静夜中。对于A 部,也涵盖引子中思、液、秋意境音乐形象。在a段主要通过双手配合演奏出“re-sol-la”动机旋律与相应变形。在b 段主要是通过右手将“re-sol-la”动机六连音的音型变奏演奏出来,左手主要是对引子中“夜”的旋律变奏以及发展进行处理。在c 段,左手对“re-sol-la”的动机变形进行处理,右手主要是对双声部中“思”的主体旋律展衍以及发展进行处理。最后的a 段对以上乐段进行再现处理,促使A 部整体能够首尾呼应。并且A 部中思、夜、秋意象在呈现过程中,自然、连贯地将秋夜悲凉以及秋夜思愁进行有机统一,使其成为整体。

在B 部中,情感基调主要是右手欢快的节奏与密集音型。快板的性格素材涵盖两种。若是D 段为左手伴奏音型的欢腾旋律,则E 段就是宽广、舒缓的旋律。充分烘托了“思”的特点,那是一种纠结冲突、上下翻腾与后面千里奔泻以及众流归海的结合。对于尾声段意象,可以看作是再现了引子的变化,也是对思、夜、秋意象的概括,《秋夜思》通过B部发展后,再次回到秋夜万籁俱寂、萧瑟寂寥的氛围,最后在“夜沉沉、人寂寂,秋风落叶征鸿去”意境中结束。

(二)《秋夜思》的意境美表现形式

借助对《秋夜思》音乐特征以及乐曲结构进行分析,充分了解到《秋夜思》乐器小品呈现的意境美主要是由思、夜、秋各个意境之间互相交错、叠加构成的。为了将这首乐曲充分演奏出来,相关演奏人员应该熟练掌握相关技巧与技术,对秦腔风格进行充分把握,并借助特殊演奏技法、情绪、乐曲韵味等方面处理。只有如此,才可以将周煜国先生的离别愁绪充分形象地表达出来,引导听众进入秋夜萧瑟的意境中。

第一,把握演奏韵味。应该以韵味与技术层面的把握对陕西音乐中欢音音节,就是“mi、re、do、la、sol”的和弦色彩以及音高进行充分掌握。弹奏A部三连音过程中需要保证音色统一,将层次感充分突出出来,在乐句位置,应该给出呼吸感觉。进行演奏过程中,慢起、弱进、逐渐加强加快,进而对《秋夜思》层次起伏进行充分掌握,将强弱对比充分突出出来,进而将秋夜中淡淡丝绸表现出来。将义甲佩戴于右手,选择提弹法,勾、抹、托等指法快速转换,同时左手不采用现代古筝演奏方法,而是选择肉指弹琴方法,在力度与音色方面和右手之间产生鲜明对比,将《秋夜思》层次感突出出来。在弹奏B 部快板过程中,右手手指的第一关节将琴弦勾住,通过快速指序法进行贴弦弹奏,同时左手进行小军鼓声音模仿,有力、平稳地展开快速伴奏,将乐曲活泼、欢快情绪表现出来。E 段旋律具有洒脱飘逸特点,构成的旋律相同,可以选择强弱对比形式展开演奏,采用先强后弱方式,可以保证情绪方面与小快板的热情实现有效承接,另外可以对比,塑造出隐去情绪,最后回到最初意境。同时,演奏《秋夜思》过程中会融合装饰音,其中滑音、泛音、颤音等较为常用。例如,周煜国先生在引子中使用了大二度等装饰性泛音以及滑音,通过装饰音可以促使单音旋律更加丰富,有效提高音乐韵律美感,促使音乐效果非常传神。

第二,演奏技法。在运用演奏技法过程中需要对摇指以及托劈等技法加以重。在现代古筝乐曲中,托劈指属于一种常见技法,《秋夜思》选择倚音与托劈法结合方式进行演奏,同在低音区浓厚音色作用下,充分塑造出思绪万千、静谧幽远悲凉秋夜。对于遥指,也属于一种常见古筝演奏技法,《秋夜思》时选择使用大量遥指法。慢板结束之后,《秋夜思》中出现大段长摇旋律,在该部分,具有较强的弹奏力度,在情绪不断发展过程中,促使《秋夜思》进入高潮,将作业喜悦、激动之情表现出来。快板结束后,同样采用大段摇指,在该部分情绪开始进入平稳状态,引导听众陷入思念,回归到《秋夜思》沉重悲伤的主题,为结束演奏做好铺垫。《秋夜思》高潮部分为快板部分,选择快速指序与小搓结合方式,误导性较为突出,音响效果需要层次丰富、充实饱满,让音乐旋律更加跌宕起伏,表现出秋夜的梦幻以及欢腾等意象。

第三,演奏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层次。应该结合音乐色彩区的分度情况,对音响力度进行有效区分。《秋夜思》主要涵盖引子、慢板、连板、快板以及尾声五个部分,音乐色彩具有较多变化,同时音乐情绪层层递进。开始部分,《秋夜思》主要通过极弱的音响与散板将秋夜的静谧与幽远表现出来,意境深远、情绪平静。在第二部分,慢板从平缓情绪向更具歌唱性、激动、平稳的旋律方向发展,将秋夜的空灵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演奏过程中,需要保证音量在mp—f 之间,同时尽量保持强弱起伏的幅度。对于第三部分,是高涨情绪转变为低落情绪的转接点,将引子与慢板的旋律重现出来,让音乐回到最初意境之中。对于第四部分,是《秋夜思》高潮部分,音响应该至少应该达到ff 力度,促使音乐旋律跌宕起伏,热烈欢腾以及情绪高涨,舞蹈性较为突出。尾声属于变化再现引子的音乐材料。营造出一种缥缈意境。

四、结语

音乐具有抽象特点,需要人们用心进行感悟。古筝音乐通过旋律、音色以及节奏等可以完美表现出相应意境美,意和情的结合促使古筝演奏更具意蕴与文化气息,即已经。在表达音乐过程中,并非仅仅通过技法实现,还需要进行情感表达,这是一个持续塑造境界、营造氛围的过程。

猜你喜欢

引子快板古筝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为快板艺术正名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浅谈《月儿高》的演奏技法
第一次弹古筝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
我爱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