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江人家

2022-07-22伍启梅

闽南风 2022年6期
关键词:闽南糯米

伍启梅

闽南沿海有个渔村,名唤中江。她面朝碧波荡漾的大海,远方是海平面山峦起伏的虎屿、狮屿和铜陵岛。蓝天白云下的村庄,闽南古厝燕尾双翘,红瓦白墙石块砌筑。虽然有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楼林立在古厝周围,但那精美的燕尾古屋更令人珍爱,感叹昔日能工巧匠的建筑手艺!那一座座只有两层楼高或一层平屋的古厝,不知经历了多少年海风的吹拂,聆听了多少年海浪的歌唱。但在我看来,她们依旧是那样的灿烂、平稳,像珍珠一样镶嵌闪光在村子中央。她的美,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来采风、写生,留下了一幅幅令人耳目一新的画卷。

这里的村民,勤劳善良。他们生活在这背山临海,有旱地有水田的地方,真是福气!他们可以揺橹到大海捕鱼捉虾;可以在海湾养殖牡蛎、蛏蛤;可以牵牛在稻田“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以在坡坡坎坎栽种荔枝、桂圆、香蕉、芒果;可以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在希望的田野收获丰饶。他们有龟子山、峰山、屿后山的佑护,人杰地灵,贤仕倍出。

糯米粿是中江人逢年过节必备的美食,它香甜软黏,但制作极其复杂。择上好的秋季糯米用石磨碾成粉,选本地红薯煮熟去皮,再与糯米粉揉捏成一个个小团状,放入沸腾开锅的红糖水中煮透煮熟,捞出一个用指尖试试不粘黏是为好,接着用漏勺全部捞起放入备有干糯米粉的大瓷盆中拌匀,继而似揉面团一样揉成粿胚等待包裹。

粿馅分荤素两种,荤的是将去皮的肥猪肉、冬瓜蜜饯条、葱头,切成碎丁状下热锅爆炒出油香味,俗称“油啦叭”;素馅则是将炒酥的花生仁、黑芝麻,用石臼石捶捣碎,再加入白糖搅匀。一荤一素两种馅分别装在器皿中不能混淆。糯米粿包裹需要手工技巧,按个人喜好从粿胚中取出一定量的原料放在双掌中,用大拇指和食指顺时针旋转捏成茶盅状,然后将素馅或荤馅慢慢填入塞紧,馅不宜太满,再像捏肉包一样,捏紧周边不能露馅,并轻轻捏成扁圆状糯米粿雏形,双面还需涂抹一层薄薄的花生油,之后用木模具印花,这是闽南海边人特有的记号,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庭兴旺、万事如意!

蒸粿必须用大土灶、大铁锅,首先用干柴草烧开铁锅里的水,其次是把洗净沥干的竹质蒸笼,悬空架在沸水铁锅上,再将用香蕉叶托好印有花样的糯米粿雏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蒸笼内,接着盖紧锅盖,用大火蒸15分钟,文火焖5分钟后,随手打开锅盖。瞬间,透过蒸汽水的薄雾,只见一个个糯米粿金灿灿,油亮亮,形状美观,香气袭人。顿时,一股甜滋滋、带有肉味、葱味、芳草味的糯米粿香,便弥漫在灶房左右,香飄在庭院内外。

那天,我见证了糯米粿的制作过程。感谢大嫂和大姐手把手的指导,让我初学揉粉团、捏粿坯、填“油啦叭”荤馅、包裹糯米粿,尝到了刚出锅粿的新鲜、软糯,特别的香甜美味。嫁来闽南38年,吃过的粿无数,但看做粿、学做粿,还真是第一次。我也深感在制作美食中,农家人其乐融融的手足亲情,左邻右舍和睦相处的浓浓乡情,倍感传统美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的无限美好。

走进中江人家,你会眼前一亮。现代化的电器设备,已普及在家家户户的厨房、厅堂,那标准的卧室、餐厅、洗手间干净整洁,让你仿佛走进的是城里的宾馆。热情的农家人,用上好的功夫茶招待来客,用新鲜的海味、醇香的美酒款待宾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让自己走出贫困,为生活迎来了富裕的春天。

饭后茶余,与他们闲聊,得知他们为生活打拼,每天拂晓起床,清晨五点吃完早餐就到堤岸边等待渔船出海,需揺橹坐船一个多小时才抵达深海作业区。他们身穿防水衣裤,坐在船沿边,双腿浸泡在海水中,双手不停地在渔排上给牡蛎苗牵线挂网,让它们在深海区茁壮成长。午餐也是在船沿边就着海风、海浪,草草完成。他们要劳作到夕阳西下时,才能收工离开牡蛎育苗养殖场。之后,又经历了一个小时的乘风破浪,再疲惫地返回渔村。虽然他们一天可收入四、五百元人民币酬劳,但确实是辛苦钱。名副其实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中江人崇文重教,这个有着三百余户人家的渔村,在古早时就曾出过许多能人志士。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从最初的扫盲夜校学到文化,他们感恩社会主义让小村庄有了学堂。更不忘把自家子女送入本村小学,送到村外中学接受教育。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这里的小学毕业生都得步行一个小时,前往镇上的中学读书。当时是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农耕制,家里人口多的学生,不得不利用周末时间到生产队帮忙拔秧苗、拔花生,挖红薯、种甘蔗,或是到海边织渔网,为家里多挣两个工分。他们要等夜幕降临收工后,才能背起书包,带上一点稻米、红薯、一罐咸萝卜干做为一星期的口粮,翻山越岭赶回学校。天黑了只能抄近路,年方十一、二岁的学生娃,独自行走在四周都是冢地的夜路上,要具备多大的胆量和勇气呀!但有人说:“其实我很害怕走夜路,可我更爱读书。每周返回学校,都是一路小跑。路过坟山,耳边是海风呼啸,眼前是磷火闪烁,每次都是被吓得哭着跑进校门。”后来,这孩子初中毕业考上县一中,高中毕业又考上省重点大学。如今的中江村,每年都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报飞进村庄。

知识给人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多年来,从这里走出的中江人,有在商海遨游的骄子,有企业家纳税大户,有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中江的好山好水,养育出一方优秀的儿女,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遥看远处海平面冉冉升起的旭日,万丈光芒洒在近处海面上,那宽广的牡蛎养殖场栏标,如丝丝锦缎五彩斑斓,在晨曦里随风轻轻摇曳,如诗如画!视线里一个母亲背着娃娃,脚步轻快地走下海堤,她弯着腰在岸边忙碌着,驮在背上的孩子两只小脚丫不停地踢动着,那母亲时而起身拍拍背上的娃娃,时而侧转脸逗逗可爱的孩子。想必她应该是在捡拾花蛤、海螺或是捉摸小鱼小虾,为早餐准备精美的小菜吧!母子共同讨小海,真是清晨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闽南糯米
A Bite of She 會家美食
缤纷糯米蛋
糯米和大米
我家的“糯米”
建设充满“闽南味”的校园文化
闽南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