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公”杨义中答韩愈
2022-07-22心远
心远
被誉为“祖师公”的福建平和三平的杨义中和尚(781~872)已圆寂1100多年了。如今,前来拜谒的各方善男信女年年络绎不绝:他们除了对这位闽南佛祖先师怀有十分虔诚的敬意外,也希望“祖师公”神灵应验一语道破来日命运的天机。而对义中其人总是了解得不多:尤其是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768-842)有过面之交, 更是鲜为人知。
三平“祖师公”杨义中和尚祖籍陕西省高陵县。其父年轻时入闽当官,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781)正月初六在福唐(今福建福清),生下杨义中。14岁那年,杨父奉调河南宋州(今河南商丘)任官,杨义中也就从那时起剃发出家,在宋州投拜玄用禅师。后又云游四海,先后造访中条山百家岩怀晖禅师,西堂智藏禅师,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抚州石巩禅师,以及潮州大顺宝通禅师(732~824)并成为大颠的法嗣弟子,历时18年.公元824年,大顺禅师圆寂后,杨义中于公元826年从广东罗浮山经湖州(今广东潮安)走闽尊古道来到福建漳州,并在漳州开元寺后半云峰下(今芝山)创建“三平真院”,于此宣扬佛法,引导民众开荒造田,发展生产,造福百姓。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七月武宗李炎下令“废佛汰僧,简并佛寺”,在全国范围内废除44600多座佛寺,井遣散26万多和尚、尼姑,15万多奴婢,同时还没收大量寺院土地。这就是史上著名“会昌法难”,三平真院也于那时被毁。杨义中在此情况下,不得不于唐懿宗李淮成通七年(866)率众僧跋山涉水,迁至闽南隅的深山老林一 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并于三坪九层岩峡谷中,依靠当地百姓力量,在大柏山前创建如今的三平寺。杨义中医术高明,武艺高强。不仅给当地百姓就诊,还为山民传授“太祖拳”“少祖拳”等,以习武强身,御暴安良。同时还给百姓传教桑麻耕织技术,并兴修水利,筑村建舍,使当地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
最值得一提的是,杨义中出家云游四海经潮州时适逢遭南贬的韩愈也在此,杨义中还曾为韩文公出谋过治理好潮州的“八字主见”。
韩愈一生两遭南贬。当时的唐宪宗十分信佛,但不懂佛法,只为宗教情绪和迷信,便耗费数以万计的人力、财力,从印度迎佛舍利供养。韩愈站在儒家学者角度进行批驳,为一个死去的老和尚一块骨头而动用如此之大的国力,浪费如此之多的公帑是十分不可取的,若能把这些钱财用于为国为民,那可以办多少好事。结果不仅得不到宪宗皇帝的赏识,在他五十二岁时,还被因谏迎佛骨“夕贬潮阳路八千”。韩愈任潮州刺史后,经广东乐昌曾与泷吏(长驻急流边以保行舟安全的小吏),请教有关潮州的道里风土时,泷吏说潮州“恶溪掉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泷吏》)。但韩愈并不为此而心灰意冷,相反,他那倔强的性格促使他要竭尽全力治理好潮州这一“瘴疠”之地。有诗为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因此,韩愈曾多方寻贤问士,讨集治理潮州的良方妙策。
当时潮州地处南疆,物质极其落后,百姓生产生活完全处于农业自发自耕状态,更谈不上有文人墨客的文化活动与达官政客治理一方的主见,韩愈正处于文化孤独与政见饥渴之中。上任不久,韩愈听说大颠禅师道行高超,佛法无边,深受大众所推崇,即便韩愈不信佛,也很想去拜见这位高僧。一日,韩愈一路奔波至灵山寺造访大颠和尚,想请教有关治理潮州事宜,然而此时大颠正参禅入定,不理会韩愈的到来。韩愈出于礼貌,首次相见也不敢上前问,便在一旁静静等候。他等了许久,也不见禅师有接见之意,便心生几分不耐烦,想一走了之。此时途经潮州拜大颠禅师门下的杨义中也在此,这会儿他正是大颠的法嗣弟子,还只是个小小沙弥的侍者,他见大师不理会韩愈,杨义中很是无奈与尴尬,便禅床敲了三下,大师仍无动于衷。韩愈很是不解,义中见状,便细步小心走至禅师身旁,用引磬在禅师的耳畔轻轻敲了三下,并轻声对禅师说:“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佛语应是:先通过修定来调柔其散动的心,后用智慧来排除其不明之根本)。韩愈一旁忽听到侍者如此言语,眉头一展,顿时豁然开朗,连连点头称道:“和尚门风高峻,弟子于侍者旁得个入处,真乃幸事!”此话意指大师您这个才高贤斗,“我”于小小沙彌处,就能得到这么好信息,真是太好了!义中和尚以略带有“佛语”形式替大师解答了韩愈如何治理好潮州的良方妙策。要想治理好一个地方,首先应在思想领域转化和净化当地民众污浊的不文明现象,拔掉不良业根;通过治本后,再继续努力,靠为政者的智慧,不断提高百姓素质,方可达到目的。从义中那里韩愈一下子明白了治理潮州的良方妙策,此后韩愈“修堤治鳄,感化一方”的从善为政策略,与杨义中此言是分不开的。
从韩愈遗下的散文和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十分反对佛道二氏的思想。而杨义中和尚却能得到这位大文豪的赏识,这与大师其人学问高深不无关系。难怪唐宣宗李忱恢复禅教后,漳州刺史郑薰仰慕义中禅师的功德与学识,特邀他出山主持开元寺;并为国开堂讲授佛经;又将义中禅师的事迹上疏朝廷,唐宣宗皇帝特敕义中为“广济禅师”。唐咸通十三年(872)十一月初六日义中禅师圆寂,享年92岁,僧腊65年。圆寂后,他的门人弟子塑其金身奉祀,尊其为“祖师公”,此尊祀也一直延续至今,足见大师的人品学问,历史功德与业绩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