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实践与思考
2022-07-22张婷
张婷
[摘 要]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张马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农事旅游为切入点,打造“四园一岛”农事旅游新格局,做强乡村产业,做活乡村经济,实现产业兴旺。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兴旺;产业融合;农事旅游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22年2月,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①,“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②,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 ③。只有切实做好乡村的产业发展,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持续及健康发展。
江南水乡青浦,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和田园文化,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是责任所系,使命所在,民心所向。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青浦调研时指出:“青浦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为载体,拉长农业产业链,打造生态农业品牌,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④2018年,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提出:“青浦要更加主动地对标对表,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领域着眼入手,努力做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三篇大文章。” ⑤
一、张马村产业兴旺的实践探索
张马村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的最南端,是一个纯农业村。随着十八大美丽乡村建设和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张马村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产业发展,为村民带来就业、创业的机会,让村民稳步增收。
(一)有了“面子”——重现江南水乡美丽风貌
2009年,张马村进行村庄改造,首要任务便是环境提升。通过路面硬化、墙面白化、路灯亮化、污水纳管、完成拆违等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环境。2014年,张马村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村子和以往大不一样。
比如,原先村里的两条村级河道因为疏浚较少、流通不畅、公路拦腰筑坝等原因,河道黑臭问题让周边村民苦不堪言。经过河道整治后,河畅水清岸绿,不少上了年纪的村民感叹“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除了河道,村子里的路面也宽阔了,路边绿化整整齐齐,村民宅前屋后也不乱堆物了。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推进,河沟浅滩边的“自然垃圾堆”也不见了踪影。
环境的提升激活了张马村原本濒临“崩溃”的“生态系统”,村容村貌实现了完美蜕变,农事旅游初见端倪,形成“四园一岛”农事旅游新格局。张马村也成为上海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上海市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先后获得“全国文化生态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特色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中国最美村镇(产业兴旺奖)”“全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还光荣入选《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⑥。
(二)更要有“里子”——做活“美丽经济”
好环境只是乡村发展的第一步。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兴旺,才是张马村扎实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
1.“好环境可以当饭吃”
张马村重现小河小湖小浜的清澈秀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好环境可以当饭吃”这句话逐渐成为共识,尤其是对于村民而言,更是经历了从“不屑一顾”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的心理转变。
伴随着张马村“颜值”的不断提升,村民们获得的“生态红利”越来越多,从种植水稻、茭白发展到规模化种植香草、蓝莓等经济作物,开发生态旅游、经营民宿都成为村民的“致富方式”。
升级后的张马村不仅拥有“寻梦源·梦水乡”香草庄园、“浦江蓝”蓝莓园以及集蔬果采摘、水上森林、湿地公园等为一体的生态园,还有可自由采摘蔬果的泖塔农情园和太阳岛旅游度假区,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村民也在张马村发展中收获“红利”。200多名村民获得了再就业的机会。随着游客的增加,村域卫生管理、河道养护、绿化养护等岗位也让30多名村民增加了每年3万的工资性收入。
自2017年起,朱家角镇先后成立了上海张马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朱家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乡村旅游产业,将寻梦源、农情园、蓝莓园、生态园、太阳岛等农事旅游点串连成线,构建生态旅游产业格局,丰富农业的非生产功能,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真正做活乡村“美丽经济”。
2. 村企合作,“三一联动”,加强产业融合
张马村除了打造本土合作社解决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问题之外,还围绕农业产业化主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发展思路,还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目前,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联动已显雏形。
“四园一岛”农事旅游新格局不仅装扮了村子,村内的农业也从单一的种植水稻、茭白发展到规模化种植香草、蓝莓及有机水稻、无公害茭白等丰富的经济作物种植模式,实现了“村民生活在美景中,也收获在美景中”。
产业结构的调整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也使得村民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就业渠道更加广泛。“四园一岛”的落户与错位发展,提高了张马村的知名度, 乡村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3. 統一经营,提质增效,做强“绿色农业”
2008年,张马村实现了土地100%集体流转、统一经营,实行了大户承包、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模式,多年来培育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本土农户参与土地经营权承包。从2019年起,张马村开始对村级合作社“泖荡稻米专业合作社”进行产供销一体化管理,组建一支15人的专业管理队伍并完成绿色认证,打造“泖荡”稻米品牌,实现了从卖稻谷到卖大米的产业升级转型。2020年,1400多亩稻米喜获丰收,每斤5元的售价也受到市场青睐。
张马村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产品特色化、品牌化,汇集近20家承包大户,形成“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掌握销售的主动权,做强“绿色农业”,同时也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防止土地资产流失,维护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合法权益。
4. 闲置农房向“张马民宿”的华丽转身
在张马村创建“美丽乡村”的第二年,村子就考虑到了闲置房屋的盘活问题,开始探索将村里的“沉睡”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的路径和可行性方案。经过反复斟酌,借助社会力量,引进一家文化公司发展民宿产业,探索将文化、艺术、教育、生活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打造一片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民宿群。
张马村義田民宿项目于2016年正式启动。为了维护村民利益,有闲置房屋愿意出租的村民,只需与村委会签约即可。村民每年可拿到3万元到4万元租金,一般10年一签,还有每年3%到5%的增幅。较之以往,村民将自己闲置房屋出租最多万把块一年,而且还要自己花心思找房客。因此,村民们都拍手称赞。
张马民宿保留了农房的原有风貌,在房屋内部加以布置及装饰,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被动式节能。每一栋民宿都带着不同的故事,根据不同的主题,精心设计里面的每一个空间。每栋民宿的背后都包含了一个产业的植入。
例如,张马村星光302号,它如今的名字叫“纸玩家”。住户在此可以玩折纸,学习贴纸和便签的相关知识、时尚用法,还能在这里设计好图案后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凹凸印刷,把独特的“纸艺版画”带回家去留念。以菌菇文化为主题的民宿引入了一家大型菌菇生产、销售企业,通过张马民宿这一窗口平台让游客更多地了解菌菇文化,体验菌菇产品。
伴随张马民宿的发展,也吸引着更多新型业态入驻张马村,助力产业兴旺。
二、张马村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这些年,张马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民宿产业新发展和农事旅游新格局建设,迈出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实步伐。原有的“沉睡”资源如何转换为当前“炙手可热”的发展资本,从而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张马村的实践经验值得思考和总 结。
(一)在盘活资源中实现产业兴旺
张马村正在兴起,而支撑其发展的正是它的生态环境、历史底蕴和产业发展。张马村以发展农事旅游助力产业兴旺,惠及民生,不仅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也让农房等“沉睡”资源转化为农村发展资本,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富民成果,开启新时代乡村旅游新模式,实现产业兴旺,让村民真正从乡村振兴中得到实惠。
张马村的土地通过承包、出让、出租、收回等流转的形式激活,使固化资源走向流通,变得值钱了。原来只有比较单一的农业产业——种植茭白、水稻,现在还种植水果、花卉,搞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土地成了“抢手货”,升值了。原来的宅基地、农房不值钱,现在引来公司入驻经营民宿产业、健康产业,也升值了。曾经看似不值钱的资源一经盘活,产业随之发展,绿水青山便成了金山银山,村子有了新发展,村民有了新盼头。
(二)在生态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实现产业兴旺
在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和关键,生态宜居是基础和前提。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新时代的乡村除了为城乡居民提供种类更多、品质更高的农产品之外,还需要提供更清洁的空气、更干净的水源和更怡人的风光,而后者在某种程度来讲显得更为迫切。
乡村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宝贵资源,也是青浦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阵地。当前不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产业兴旺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张马村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借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通过“擦澡洗脸”“穿衣戴帽”,筑牢生态屏障,继而“强筋健骨”,深化乡村旅游发展,探索产业振兴路径,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典型引路作用。
(三)在着力培养人才队伍中实现产业兴旺
习近平反复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实现产业兴旺,对于人才的渴望更为迫切,要注重基层人才培养,着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从张马村的发展来看,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其他村干部,在张马村“蝶变”之路上起着重要作用,带领着全体村民为张马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村民们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理解、不支持到主动为村子的发展出谋划策,从“要我创”到“我要创”的过程。张马村在引来一些新业态、新项目的同时,也吸引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扎根在张马,成为新张马村人;还吸引了本村在外的能人回村,他们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成为农村“领头雁”、致富带头人。
“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兴旺的关键因素。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 ⑦。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需要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让人才为乡村振兴赋能。
注释:
①②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1月4日)》,2022年2月22日,http://www.moa.gov.cn/ztzl/jj2022zyyhwj/zxgz_29027/202202/t20220222_6389271.
④《助推乡村产业振兴,青浦区全力打造都市现代绿色农业》,2018年11月15日,https://www.sohu.com/a/275721733_205643.
⑤《李强参加青浦团审议:做好生态建设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三大文章》,2018年1月24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966686.
⑥由世界旅游聯盟联合世界银行和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共同发布,共计五十个典型案例。
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1月4日)》,2022年2月22日,http://www.moa.gov.cn/ztzl/jj2022zyyhwj/zxgz_29027/202202/t20220222_6389271.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讲师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