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A大调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的演奏特点
2022-07-22牟少龙西安翻译学院
牟少龙(西安翻译学院)
一、绪论
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对于他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来说,常常被人存有误解,而这种称谓实际上本身就是有偏差的,并且将他作为一个杰出的器乐作曲家的伟大形象掩盖住了,他像许多其他浪漫主义音乐家一样,十分沉迷于钢琴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魅力。舒伯特的一生虽然只活了短暂的31 年,但一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过程中,总共写过22 首。
在创作奏鸣曲的过程中舒伯特为奏鸣曲的主题付出了许多的努力,对奏鸣曲这种题材进行了开创性的创新,但是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当时并没有获得大众的普遍认可与推崇。古典时期的传统奏鸣曲与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同时也是浪漫主义奏鸣曲的开端。虽然他的钢琴奏鸣曲处在如此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但在当时,并未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与喜爱,主要原因为: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长期被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光环所掩盖,舒伯特于1815 年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时贝多芬已写下27首钢琴奏鸣曲,此时正值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如日中天之际,而他的钢琴奏鸣曲被自己的艺术歌曲所影响,与他自己所创作634 首艺术歌曲相比较,他的钢琴奏鸣曲产量少之又少。同时,当时的人们更关注和喜爱他的艺术歌曲。
二、《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音乐分析
舒伯特的创作手法、技法与贝多芬的截然不同,通过查阅贝多芬作品的手稿,从中发现每首作品都是在草稿本上寥寥几笔,写下一些片段,如同搭建建筑框架,有待日后去构建和修改,但是对于舒伯特来说,要将这些片段转型就意味着即将要进行一场奋斗。雨果·里曼(Hugo Riemann)对贝多芬的工作习惯描述为:“贝多芬匆匆写下主题轮廓,为的是日后继续写作时能起到一个重要的提醒作用”。贝多芬继承了海顿运用动机主题的概念,然后极为精简地加以运用,舒伯特的创作方法则是匆匆摘记一下完整的旋律,这种倾向更多地暗示着莫扎特的作曲风格,而非海顿的,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讲,贝多芬是从音乐结构的角度来思考,而舒伯特则是从旋律抒情性的角度来思考。所以,有舒伯特的地方就有优美的旋律。
舒伯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作于1819 年,从德国Leipzig:Breitkopf&Härtel 版乐谱中看到该曲创作于1825年,而德国Munich:G.Henle Verlag版的乐谱中该曲创作于1819 年。由于该曲的创作年份说法不一,且又介于早期末与中期出之间,其风格、表现手法相对于早期作品来说较为成熟。虽然这首奏鸣曲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最短的一首,但却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中最具抒情性和歌唱性旋律的一首作品,它是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第一个时期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A 大调奏鸣曲》D664 的创作背景:舒伯特1819 年的夏天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去奥地利北部附近游玩,在他们当时借宿的旅店中,店主的女儿克拉给了舒伯特创作灵感,由此而创作了这首A 大调钢琴奏鸣曲,与贝多芬奏鸣曲比较来看,这首奏鸣曲旋律优美,情感丰富。但发展部分和声的紧张感和对比不足,这可能也正是舒伯特奏鸣曲与贝多芬奏鸣曲最大的区别,他更为关注多个主题和乐思的共存与融合,对于音乐的歌唱性和抒情性表现更强,本文在接下来内容中详细的分析这首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A 大调钢琴奏鸣曲 D664》第一乐章速度为Allegro Moderato,中庸的快板,奏鸣曲式结构,A 大调,4/4 拍。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可分为:呈示部(Exposition)、展开部(Development)、再现部(Recapitulation)和结尾(Coda)四部分组成。
呈示部是由主部主题(1-20 小节)和副部主题(21-47 小节)构成。
主部主题为ABA’段落结构,其中A 段是一到八小节,A 大调,为两个平行结构的音乐乐段。由弱起开始,由do上行,运用级进的写作手法进入到A 大调的主和弦上。B 段为9 到12 小节,使音乐从A 大调转到升F 和声小调,以给音乐带来一种情绪上的转变。利用旋律从高声部到低声部交替出现的方式,渐渐进入到A’段。其中B 段的主题是由A 段的动机衍生发展出来的,只不过换到了关系小调上,旋律进行中随着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逐渐向主旋律过度。A’段13 到20 小节为A 段的再现。但从20 小节来看,也可以看作一个主部主题到副部主题的一个连接句,用上行级进音阶的方式,通过三连音的节奏型向第二主题(副部主题)过渡,19 小节和弦由A/E-Emaj7解决到20 小节的A 和弦上,看似平稳解决,但由于20 小节D#音的出现,调性也由A 大调顺利的转到了上方五度关系的E 大调,这种转调方式也完全遵循了古典奏鸣曲呈示部主部主题到副部主题的转调方式。
副部主题中左手的伴奏音型主要以波浪形的进行方式,利用大量的三连音及二对三的节奏型,使得呈示部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例3-4)。音区主要以中高低音不停切换的方式不断进行。呈示部乐曲由抒情性的旋律开始,婉转优美,用级进和跳进的方式进行,音乐如歌曲般连贯,富有感情。左手为有规律的连续八分音符伴奏音型,大量运用各种分解和弦和一小部分重复低音伴奏音型。呈示部副部主题结束在转调后E 大调的E 和弦上。
发展部(48-79 小节)以E 大调开始,主题动机还是根据呈示部发展而来的,但主题发展与变化不大,不像呈示部有主部和副部主题。为了增加与呈示部的对比和冲突,发展部一开始就出现很多变化音,和声的变化也不受主调调性的限制,更加丰富,以营造调性不明的感觉与情绪,直到57 小节开始左右手三连音上行模进进行连接,不停地发展,将发展部的音乐推向高潮,到65 节开始,情绪突然安静下来,不停地循环往复地重复着呈示部主部主题的动机,也为连接到再现部而作准备。舒伯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发展部不像贝多芬奏鸣曲那样用大量的篇幅和各种作曲技法来表现强烈的冲突和对比,而舒伯特《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的发展部相对来说,发展变化、冲突对比都有,但显得不足,因为在篇幅上发展部也只有32 小节,这可能也就是舒伯特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再现部(80-126 小节)再现部依次再现了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再现部主部主题与呈示部的主部主题调性统一,主部主题的结构也和呈示部一致ABA’,唯一的区别就在于B’(87小节)段的旋律换到左手,利用八度的手法,不仅强化了旋律,而且还增加了更多的感情。而副部主题也回归到主调的调性上——A 大调(102 小节)。其后,运用各种写作变化手法,在126 小节的音乐通过一个完全终止结束在A 大调主和弦上。总体而言,再现部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情绪上相互补充,彼此之间有对比但没有强烈的抗争。再现部副部主题与主部主题不断变化、对比,运用发展的写作手法使乐曲结构更加丰富完整、紧密。无论从速度上还是力度标记上,都使它听起来如一首抒情歌曲。舒伯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完全遵守了古典奏鸣曲的曲式结构,但从头到尾无不透露着浪漫音乐的抒情性、歌唱性。
结尾(127-133 小节)还是紧扣呈示部主题动机,不同的是运用音区的转换(旋律从小字二组转换到小字一组)使得这首奏鸣曲最终结束在A 大调上,前后呼应,紧扣主题,旋律优美,结构完整。
三、《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一)旋律的抒情性与歌唱性
在舒伯特的时代,他几乎被看作是一位艺术歌曲的作者,钢琴作品受到艺术歌曲旋律抒情性和歌唱性特点的影响,使得旋律的歌唱性就成了舒伯特钢琴作品的重要特点,海顿的奏鸣曲具有“交响性”,贝多芬的奏鸣曲则具有“反抗性”,莫扎特的奏鸣曲具有“歌剧性”,舒伯特的作品不像贝多芬的作品处处充满强烈的对比与冲突,舒伯特的奏鸣曲是一种思想的寄托、情感的释放,显然更具有“歌唱性”,这种旋律性的风格直接贯穿到他的整个器乐作品中,尤其是钢琴奏鸣曲,无论是快板乐章还是慢板乐章都具有这种抒情特点。
(二)丰富的织体
舒伯特对伴奏声部是十分重视的,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面伴奏声部有着同人生一样的地位,在他的奏鸣曲里,让人着迷的伴奏声部,创作的优美性与旋律和歌唱性与抒情性一样重要,甚至能够单独拿出来进行演唱及演奏。舒伯特善于使用主调织体伴奏,以旋律为主,伴奏为辅的伴奏音型。伴奏声部的音形的选择上,分解和弦大量使用的是舒伯特常用的形式。
在这部奏鸣曲里的第一乐章中,可以看到大量的运用分解和弦,其中运用了两种分解形式,就是八分音符的连续进行和三连音的运用。其目的为了可以将更为宽广的感情表达出来。此外,舒伯特经常将主旋律在左右手中交替出现,以实现更为丰富的歌唱效果。
(三)节奏的变化
旋律是音乐的血肉,节奏则是音乐的框架。在音乐作品中,为了刻画某一特定的音乐形象或某一特定的音乐情绪,常常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应用某一特定的节奏和节奏性。这是音乐作品十分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节奏的变化带来了音乐各种情绪的变化,在这首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中,舒伯特利用各种节奏型:八分音符的连续进行、音阶的级进、模进,分解和弦的运用、重复低音的出现、三对二的节奏型、附点型节奏、左右手不规则的节奏对位等都对抒情性和歌唱性的表达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四)富有色彩的和声
在舒伯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的展开部中,大量使用的半音和声(chromatic hormony),从而给音乐带来更多的对比与色彩,使调性更加模糊化。
舒伯特奏鸣曲在创作上受海顿、莫扎特影响,但贝多芬对舒伯特的影响最大,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非常崇拜贝多芬,舒伯特在创作上严格遵循了古典奏鸣曲的格式,但又试图对古典奏鸣曲进行改造于创新,他在作品中成功的注入了丰富的和声与伴奏织体,色彩极其浓重,浓重的抒情风格,主部与副部的主体与和声对比不明显,而是用转调和临时变化音作为乐曲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和声连接中常应用不协和音和较多的远关系转调,如同名大小调和声转换、近关系转调、三度转调等,转调手法使作品的和声进行富有多变的色彩,从而能引起听众丰富的内心感受和体验。
四、《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第一乐章演奏技术的应用
法国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说,任何时候只要它(技巧)本身变成了目的,并篡夺了真正的目的-音乐内容的地位的话,就应该把它清除掉。
(一)触键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浪漫主义最大特征就是注重旋律及乐思的表现,这也是主调音乐再一次创新变化的重要过程。其注重情感的抒发,弹奏方法和音乐的表达,完全不同于古典主义的手指学派和动力学说,单纯依靠手指独立性及高抬手指的演奏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浪漫主义作曲家对于细腻情感表达的需求,浪漫主义时期真正进入运用手指、手腕、手臂乃至全身演奏的新阶段,为了用连奏法发出歌唱的细腻柔和的音色,建议一改过去单一的垂直触键,需要大量的运用深触键的弹奏方式,利用手腕和手臂的带动,按照乐谱的连线的要求,旋律上行时,手腕也要向上带着手指往前进行。反之,旋律下行时,手腕带着手指往下进行。在手腕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时,力量也随着手腕的转动不停地转移至弹奏的那个手指。
(二)音色
由于舒伯特的奏鸣曲受艺术歌曲的影响很大,所以对于音色的控制一定要基于旋律的歌唱性和抒情性,在音色的控制上要讲究饱满、通透、起伏、流畅和连贯。例如呈示部主部主题这五个乐句中从弱(p)到中强(mf),持续中强(mf),最后伴随着减弱(dim)在连续附点音符的节奏中步入了副部主题。在演奏和表达过程中,就要严格按照谱面信息,控制好左右手的旋律与伴奏之间的主次。对于音色的控制还要更多关注旋律的起伏,旋律向上走的时候,音色及音量的表达上也突出来,左手虽为伴奏,其实要紧跟右手旋律的起伏和发展。对于主题和织体在变化过程中,也要在音色上演奏出不一样的内容和情绪。
(三)踏板
关于奏鸣曲演奏过程中对于踏板的使用,是大家经常谈论但却不容易表达的内容。在这首作品中,踏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作品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在踏板使用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音乐流畅的进行,手指的控制和踏板的控制要相互合作、相互弥补方可弹奏出流畅、连贯的声音。在八分音符连续出现时要更多的使用半踏板和切分踏板,而在柱式和弦和八度出现时一定要多使用正拍踏板,也就是节奏踏板。在和声变换特别多的地方,一定要注意对踏板的控制,其要点在于:干净、连贯、流畅,进而达到烘托主题色彩,表达真实感受。
(四)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
通过练习舒伯特《A 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发现乐谱中到处都是大连线,可见该奏鸣曲的演奏方式尽可能要多使用连奏(Legato)方式来弹奏,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手指弹奏时音与音的连贯和踏板的结合,要使音乐更连贯地表达出来。第一小节开始时的力度记号为“P”,可见该奏鸣曲在演奏过程中的情绪为“dolce”,即甜美柔和的音乐情绪。正确理解音乐术语及表情记号对于正确表达该奏鸣曲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乐曲在接下的进行中,笔者发现呈示部的力度一直在p-mf 之间不停地过渡、切换,直到展开部开始后力度才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出现了FZ 到PP 之间的强烈对比,最终在再现部力度又回到了mf,通过力度这样不停地变化以及连奏的处理,深深地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情感的细腻以及舒伯特钢琴音乐抒情性表达的特点。
五、结论
直到舒伯特逝世一百年后的1928年,唐纳德·托惟的文章《调》引起了人们对于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重新认识与关注。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舒伯特的音乐创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A 大调奏鸣曲D664》是舒伯特所有钢琴奏鸣曲中极具浓郁抒情性和优美歌唱性的一部重要作品,其艺术价值不可估量,相比舒伯特其他类的作品,或许它并没有那么出类拔萃,但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的严谨与浪漫主义的鲜明特点,写作手法上的纯熟技巧以及和声连接、旋律的流动与抒情性,在演奏这首作品前,需要先学会感知,了解作曲家本人通过此曲表达的思想,严格按照谱面的各种表情标记,全身心浸入到浪漫主义时期,由此来把握该曲整体的风格特点以及优美的旋律,并将其更加详细的诠释与演绎。
舒伯特一生创作的旺盛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20 年时间,但他所流给后世的经典钢琴曲目数量众多,并且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及魅力,影响深远使人沉醉其中,以至于他们在迄今200 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散发出越来越多的,瑰丽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