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确理解和把握“先行区”的丰富内涵

2022-07-22邹德文

党员生活 2022年7期
关键词:先行支点格局

邹德文

省党代会报告科学谋划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北发展的宏伟目标和壮丽蓝图,要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这个目标,站位高远,切合实际。这个目标,引领未来,催人奋进。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先行区”建设的深刻内涵?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关系。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把握“先行区”目标定位和重大意义

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我们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必须抓紧抓好的工作。”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总书记强调的“三新一高”是紧密关联和高度统一的。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省委对“三新一高”要求的一体贯彻、一体部署,是湖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责任担当,是湖北奋力在服务全国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的积极作为。

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我省面临的一次系统性、重塑性战略机遇,是一次换道超越的机遇,是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的机遇。从经济结构看,我省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产业链、供应链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以内需为主导是湖北经济的特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船小好掉头”、转型成本低,具有结构性优势。从资源要素看,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科教资源丰富,既是制造业重地,又是中部粮仓,综合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从地理区位看,湖北承东启西、接南转北,东连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向粤港澳、北望京津冀,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节点,位于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特别是湖北能够形成辐射全国近1/3人口的市场规模。立足国内大循环扩大内需,并不是封闭保守,而是要内外关联,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国经济的重要特征是内部可循环,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建设超大规模中国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雄厚支撑,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也是湖北的巨大优势。所以我省既有基础又有条件探索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也能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成为先行区。

从“四大逻辑”看“先行区”目标的深刻内涵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輯、现实逻辑决定的。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从理论逻辑来看,“先行区”和“六新”目标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湖北考察,提出“四个着力”,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系统论述,2018年到湖北考察,提出“四个切实”,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论述。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目标的重要内容。推动21世纪经济发展有两大动力,一是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城市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人才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很重要的地位。经济学往往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的角度分析,从供给侧的角度考虑,创新、改革、开放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潜在增速;从需求侧角度考虑,投资、消费、出口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科技的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因此,在“六新”目标中,“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被摆在首位。“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特色鲜明、路径清晰。

从历史逻辑来看,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封锁我们,发展对外贸易很困难,我们是以发展内需和国内循环为主。在改革开放初期,既对外开放,同时又对内搞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发展战略路径的深刻调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时以内需为主导的湖北经济,其内在优势历史的体现出来了。湖北有基础、有条件强化要素资源整合创新和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把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就一定能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从现实逻辑来看,“六新”中的第五新是“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近几年,我省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加速迈向现代化,特别是在应对疫情中,我们历经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疫后重振等大战大考,疫情防控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和良好环境。这次省党代会部署了建设“先行区”的九大路径,只要我们不折不扣狠抓落实,只争朝夕苦干实干,就一定能将宏伟目标变成现实。

从政治逻辑来看,一是从讲政治的高度,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一心一意、一丝不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一体贯彻、一体部署“三新一高”要求。二是党的建设是“先行区”建设的坚强政治保障。要实现“六新”中的“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就需要各级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持续增强、全面过硬。党建在先行区建设中起到引领和保障作用。

从战略演进来看“先行区”是“支点战略”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后,明确提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战略目标,过去五年,湖北推动“建成支点”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在前列”迈出关键性步伐、“谱写新篇”取得标志性成果。站上新起点,湖北如何把握历史主动、争取更大荣光。

从战略演进来看,“先行区”建设与支点建设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的,是战略部署与战术谋划的有机融合,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也是立足全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建设“先行区”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在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是湖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目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发展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成支点”,既是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走在前列”,既要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走在前列,也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既要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也要谱写新发展格局的新篇章。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我们既有历史自信,也有战略自信。

(作者系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二级教授)

猜你喜欢

先行支点格局
健康养生“手”先行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格局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