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丁村木雕纹样的图像语言探究

2022-07-22李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木雕吉祥纹样

李晨

(晋中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6)

0 前言

山西丁村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北方汉文化的活化石。村域占地面积为3.72平方千米。丁村民居的建筑木雕装饰独树一帜,风格瑰丽而多样,技艺独特,雕刻手法细腻,图案流畅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为世人所称赞,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木雕纹样的图像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古人生活与精神追求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丁村居民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以及无限向往。文章研究丁村木雕纹样的图像语言含义,希望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将图像语言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表达出来。

木雕文化是我国经典的民间工艺美术文化。虽然旧时代早已远去,但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却并不会因此流失。对于现代人而言,木雕文化仍然具有传承与借鉴的意义,而民族文化又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因此,开展此次关于山西丁村木雕纹样的图像语言探究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与意义,对传承优秀传统民间工艺美术文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山西木雕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及丁村木雕艺术文化介绍

1.1 山西木雕艺术的历史发展概述

山西省是文化大省,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山西木雕艺术独树一帜,成就辉煌,影响深远,相比浙江东阳木雕起源更早。根据我国一些历史记载可知,山西木雕艺术最早起源于商朝,虽然当时工艺不比后来精湛,但是已具备一定的木雕水平。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木雕逐渐地被应用到古代帝王宫殿中,很多建筑都搭配应用木雕纹样。

随着工匠技艺的不断提升与积累,他们发现木材的可塑性极强,同时又能很好地保存下去,可几年甚至百年不坏,其表现能力又远胜于石材,可表现复杂的图案雕刻,细腻感较强。此后,木雕刻被广泛地运用到民间中,兴盛一时,被百姓喜爱与接受。石雕则不再像以往那般受到欢迎,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到了东汉,印度佛教传入我国,大批民众开始信仰佛教,各地也纷纷大兴土木修建寺庙,木雕被广泛地运用到寺庙的装饰中,也促进了木雕艺术的发展。山西省是受佛教影响较深的地域之一,在该省比较有名的佛教传教圣地中五台山最有名。而当时为了修建五台山寺庙,山西省的很多能人巧匠献出了自己的智慧并运用了自己的技艺,将很多精美的木雕艺术运用到寺庙的装饰中,很好地美化了寺庙环境,将佛教文化、民居文化、五台山的地貌环境高度融合到一起,又促进了山西木雕艺术、技艺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木雕刻手法也在此时被发明出来。

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木雕也逐渐被运用到大户人家、平民建筑中。明清时代,木雕艺术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工艺程度极高,内容表现也日益广泛,雕刻日益精致,纹理清晰、细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1.2 丁村木雕艺术文化介绍

山西省是我国留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之一,有“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山西丁村明清民居建筑群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该村建造于明万历二十年,目前仍旧存留有四十余座明清宅院建筑,以该村中心的观音堂为核心,主要分为北、中、南三大院群,再加上城寨、戏台、庙宇,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四合院宅院。

该村于1988年成为我国首个被国家认可的古代重点保护村落。丁村地域环境独特,交通便利,气候舒适,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该村村民自古以经商谋生。因此,村民大多从事商业活动,以农业为辅,经济条件较好。这使该村经济较发达,能有更多钱财用于修建宅院。该地域的民居建筑精美程度极高,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木雕村落之一,具有较高的审美与研究价值。

丁村木雕内容大多是以民间文化作为题材,而这些题材都通俗易懂,制作形式多样,雕刻手法精湛,深刻地反映当地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民族艺术魅力。所以,其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同时也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价值。

2 山西丁村木雕纹样的图像语言分类

丁村民居宅院木雕在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与圆雕,这三大类型雕刻态势大有不同,雕刻技艺、工艺特点、视觉呈现也均有不同,根据建筑特点运用不同的雕刻方法,可满足雕刻创作意图。而山西丁村木雕纹样的图像语言寓意丰富,不同的木雕都反映出古人的精神需要、诉求及生活状态。

2.1 吉祥寓意图像语言

生活在古代的人民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建筑中,以此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丁村民居宅院上的许多木雕都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希望这些图案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运,避开厄运,获得庇佑。

中国人对吉祥的追求古已有之,其中《庄子·人间世》就有关于吉祥的解释:“虚室生白,吉祥止止。”随着汉代木雕的兴起,古人便将吉祥的美好之意运用到建筑中,这也是比较具有鲜明特点的一个文化符号,后来在民间得到广泛的运用,演变发展成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印记。

明清两代随着社会发展进入到高峰阶段,吉祥寓意一类装饰物更是被广泛地运用。丁村民居木雕便继承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一说,当地民居木雕建筑均采用了福寿康宁吉祥寓意的装饰技法,如麒麟送子木雕图(图1)、喜上眉梢木雕图(图2)等。

图1 麒麟送子

图2 喜上眉梢

古人认为,麒麟是吉祥神兽,其主太平、长寿,而对于一般人民来说,麒麟是送子神兽。古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恶劣的,天灾人祸不时出现,严重威胁古人的生命安全,死亡率很高。为了延续后代,古人又会多生子。于是,将这种愿望寄托在木雕的吉祥寓意上。麒麟送子木雕图(图1)中间雕刻的是一只麒麟,旁边有两个孩子,祈求多子多福,寓意着吉祥如意。通过图1不难看出,该木雕形象细腻,人物形象生动,雕刻工艺极其精良。该木雕背景为传统的几何和花朵雕刻,整幅图看起来十分欢乐、喜庆,所传递出的是一种祥和氛围,符合古人对吉祥的追求。

喜上眉梢木雕图(图2)雕刻的是三只喜鹊雀跃在梅花枝头上,这正对应了成语“喜上眉梢”。这一图案反映了古人对喜事的盼望,整幅图架构比例合理,雕刻手法精湛、工整,整体美观、大方,生动而又富有趣味。中间部分刻画了三只喜鹊攀上梅花枝头的模样,反映了古人内心对美好的幸福追求,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好运。

从图1、图2的木雕中就能看到古人木雕纹样制作之精良,从图像语言所表达的内涵来看,古人的愿望都是简单、质朴的,是美好的,且通过运用一定的素材来表达自己精神上的追求,运用不同雕刻手法将语言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2.2 戏曲类木雕纹样图像语言

山西省的戏曲文化氛围浓郁,是北方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影响深远。其中,比较有名的古代戏曲家就包括关汉卿、郑光祖与白朴。尤其是关汉卿,其是山西晋南人,对推动晋南地区戏曲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更一度使该地区成为整个中国的戏曲文化创作中心。因此,山西的木雕中也有关于戏曲方面的元素,通过精湛雕工将戏曲人物形象地呈现出来。其选择的雕刻素材大多以古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为主,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的人物。

丁村木雕中蕴含的戏曲元素丰富,戏曲类木雕以不同的小说人物、故事作为创作题材。这种创作方式与传统的戏剧创作高度吻合,能够突出戏剧创作的形象,使创作内容变得更多样,如精忠报国木雕图、三顾茅庐木雕图。

如精忠报国木雕图,制作工艺精湛生动,细节逼真,栩栩如生。精忠报国木雕图出自精忠报国的典故,刻画了在一处房子内,半趴着爱国英雄岳飞,而其母则举起右手,使用尖刺在帮岳飞纹字。该图像表达了古人对爱国英雄的敬仰、赞颂,以岳飞的少年励志故事来突出华夏子孙的报国情怀,能起到很好的爱国教育作用。将戏剧元素与木雕技艺、爱国教育完美地结合到一起,很好地将文化与艺术充分的融合到一起,此种创作方式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故其表现出来的图像语言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性语言。

如三顾茅庐木雕图,其创作体现了山西人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拜与歌颂,将刘备网罗人才的真诚一面体现出来。在三顾茅庐木雕图中,刘备(左侧)伸出手邀请诸葛亮,而另外一只手放在膝盖上,坐姿端庄,头侧向诸葛亮,显得十分真诚,表达出了刘备对人才的渴望,同时又反映出刘备胸襟宽广。古人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的真诚所打动,通过雕刻充分地体现出来,以一种戏剧形象来呈现出来,整个图像人物形象逼真,细节丰富,充分地体现出了古人高超、精湛的木雕技艺,令人钦佩。

从精忠报国木雕图、三顾茅庐木雕图不难看出,古人对中国传统古代文化的追求,并将这种追求应用在木雕上,运用不同的技艺将人的思想表达出来,实现了艺术与现实的高度融合,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2.3 文字类型图像语言

丁村木雕的纹样类型众多,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木雕纹样是文字性纹样。虽然比较常见,但是纹样雕刻方式多种多样,很考验木雕工匠的技艺。此类装饰纹样采用较艺术化的手段进行雕刻,应用多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字进行表现,看似单调但是却又一点不单调,一般都是采用几种不同植物搭配在一起。目前比较常见的文字有“福”“寿”“喜”。丁村木雕目前最常见的文字是“寿”字。“寿”字木雕显得比较艺术化,但是从总体形象来看还是能够看出是“寿”字,这与中国汉字独特造型设计有关,也与木雕工匠独特的创作技艺存在着莫大的联系。文字木雕看似简单,但是从文字雕刻细节来看,雕刻难度大,如从文字笔画来看,笔画工整,错落有致,同时字形的两边对称性强。该“寿”字采用的是镂空雕刻法,即字体旁边全部镂空,突出“寿”字。该木雕图像语言旨在表现古人对长寿的追求。由于古人所生存的环境比较恶劣,能够长寿的老者较少,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常说“七十古来稀”,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由来已久。

综合来说,该“寿”字体现出古人对延长生命的追求,同时也表达出古人对生活的无限眷恋与热爱。

2.4 动物类型图像语言

丁村木雕的动物类型图像有很多,由不同的动物作为创作题材,刻画动物的日常形象,突出动物类型木雕的审美,体现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在某种程度上也和我们国家古老的图腾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一是我国古人对某类动物有一种膜拜的心理,二是某些动物与我国汉语字的音调相似,故又能代表出古人对吉祥寓意的追求。根据资料统计,丁村木雕中比较常见的动物包括麒麟、狮子、鹿、凤凰、蝙蝠、鸳鸯、喜鹊、马、牛、老虎等,大多采用现实手法进行呈现。

如蝙蝠木雕图,采用了比较细腻的工艺进行雕刻,刻画蝙蝠的形象。从做工看该蝙蝠纹制作十分工整、精湛,毫无生硬感,要知道在那个缺乏机器年代拥有此等雕刻技艺是非常了不起的,体现出工匠技艺之高超与精良,反映出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希望能够拥有更多的福气。

如狮子木雕图,雕刻的狮子十分雄壮威风,不可冒犯,左脚踩着绣球。在古代人心中狮子是不可侵犯的,象征无上的地位和尊严。该木雕图反映出古人对地位的追求,即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更高的地位,步步青云。

如鹿木雕图,鹿雕刻得形象逼真,虽然雕刻技艺并不复杂,但是将鹿回头的姿态很好地呈现出来。鹿在古人中又和“禄”同音,故该图案在丁村也十分常见,即希望获得更多俸禄,也寓意着希望今后能当官。

古人对吉祥、仕途、地位追求是很高的,以上几组木雕图都体现出古人对生活、仕途的重视,表达了古人积极进取的精神。

3 结论

综上所述,山西丁村木雕纹样图像语言是十分丰富的,这些图案结构精巧,工整紧凑,错落有致,内涵丰富,形式多变,反映中国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与追求,对未来带有很高的憧憬。其图像语言内涵丰富,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古人思想感情、寄托等表达出来,体现出古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强烈追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共同追求。木雕纹样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反映出古人独特的审美能力,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瑰宝,值得我们后辈去传承,并将此发扬光大。传承木雕纹样图像语言,并运用到现代的各种设计中去,将深厚的寓意体现出来,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出感人至深的意境美。

猜你喜欢

木雕吉祥纹样
同敲吉祥鼓 共度欢乐年
祖国吉祥
拯救“濒危”花纹
好花开放送吉祥
木雕鱼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漫画
平遥漆器植物纹样艺术研究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