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2022-07-22赵乐
赵乐
[摘 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推动和落实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主要阵地。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全面提升高校党建组织力的关键重点。依据社会认知理论,聚焦党支部建设现实问题,进行有力论证,探索运用调节聚焦理论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建设,为提高党支部系统化运行质效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证明。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促进型
一、学生党支部建设组织力提升的逻辑起点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认知理论,指出个体、环境和行为因素之间三者交互作用、相互决定。个人通过主观心理因素,如信念、动机等来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行为及其预期结果反作用于个人主体的情绪、思维内容与形式。同时,个人主体特征如社会角色、性格特征等会导致或激活不同的环境反应,而不同环境的反应也会使个人主观心理因素产生相应的变化。再者,行为可充当人与环境之间的中介。在高校党建中提升组织力的行为是在学生党员个体与支部环境所构建的互动关系中逐渐形成,其实质是营造良好的支部环境,引导党员个体形成强烈的支部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最终形成以提升支部组织力为共同目标的积极行为。
从环境因素的影响过程来看,个体在外部环境刺激下得到的感知与过去经验等内容会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心理情境和自我判断,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学生党员行为的形成离不开党员个体与支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支部通过日常教育、行为示范、组织规训等引导和提升学生党员对支部的政治认同、感情认同,塑造和强化学生党员的自我效能感。在主题教育、组织生活、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基于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角度,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党员更倾向于从共产党的宗旨意识、思想根基、理想信念去认识和理解问题,以实现自我理想抱负为出发点,产生积极进取的正向心理感知,并逐渐形成契合支部建设的政治认知、情感认同和组织规训,有利于促进党支部组织力建设的共同行为 ①。
从共同行为的作用机制来看,为满足个体提升自我效能和实现预期结果的需求,个体有意识的行为会反作用于环境因素,即不同的行为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环境系统。具体来说,学生党员共同行为的培育和实施主要是经由支部委员组织实施并作用于支部学生党员。支部委员会可主导行为实施,亦可由学生党员个体自发行为。重复的共同行为会形成学生党员共同认可的习惯或价值观,例如支部内学生党员积极投入专业学习、支部生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群众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模范表率作用,有助于支部塑造独特的政治特色文化,形成政治文化成熟、支部成员情感认同感高、具有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导向的支部环境。
综上,将社会认知理论引入学生党支部建设,正确理解、把握个人、环境和行为因素三者的交互关系是党支部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以学生党支部建设提升组织力的逻辑起点源自于支部环境因素对党员个体和共同行为的决定性影响,即通过支部环境影响学生党员个体,引导学生党员形成以身作则、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理想信念和共同行为。因此,只有具备组织特征的学生党支部才能有效地促进支部环境与个人、行为因素之间积极互动。
二、促进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理论基础
(一)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创新提出
上个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希金斯将社会心理学中研究人们趋利避害的行为倾向推及组织管理学领域,提出调解聚焦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们在追求自身目标的过程中形成两套自我调节系统。一是促进型调节聚焦系统,行为主体出于强烈的理想、“获得—无获得”的情景构成和成长需要动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采取直面问题、创新创造、获得奖励等正面行为进行调整。二是防御性调节聚焦系统,行为主体出于强烈的责任、“无损失—损失”的情景构成和安全需要的动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采取规避惩罚、确保安全、完成义务等对负面行为进行调整。该理论长期被运用于组织管理学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激发员工建设性行为和改善组织绩效的理论和策略。
现有研究已论证促进型聚焦行为对提升组织绩效有显著作用。同理,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能够激发学生党员主动产生与之相匹配的促进型行为,有利于支部组织力提升。其内涵实质是支部以满足学生党员成长需求和理想抱负为目标,采用语言引导、行为示范、制度激励等促进型实践举措引导学生党员创造性地开展组织生活,促进学生党员产生正面心理感知,主动为实现支部共同目标而调节个体行为,共同营造获得感强的组织环 境。
(二)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特征
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应当满足四个组织特征:第一是满足个体需求,促进型调节焦点占主导的支部党员表现出强烈的成长和发展需求。第二是设置共同目标,个体将组织目标和其他成员目标内化为自身内在目标的一部分,进而形成更高的理想抱负。第三是激发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身能力进行衡量与评价,调节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及在相关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决心。第四是建立制度支持,通过一系列组织制度、社会活动、道德规范等,对促进型调节聚焦行为倾向予以保障和鼓 励。
为此,构建促进型调节聚焦的学生党支部需要将满足学生党员个人成长、发展和成功需求为首要前提;通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支部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为支部形成共同目标是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基础;在支部成员向共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党员不断激发和强化自我效能感,是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必然要求;建立有利于激发促进型调节聚焦行为倾向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政策是构建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有力保障。
(三)促进型学生党支部的作用机制
促进型党支部把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情景党课、行走党课、设岗定责等活动组合成促进型支部事件,支部书记综合运用行为示范、语言和符号、反馈等对学生党员进行正面引导,支部制定相应的组织规训以鼓励学生党员形成促进型调节聚焦倾向的共同行为。促进型支部事件、支部书记引导和支部组织规训三者共同作用形成能夠促使学生党员产生积极心理感知的外部驱动因素。同时,在以满足学生党员成长需求为导向的内在驱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党员对支部产生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和身份认同感,最终形成促进型调节聚焦倾向的行为,使支部组织力、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均可得以提升。
三、促进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与党同行:支部活动与促进型调节聚焦
发挥支部活动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历练中主动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思想淬炼,形成勇于面对风险挑战、遇到挫折越战越勇、坚持理想和真理的促进型调节行为。第一,延伸支部功能,让“小”支部发挥“大”作用,将与学生成长息息相关的领域结合起来。在主课堂和“第二课堂”互融互通的基础上,打造“支部党建+特色”的双元支部品牌,促进组织生活情境化、生活化和实效化,建立健全支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第二,创新教育模式,让“鲜味”十足的支部生活亦充满浓郁“党味”。学生党支部必须紧扣政治性主题,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活动为基础,依托“情境党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体验式、开放式和智慧型活动形式,将支部生活拓展到烈士墓前、红色场馆内、在居民服务中和网络社区里,不断创新符合新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党员个性化需求的党建工作新模式,让学生党员在鲜活体验中受到教育和党性熏陶。第三,丰富活动内容,让红色文化成为点亮支部发展的“指路明灯”。将红色文化融入支部生活,开展红色诗文朗诵、经典剧目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党员深刻领悟革命精神内涵与本质,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与主线,主动营造为学生服务、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学生支部文化。
(二)在党为党:支部书记与促进型调节聚焦
支部书记是支部带头人。学生党员从支部书记言行中学习调整自身思考和行为的方式。第一,发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选拔辅导员、青年教师、退休老党员教师担任支部书记,培育一支政治站位高、模范作用好、履职能力佳、责任意识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充分发挥支部书记标杆模范作用。第二,善用人际交往的“名片效应”。支部书记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和鼓舞人心的方式唤起学生党员强烈的理想,激发他们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驱动。具体而言,就是要善用语言和符号,挖掘先进党员的典型故事,讲好群众语言,激发学生党员的成长共鸣。第三,发挥监督执纪的“反馈效应”。支部书记加强监督和正向激励,强调积极结果对学生党员追求理想、价值实现及自我成长的影响,通过谈心谈话、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建立有效反馈机制,探索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释放出支部鼓励学生党员主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引导学生党员主动调整行为方式,形成凝心聚力、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的支部环 境。
(三)为党而立:制度保障与促进型调节聚焦
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党支部内促进型调节聚焦的行为倾向得到保障和巩固。首先,建立“定性+定量”的工作监督评价制度。将以描述性为主的定性考核与规范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定量考核相结合,形成综合管理评价制度,分别对支部整体和党员个体提出具体化的标准和要求,如制定《党支部工作手册》对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准则进行系统优化,规范职责表述,对工作任务进行表格化处理,避免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制定“规定+自选”动作的考核激励标准。将党支部履职和发挥作用情况作为基础性考核项目,支部委员和党员的创新工作能力作为建设性考核项目,建立关键性、引领性考核指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及时兑现奖惩。通过考核反馈指引支部建设改进的方向,激励支部开展创新性活动,提高党支部工作服务的积极性,促进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的作用 ②。
(四)与党同心:心理感知与促进型调节聚焦
心理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学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获得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效能期望、成就获得感,进而从情感上对支部的建设目标、政治主张、价值追求产生认同,形成追求理想真理、勇于面对挑战的行为力量,最终达到选择、调节实践行为的目的。第一,依托党史教育,增强对组织的认同感。“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听事迹、讲故事、微视频、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党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党员从历史深处、思想深处认同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主张和精神信仰,激发学生党员爱党、信党、忠于党的情感基础和意志信念,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的过程中触动党员个体的思想灵魂,强化对党的精神认同和身份认同。第二,依托能力提升,增强支部党员获得感。引导学生党员在为身边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结合专业优势与社区、企业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组建“党员+N”困难学生、弱势群体的互助帮扶体系,利用新媒体开展支部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党员在参与支部服务中潜移默化地增强对党组织的了解和认识,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增进支部党员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第三,依托党员主体,增强支部建设内驱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党员权利,发扬党内民主,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发声、主动担责、勤于奉献,从支部组织生活的参与者转变成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从主题党日活动的受教者转变为活动的施教者、管理者,引导学生党员将参与组织生活的主体意识不断地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自觉,推动在学生党支部内形成对标一流、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邵莉莉、王轲玮:《认同心理结构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建设探析》,《學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年第2期。
②许从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问题思考与路径探析》,《党政论坛》2021年第4期。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熊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