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革命文物内涵 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和平解放证明书

2022-07-22张晓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9期
关键词:军垦酒泉中国人民解放军

张晓丽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张珍贵的和平解放证明书(图1),它是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和平解放证明书记载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也是它的所有者王振声同志在历史转折关头毅然抉择投向人民阵营的永久证明。

图1 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酒泉发给王振声的和平解放证明书

1 文物介绍

这件文物的年代为1949年,质地为纸质,长17.6厘米,宽16.1厘米。内文用蓝黑钢笔填写。1994年由文物所有者王振声的儿子王文夫捐献给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1998年,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鉴定专家小组对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馆藏文物进行鉴定定级,和平解放证明书被鉴定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和平解放证明书是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酒泉发给起义的国民党九十一军二四六师七三六团上校团长王振声的,该证明书内容如下:

兹有王振声,现年37岁,原为国民党246师736团上校团长,反对地方武装,于9月20日参加和平起义解放,自动放下武器,本军不究既往,予以宽待,保障其生命安全,并遣散回籍,但本人必须遵守人民政府一切法令,特此证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民国三十八年9月24日

因和平起义后王振声希望返回家乡,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其办理了返家手续,其中就包括已填写好的和平解放证明书、陕甘宁边区旅途粮票(图2)、介绍信以及足够的路费。

图2 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酒泉发给王振声的陕甘宁边区旅途粮票

2 文物历史背景

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展开战略决战,共歼灭敌军154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主力,解放了我国东北全境、华北绝大部分地区和长江下游的江北地区,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大大加快了全国的解放进程。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和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代表,在北平(今北京)开始和平谈判,双方拟定了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和平协定,国共和谈宣告破裂。张治中等人留在解放区,表示愿和中国共产党合作。

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图3)。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与陈毅、粟裕率领的第三野战军发动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歼灭国民党部队40多万人。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灭亡。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向江南和西北大进军。

图3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5月,中央军委命令向西进军,消灭西北地区之敌,解放陕、甘、宁、青、新五省。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攻占西安,解放陕西关中地区。扶眉战役歼灭胡宗南主力4.3万人,解放了咸阳至宝鸡的陕西中西部地区。平凉战役消灭长期盘踞青海、宁夏的马步芳部队1.1万人,解放了平凉、天水等陇东地区。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歼灭马步芳主力4万多人,解放了兰州地区,从此,解放军威震西北,所向披靡。王震司令员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一、第二军发动青海战役,解放西宁。1949年9月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横跨黄河,沿兰新公路西进,追歼逃向河西走廊之敌,17天推进700千米,解放了武威、永昌、山丹等地。第一兵团由西宁迂回河西走廊翻祁连山,17日攻占甘肃民乐,19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张掖。1949年9月21日,第一、第二兵团会师张掖。1949年9月24日,第二、第六军攻占高台、清水,兵临酒泉城下,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率第八补给区、第九十一军、第一二〇军、整编第四十二师第二三一旅、汽车五团、十三团等残部共计4万余人,在酒泉宣布起义。

3 文物来历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珍藏的这件和平解放证明书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酒泉发给起义官兵的,该证明书是发给国民党九十一军二四六师七三六团上校团长王振声的。

王振声,河北省昌黎县人,1930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第十期骑兵科学系,1949年8月,王振声任国民党九十一军二四六师七三六团上校团长,驻守甘肃张掖。9月20日在张掖率部起义,投向人民的怀抱,起义受到中国共产党的赞誉。

早在1946年3月,王振声在国民党军队二〇一师任师直属部队上校战术教官,驻守四川璧山地区。国民党最高军事指挥机关为时局所迫,决定在兰州建立西北行营(后改西北长官公署),加强西北的军事力量。由国民党中央政府宣传部部长张治中先生担任西北行营主任,王振声被任命为总务处总务科科长。1946年4月5日,王振声一行乘机飞抵兰州西北行营总部五泉山,他主要负责总务事宜以及接待过往兰州的大员。1947年秋,就遵照张治中主任电报嘱咐,很好地接待了途经兰州要赴南京开会的屈武先生和新疆省主席包尔汉。

1948年7月,西北绥靖长官公署(即西北行营)为了加强防务,新组建了二十八旅,王振声被调至二十八旅一团任上校团长。由于兵员不足,全团三个营分三个点分别到通渭、陇西、庄浪征兵,使二十八旅一团增加了六个直属连,即特务连、通信连、机枪连、运输连、炮兵连、卫生连,总兵员达3500人,并奉命调往武威训练。1949年1月,国民党当局将二十八旅改编为九十一军二四六师,军长黄祖勋,师长沈芝生,王振声所在的一团改编为二四六师七三六团,王振声任团长。

这一时期中国政治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党政府首席代表张治中赴北平与中共谈判未能成功,并决意留在北平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西北长官公署由马步芳接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战场节节胜利,马步芳为应付困境不断将部队频繁调动、撤退。王振声率领的七三六团官兵都跑得筋疲力尽,全团都笼罩着厌战情绪,更使王振声生气的是一会是师长沈芝生命令,一会是军长黄祖勋命令,可七三六团的军需物品却得不到最基本的保证,这两位领导谁也不负责。所以王振声没有执行军长黄祖勋撤往酒泉以西的命令,让部队在土关按兵不动,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向张掖以东的周家庄转移。

部队尖兵连在周家庄以西行进时,与一名解放军战士相遇,这位战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五师十四团搜索排的。原来第二军由青海西宁从南向北过祁连山,向西挺进解放张掖,十四团搜索排为保证友邻部队指战员安全沿公路向西搜索,故这位解放军搜索员与王振声的部队相遇。这位解放军战士还告诉王振声他原是天水国民党骑兵学校的士兵,天水解放时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这使王振声再次陷入沉思,他想起张治中北京和谈后曾对西北国民党广大官兵发表的讲话,号召大家看清形势,以国家大局为重,弃暗投明,回到人民的怀抱。经过慎重考虑,王振声决定率部起义,他召开连以上军官会议,在会上分析利弊:“解放军已解放张掖,我们部队缺粮少药、没有补给,国民党上层人士只顾着自己逃跑,不管我们死活,我想我们现在唯一可走的一条路就是起义,也只有这条路是生路。”大多数军官在一阵沉默地思考之后同意起义。

为了保证起义的成功,王振声决定亲自坐镇团部准备工作,并派副团长胡胜祥与搜索排的解放军同志一起到张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十四团团部接洽起义事项。傍晚为了防范部队出现混乱,王振声以点名为由,紧急集合全团战士训话。等到解放军第二军十四团刘发秀团长到达后,王振声立即宣布七三六团起义,并命令全体官兵将国民党军队的帽徽、符号和一切标记全部撕下来销毁,将部队全部移交刘发秀团长指挥。刘发秀团长简要讲了共产党对起义人员的政策后,命令部队连夜赶往张掖。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军部也驻扎在张掖,王振声和胡胜祥受到第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的接见,王恩茂政委还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出生、经历、家庭情况,对他们率部起义的行为给予肯定“你们率部起义是有功的,今后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再立新功”。最后,第二军两位首长再次交代他们,有什么要求可以提出来,部队会尽量满足他们。王振声告诉首长他离家好几十年了想回家看看,第二军首长对他的要求没有立即明确表态。其后,第二军五师政委李铨多次找到王振声做思想工作,表示第二军领导对他很信任,希望他继续留在部队,为革命而工作。但王振声态度坚决,执意要求回家。由于第二军部队还要继续西进,立即对起义的七三六团就地进行改编,李铨政委对全体官兵讲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号召新老战士搞好团结。

十四团开拔酒泉之前,刘发秀团长亲自陪同王振声到第二军政治部联络处,安排好他的食宿,并为他办理好回家的相关手续。手续有填写好的和平解放证明书,沿途使用的介绍信,还发了陕甘宁边区的粮票以及足够的路费。

4 文物历史意义

这件国家一级革命文物和平解放证明书记载了王振声同志在历史紧要关头,认清形势,以国家大局为重,弃暗投明,回到人民阵营的大义之举,为新中国的和平解放立下功劳。它是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和平解放证明书,与其同类的藏品迄今为止还未发现第二件。

酒泉解放意味着西北五省已解放了陕、甘、宁、青四省,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玉门关,直叩新疆大门。1949年9月25日、26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新疆省主席包尔汉相继发表起义通电,新疆和平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在酒泉举行了庆祝大会,并宣读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向新疆进军的命令。10月5日,第一兵团在酒泉又隆重召开了进军新疆的宣誓大会,第一兵团党委向全体指战员发出“不怕牺牲,不怕一切困难,奋勇前进”的战斗口号。

酒泉起义的官兵绝大多数都在起义后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王震司令员、徐立清政委的率领下,在党中央“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下,踏上了进军新疆的艰难而又漫长的征途。王振声也不例外,在即将动身回家前夕受到王震司令员的亲切接见,王震司令员对王振声说:“你率部起义是有功的,希望你能继续把原部队走散的军官召集起来,跟我们一起去建设新疆。”王震司令员真挚、坦率的谈话,使王振声很感动,他迅速召集分散在张掖城内的军官组成了一个干部大队,跟随解放军第一兵团官兵一起进军新疆(图4)。

图4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在甘肃酒泉广场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誓师进军新疆

此时王震司令员高瞻远瞩,已经开始筹划新疆解放后的建设工作了,他决定在甘肃文化名城临洮组建一所兵团军政干部学校,招收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学生入伍参军进疆,共招收了1250名青年学生,其中女兵150名。经过短暂的集训,部队为他们配发了军棉衣、军棉裤、军帽、黄色军挎包(图5)、帆布面箱子、马褡子等物品。这批军政干部学校的青年跟随进疆部队挺进新疆。现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陈展的就有进疆前解放军部队配发给临洮女兵魏玉英的马褡子(图6),还有酒泉参军入伍的王立槐的帆布面箱子(图7),这些文物与和平解放证明书一起述说着人民解放军大军西进新疆前的那一段历史。

图5 1949年,解放军部队给进军新疆的战士配发的黄色军挎包

图6 1949年,解放军部队给进军新疆的甘肃女兵魏玉英配发的马褡子

图7 1949年,解放军部队给酒泉参军进疆的王立槐配发的帆布面箱子

1949年10月12日至1950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各部全力挺进新疆。

1949年12月17日,新疆军区与新疆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新疆远悬祖国西北边陲,要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就必须驻扎军队,而军队驻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军粮问题。为了在新疆站稳脚跟,完成保卫国防、捍卫祖国的使命,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遵照毛泽东主席1949年12月5日发布的《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的命令,开进新疆戈壁荒漠,开荒生产,变戈壁为良田,建工厂,办学校,建起一座座新城,创造了开发新疆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王振声与所有驻疆战士一起参加大生产,屯垦戍边,为建设新新疆而努力工作,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艰难岁月。王振声到新疆后,先被安排到新疆军区军政干校学习了四个月,结业后被分配到伊犁五十团工作,赴伊犁前夕,响应王震将军“安下心,扎下根,长期建设新新疆”的号召,到酒泉把一家老小都接到了迪化,组织上考虑他孩子多,年纪都又小,重新安排他到新疆军区政治部巡视团工作,后担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巡视组副组长、新疆军区司令部生产办公室林业组组长等职务。

1985年,离休后还继续发挥余热担任石河子市政协第二届委员的王振声老人,把他保存了几十年的和平解放证明书由儿子出面捐赠给了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经历了几十年人生风雨坎坷,和平解放证明书依然保存完好。和平解放证明书是王振声老人在历史紧要关头做出正确抉择的证明,也是彻底与反动统治决裂,投身有益于人民的新中国伟大建设事业的永久见证。今天,陈展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里的和平解放证明书向所有参观者诉说着这一段历史。

猜你喜欢

军垦酒泉中国人民解放军
伊犁放歌
军垦文化在兵团和谐边疆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酒泉藏家推介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
酒泉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