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文化中的反省意识和忧患意识

2022-07-22

新传奇 2022年26期
关键词:忧患顺境头脑

在中国精神中,最弥足珍贵的无疑是它富有深厚的反省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不仅是我们光大中国精神时应具备的现代意识,也让我们可以从容面对风云变幻的形势,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精神植根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中间弥足珍贵的,无疑是它富有深厚的反省意识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反省与忧患

何为反省和忧患?所谓“反省”,既包括在前进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坎坷时,能够“反求诸己”,审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从而及时发现问题,重新选择方向,克服困难,突出重围,走向成功;也包括在高歌猛进、一片光明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低调沉着、未雨绸缪,将隐患消除在未萌芽的状态。

所谓“忧患”,就是处于顺境的状态下,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绷紧一根弦,从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践行致远。

“杂于利害”

毫无疑问,反省意识与忧患意识是建立在人们看待事物与处理问题的辩证思维之上的,其根本属性是要让人们善于从正常中发现不正常,从合理处找到不合理,这就是所谓的“杂于利害”,这要求人们能够普遍意识到利与弊、得与失、善与恶、成与败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例如,“六艺”等儒家经典,在古代被人们推崇备至,但还是有人指出其存在的严重缺陷:“《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美好的事物之所以会走向其反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不能“反省”,常常在无意识下轻易地逾越了“度”,过了界线。

同理,儒家所积极倡导的“礼”与“乐”文化,本来是治国安邦、维系统治的利器,但倘若过了合适的“度”,那势必会带来明显的弊端,“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像“全”“多”“善”“美”等,皆为正面性质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便会“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恰如老子所言:“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以“全”为例,全面与完善固然很好,但一味求全,在实践操作中就容易陷入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窘境。考虑问题时不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处理问题时常常优柔寡断、投鼠忌器。因此,即使拥有极大的优势,但如果不讲主次,四面开花,那么这种优势将不复存在,所谓“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正确的方法是,在有效照顾整体的同时,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资源,选择战略主攻与突破方向,最终才能达成自己预定的战略目标。

“朝乾夕惕、忧患系心”

在中国精神中,与反省意识紧密联系的,就是忧患意识。中国古代的哲人都有一种非常可贵的传统,即“朝乾夕惕、忧患系心”。孟子言:“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他还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再如孙子与《孙子兵法》,同样集中体现了浓厚的忧患意识。孙子作为伟大的兵学家,对兵凶战危有切身的体会,所谓“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因此,在《孙子兵法》的字里行间渗透着“慎战节兵”的价值取向,洋溢着“以战止战”的文化理念。这种忧患意识不仅体现在战争观、战略论的层面,而且在具体作战指导的细节中也有所反映。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等,均是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孙子对国家安危、民族存亡乃至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这种忧患意识值得今天的人们加倍珍视。《礼记·曲礼上》言:“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它提醒人们,最大的危险来自于志满意得、放松警惕,让太平消磨斗志,从而忘记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

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实际上表述的也是忧患意识,告诉人们在不同环境下如何做人,怎样处世。其中,“出淤泥而不染”表达的是,一个人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从逆境中奋起,从挫折中进取。“濯清涟而不妖”则是指人在顺境中始终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脚踏实地继续前进。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确难能可贵。然而,要做到“濯清涟而不妖”则是更大的考验。一个人在逆境中奋斗、自强固然不易,但在顺境中自重、進取更难。只有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人,才能够跨越这个巨大的陷阱,实现人生的升华。

在光大中国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反省意识,强化忧患意识,这正是我们应具备的现代意识,也让我们可以从容面对风云变幻的形势,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北京日报》)

猜你喜欢

忧患顺境头脑
头脑对对碰
顺与逆
顺与逆
Never give up 永不言弃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超级头脑训练营
头脑奥林匹克
不断地向上仰望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