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助力项目式学习深度开展的实践探索
2022-07-22贾春芳陈宏志
贾春芳 陈宏志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中,借助教育现代化平台,探寻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对课堂变革的推进作用,是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研究的重要切入口。本文重点阐述智慧课堂助力项目式学习深度开展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智慧课堂;项目式学习;深度开展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强调“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笔者认为,其达成的关键在课堂。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是重要路径。真正让学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知行合一,才是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立德树人”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意见》也明确指出:要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要优化教学方式。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去思索、去探究或是质疑、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在这个智能时代,“互联网+”、大数据、AI……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当然,这些现代信息技术,也在丰富和改变着教育的物质手段。如何运用这样的教育平台,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人才服务,是每一位教育人应该去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
笔者在教学中就如何有效融合现代技术手段,借助学校的智慧课堂平台,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现将自己的做法与读者分享,以期能激发更多同仁的思考与实践。
一、智慧课堂点燃学生智慧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指出:建设信息化、智能化校园,要构建教育的新生态——信息化引领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要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真正落实教育强国战略。
在这一背景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其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该平台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学生的动态学习数据,以数据呈现教学决策,即时进行评价反馈,生生、师生交流互动更立体,资源的推送也更智能化、个性化。智能、即时、立体、高效,关注每一个个体的体验是智慧课堂的突出特点。
这一课堂模式颠覆了已有的教育观念,教学不只发生在一维平面中,而是进入了立体的“高速公路”,有很多的入口,是多元的、开放的,实现了随时进入,更多可能。教育不再是把一杯水注满,而是要把一团火点燃,一团智慧之火。这团火将指引学生自主去未知的世界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解决其中的问题,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新世界。
二、项目学习改变学习方式
建立一种思维模式,并运用其解决新的问题,这才是学习的本质。项目式学习正是践行这一本质的学习方式。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对此有过精彩论述。“学会读书、做事既是阶段目的,又是终结性目的的手段,学会做人才是最终目的。”[1]“做事”与“做人”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是被动接受和复制知识的人,他们成为知识的探究者、体验者,进而成为热情而富有创意的生活者。教育的目的应该就是人生活的目的——完善自我、完善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即人学会与世界更和谐地相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共同“做”——探究、体验的过程。项目式学习就强调这种情境下的探究体验,注重在做中学,即知行合一。同时强调运用所学,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即形成专家思维,实现跨情境迁移。
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合作探究,其交流与协作的能力会得到有效训练。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责任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而这些是时代新人应必备的素养。
三、信息技术助力课堂变革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深度开展项目化学习,真正实现持续的、共同探究和体验学科与生活的过程呢?智慧课堂这一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为项目化学习深度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推进平台。下面以教学实例具体阐述智慧课堂助力项目化学习深度开展中的实践探索:
(一)智能分组关注成长个性化
项目式学习,在小组中进行,每个学生在组中各有角色,且不断轮换。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推理完成学习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既突出合作探究,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习的深刻性。但每个学生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成长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教学过程中,真正关注这些个性特征是传统课堂难以兼顾的。智慧课堂的智能分组功能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真正实现分组智能化,自主化、个性化。
我在教学中的组队分固定小组和临时小组两种:固定小组,在学期初确定,根据每名同学提交的兴趣、特长等信息,借助AI数据分析,派发组队;临时小组是每节课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能力发展进阶任务组成的临时挑战队。这样的组队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里以臨时小组为例,具体阐述:在开展项目式学习前,教师需针对教学内容的核心概念分阶设计驱动问题,即“达标项目”和“发展项目”。我在设计“发展项目”时,会考虑从不同维度,设计多个情境任务供学生选择。学生借助智慧课堂教学平台,选择自己想要挑战的“发展项目”,选择同一个“发展项目”的同学就组成临时挑战队。探究结束后,就以临时挑战队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评价也是以这个组为单位进行。
分组是项目化学习得以深度开展的前提条件。当然,每次为能真正达成分组的自主选择目标,总是颇费周章。而利用智慧课堂中的智能分组,这个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且更能凸显学生成长过程中个性化特征。
如教学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时,就进行了如下的智能化分组:
1.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达标项目有两个:①什么是文化遗产;②了解文化遗产的分类。
发展项目是:搜集宿迁的文化遗产并具体介绍。
2.快问快答,票选明确任务。由固定小组完成达标项目。明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后,由同学们对搜集的宿迁文化遗产进行票选。通过“易课堂”的“主观评价”和“数据收集”功能完成票选。最终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项王故里”“乾隆行宫”“泗洪下草湾古人类文化遗址”“大运河(宿迁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苏北大鼓”“柳琴戏”“淮海戏”“洋河酒酿造技艺”八项文化遗产受学生青睐,得票较高。
3.根据任务智能分组。根据学生的票选结果,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八个小组,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这一次通过“易课堂”的“分组”功能,设定好八个小组的名称,如“项王”组,并设定每组的人数和进组时间,学生需在规定的时间进入,超时或超出设定人数的同学,系统会提示其进行二次选择。这样分的组既能保证学生的自主性,也做到了各组的均衡性。另外,设定条件增添了游戏元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分好组后,各组可以票选或推选自己的组长,每次的组长可以不同,评选标准可以是对本探究主题比较了解的同学,也可以是具有组织领导能力的同学。这样的智能分组,可以让每名学生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同时为每一名同学提供了成为组长的可能。这种角色变换,有助学生积累不同的生活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具个性化特征的。
(二)立体互动培养成功素养
面对不同情境,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素养。有一些是成功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能力,如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与自我管理的能力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如决心、态度、毅力、专注力等等,是其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关键素养。传统课堂对于上述素养的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而智慧课堂交流互动立体化的特点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素养。
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1:选图配文
我选取了几幅能体现文章内容的苏州园林图片,通过“截屏推送”功能发给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幅,到文章中去找适合的文字为图片配文,并提醒学生要注意“图文一致”“语言简洁”这两个要求。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然后要去研读课文,圈画出与图对应的段落或句子;最后筛选并提炼文字,完成配文。这个过程与传统教学的思路是逆向的,学生创造性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养。学生完成作答后,通过上传的截图,不仅可以清晰地呈现每一名学生的配文,更可以还原每一个人的思维过程。
通过活动1,学生发现文中有一个句子,能高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征,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讲究”很适合做活动1的四幅图的配文,且与文章的3~6节一一对应。
活动2:仿文配文
我又选择了表现7~9节的三幅图片,要求学生仿照文中四个“讲究”的句式,为这三幅图配文。
这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终以组为单位提交配文。
学生讨论的要点集中以下几点:①所选图片对应文章哪段内容,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哪一特点;②例句句式有什么特征;③尝试抓住特征进行仿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团队协作,他们的交流与表达能力得到充分训练。在具体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尤其是活动2,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学习的深度开展有积极作用。
(三)反馈即时化助力多元评价
项目式学习强调多元评价,且评价指标指向最关键的素养。其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评价多层面,多维度,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这样的多元、多维评价,有助于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和提高合作能力。唯其如此,才能让学习持续发生,探索不断延伸,从自我发现、自主解决问题中,学会探索世界、认知自我、发展理性,最终成为真正的生活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然而,传统课堂的评价往往是单项的、一维的,很难做到多元、多维评价。智慧课堂的评价反馈即时化特点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动态伴随式学习评价,是智慧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学习诊断与评价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而且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求实时反馈评价结果。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实时检测评价和即时反馈。这种即时的、动态的诊断分析、评价反馈,可以有效达成项目式学习评价的多元化。
在教学中,每节课课前都可以通过“教师空间”布置预习任务,可以“课堂竞赛”或“课堂检测”的形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反馈评价,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传统的默写变换了检测的形式就大受欢迎。同时,学生的表现可以非常直观地呈现,且对于全班的完成情况也有统计,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完成率低的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此外,在项目式学习小组展示后的评价也可以采用“易课堂”的“评分”功能,从而实现多维度评分。比如,在教学《文言传记专题复习》时,各组选择了挑战的“发展项目”后,各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探究学习。各组完成探究学习后进行展示,展示的手段和形式不限。在展示环节,有的小组采用“投屏”,有的采用“拍照上传”,各组都推选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讲解或分享本组的收获。在各组展示后,进行了两轮评分:第一轮是组内评选,通过“发表观点”完成,评选出本组探究学习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同学;第二轮是小组评价,各小组依据评价标准,分别为其他小组打分,共同评选出在本轮展示过程中表现最佳的小组。“表现突出”的个人和“最佳小组”的全体成员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加分。再根据一周积分排行榜,进行相应的奖励。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课堂探究的主动性更强、更持久。
(四)智能化推送有助深度探究
此外,智慧课堂平台还有资源推送智能化的特点,其基于动态学习数据的分析,有助于精准地掌握学情和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教学资源丰富,形式上多样,文档、图片、视频、音频、课件等;推送方式多样,自动推送、人工推送、自主订阅均可,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智慧课堂的这一功能,有助于项目式学习深度探究的开展。例如,有的同学文言阅读是他的薄弱点,系统就会为他推送相关的实用资源,他可以通过这些资源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文言阅读水平;而有的学生可能对文言阅读比较感兴趣,他可以订阅更多相关的优质资源,帮助自己開阔视野,同时可以进行深度探究。
当然,作业布置也可以多元化、多层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不同层级的作业,并分别推送,让本学科的学习在每一个孩子身上真正留痕,并逐渐形成其解决现实问题的核心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智慧课堂平台下深度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一点儿实践探索。只有每一位教育者都能真正关注孩子的创意思维,尊重每一个孩子作为“生活者”探究和体验生活的权利,“立德树人”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成功素养的初中PBL(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2020/02/2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